上一講說到企業安全生産标準化中安全目标的制定及考核(淺談|企業安全生産标準化(安全目标的制定及考核)),對于安全生産目标,企業還有幾項工作需要開展,一起了解一下:
一.制定實作安全目标的措施和階段性的安全生産控制名額
當企業完成了安全生産目标的制定及下級名額的分解,那就要開始研究安全生産目标的控制措施來保障目标可以兌現,否則你做安全生産目标的意義是什麼呢?
(一)制定實作安全目标的措施
針對制定實作安全目标的措施,下面思路可以借鑒:
①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實施方案(附雙重預防機制實施方案);
②組織開展專項及日常安全宣傳系列活動(附年度安全推廣計劃);
③優化完善安全監察機制,加大安全檢查力度(附年度安全監察計劃);
④強化應急處置水準和能力實施方案(附年度應急演練計劃);
⑤強化員工業務能力和水準實施方案(附年度安全教育教育訓練計劃);
⑥優化各類規章、預案實施方案(附年度安全規章/應急預案修編計劃)…
(二)制定階段性安全控制名額
階段性安全生産控制名額就是将安全生産目标按階段性(按季度或月度)進行細化,上一講說到一個生産情況較為糟糕部門名額配置設定情況為:較大及以上事故0起、營運險性事件0起、一般A類事故0起、一般B類事故1起、一般C類事故1起、一般D類事故2起、一般E類事故3起、營運安全重點工作兌現、營運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基準為70分。
那個階段性控制名額就可以結合往年生産情況、環境因素、裝置情況等制定實施計劃,如一季度一般B類事故0起、一般C類事故0起、一般D類事故不超過0起、一般E類事故1起、營運安全重點工作按實施節點完成季度/月度兌現、季度/月度營運安全管理工作考核不低于70分,如此類推,保證每季度和每月的控制名額之和不超過年度安全生産目标。
二.關于中長期規劃、計劃及實施
企業在編制安全生産3-5年規劃時應主要參考企業5年戰略經營規劃并輔助參考上面國家層面的法律及規劃,如何制訂和實施安全生産中長期規劃、年度計劃、跨年度工作方案呢?下面這個《安全生産中長期規劃及方案》架構可參考一下:
一.現狀與形勢
(一)取得的進展。
20××年公司各類事故比20××年下降××%,推進了…,實施了…,總體上安全形勢…
★通過資料,肯定過去取得的成績,分析目前的形勢,戒驕戒躁
(二)面臨的形勢。
一是全國安全生産整體水準還不夠高,安全發展基礎依然薄弱;
二是安全生産風險結構發生變化,新沖突新問題相繼湧現;
三是安全生産治理能力還有短闆,距離現實需要尚有差距…
二.指導思想、工作原則、規劃目标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以…為指導
▶以系統謀劃,标本兼治。源頭防控,精準施治為基本原則
(二)規劃目标。
到20××年,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産形勢趨穩向好,各類生産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車輛、信号等重點專業事故、裝置故障得到有效遏制。規劃階段安全生産目标(安全名額、管理名額)規劃如下:
▶安全名額情況:
▶管理名額情況:
★企業更應該結合實際經營的情況去制定具體的提升名額,既不超出企業的承受又不觸犯紅線、底線,是一項極其考驗格局和平衡能力的工作。名額定得好對公司安全管理水準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名額定不好,僅是一張皮,甚至還有可能帶偏節奏。
★目标是不可能自己達成的,定完目标就需要配資源才有可能實作。如果不需做什麼就能達成目标說明制定目标的方法本身就有問題,如果隻給目标不給資源說明制定目标是用來看的。
三.實施方案
(一)織密風險防控責任網格:深化監管體制改革。壓實黨政上司責任。夯實部門監管責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嚴肅目标責任考核。
(二)優化安全生産法治秩序:健全法規規章體系。加強标準體系建設。創新監管執法機制。提升行政執法能力。
(三)築牢安全風險防控屏障:優化公司安全格局。嚴格安全生産準入。強化安全風險管控。精準排查治理隐患。
(四)防範遏制重特大事故:信号專業、車輛專業、供電專業…
(五)強化應急放援處置職能:夯實企業應急基礎。提升應急救援能力。提高救援保障水準。
(六)統籌安全生産支撐保障: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推進安全資訊化建設
(七)實施安全提升重大工程:重大安全風險治理工程。安全監察能力建設工程。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程。救援處置能力建設工程。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工程。安全生産教育實訓平台。
★上述(一)可以重點回答“誰來防控”重大風險的問題,從各方面提出織密風險防控責任網絡的任務舉措。
★上述(四)可以重點回答“防控什麼”重大風險的問題,通過綜合分析近年來各專業事故風險規律特征,對各專業提出安全風險防範的工作思路、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關鍵舉措。
年度計劃和跨年度安全規劃實施方案可參考上述架構進行細化。
我們一起暢想未來安全工作的樣子
未來的安全部門是資訊集散地、樞紐中心,是企業生産資料整合部門。
未來的安全人有資料化管理思維,具備對有效資料進行提取和系統分析的能力,不再是一個體,他有整個企業的科技團隊輔助,配備先進的數字化管理工具。
是我的幻想嗎?不是!我隻是實事求是,從實作本質安全的底層邏輯去思考解決的辦法,有且隻有這條路能行得通,這條路一定是坎坷崎岖的,但它在國家的戰略層面已經有了明确方向,而且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道長且阻,行則将至;行而不辍,未來可期!—《荀子·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