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俾斯麥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舉世聞名的德國戰列艦,俾斯麥級1号戰列艦。這個名字是給19世紀德國鐵血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取名的,他在1941年5月的丹麥海峽戰争期間擊沉了被稱為皇家海軍的普萊德胡德巡洋艦而聞名,并被當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下令"擊沉俾斯麥",并在皇家海軍追逐後于5月27日沉沒。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普魯士和外交部長,是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稱為"鐵血首相"。

俾斯麥是德國現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作為容克資産階級在普魯士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德國(不包括奧地利)自上而下統一的代表。

俾斯麥号戰列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俾斯麥戰列艦是二戰納粹德國海軍的主要水面戰列艦之一,俾斯麥級戰列艦1号,也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強大的戰艦。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俾斯麥号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任務是1941年5月18日在重巡洋艦歐根親王号的陪同下進行的萊茵河演習。

在丹麥海峽海戰中,在戰争開始後六分鐘内,英國海軍的精神象征被擊中,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役到現在的胡德号戰列巡洋艦彈藥庫,導緻其殉難沉沒。

5月24日星期日,.m 5點,當德國艦隊準備離開丹麥海峽時,歐根親王号的聲納在左側發現了兩艘未被救出的船隻。德國軍艦立即做好了戰鬥準備。

英國攔截艦隊包括建立成的威爾士親王号戰列艦和由蘭斯洛特·霍蘭德中将指揮的胡德巡洋艦。

英軍編隊由胡德率領,在威爾士親王墊後面。胡德被認為是皇家海軍的驕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但它的弱點是甲闆裝甲相當薄弱。

0555時,德軍編隊還擊,将火力集中在胡德号上。

俾斯麥号發射了第三次爆破,擊中了引擎蓋的中間,在救生艇的甲闆上引起火災并迅速蔓延。

霍蘭德中将意識到自己的劣勢,指令左舵全力開火。

在0600時,在胡德完成回合後,俾斯麥号發射了第五發炮彈,發射了一枚(一到兩發)炮彈穿過胡德号的弱甲闆裝甲,引爆了主彈藥庫。

胡德号被炸成兩半,迅速沉入海中,造成包括荷蘭中将在内的1,418名士兵死亡,隻有三人獲救。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俾斯麥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軍械庫"胡德"号(Hood)中被擊沉,因為它在丹麥海峽戰役開始後六分鐘内擊中了英國海軍的精神象征。

結果,皇家海軍派出大量軍艦攔截俾斯麥号。

由國王喬治五世,羅德尼号和航空母艦勝利号率領的60多艘皇家海軍戰艦和各種類型的飛機參加了俾斯麥圍攻。

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号再次遭到皇家方舟航空母艦劍魚魚雷轟炸機的攻擊,被三枚魚雷擊中,其中一枚擊中了船尾,重型結構受損并壓在方向舵上,導緻俾斯麥号的舵在15度處墜落死亡。

這使得俾斯麥号無法躲避英國艦隊的攻擊(在洋流和風的影響下,俾斯麥号隻能向北和向西移動,這是英國攻城網的中心),速度再次降低,難以控制其航向。

1941 年 5 月 27 日早晨,英軍的主力追擊艦隊抵達,包括國王喬治五世号和羅德尼号,諾福克号和多澤郡炮彈和魚雷輪流攻擊失敗的俾斯麥号。

大約8點鐘,俾斯麥号進入戰列艦的主炮射程,兩艘艦艇迅速接近并用16英寸和14英寸的主炮轟炸了俾斯麥号。

俾斯麥号在火控站被破壞之前和之後,甚至在前20分鐘内,該船的兩門主炮就報廢了。

事實上,從戰鬥開始到戰鬥結束,俾斯麥号隻攻擊了羅德尼号,但15英寸炮無法穿透納爾遜級戰列艦羅德尼号,後者在BIG SEVEN中以驚人的防護能力而聞名。

俾斯麥号被最少的十枚,甚至數百枚大口徑穿甲彈和數百枚小口徑炮彈以及至少一枚魚雷擊中。

最後一枚16英寸的炮彈是在非常近的距離(約3,000碼)發射的。

但到了晚上10點25分.m俾斯麥号還沒有沉沒,甚至連發動機還在運轉。

在缺乏希望的情況下,德國人開始準備擊沉軍艦以避免被俘。

英國重巡洋艦多塞特号随後在近距離發射了三枚魚雷,全部被擊中。

1036時,俾斯麥号最終在布雷斯特以西400海裡的水域沉沒。"永不沉沒的戰艦"沉沒了,大西洋成了它的水下墳墓。

前後,皇家海軍派出大量軍艦攔截俾斯麥号,包括多達八艘戰列艦和戰列艦巡洋艦,以及兩艘航空母艦,約占皇家海軍兵力的一半,最後擊沉了俾斯麥号。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意志帝國海軍一樣,俾斯麥号與敵人進行了多次最勇敢的戰鬥,以至于她的旗幟在沉沒時飄揚,"英國指揮官托維海軍上将在戰鬥結束後說。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
史之今日:1941年5月27日,德艦俾斯麥号被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