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期間,最開心的事情莫過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吃吃喝喝,暫時不用想繁瑣的事情,盡情放縱地享受。
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那麼恭喜你,已經進入了“地精模式(goblin mode)”。
它是前不久牛津詞典選出的年度詞彙。簡單來說,它就是進階版的“躺平”。是不是很符合過年期間的氣氛?
“地精模式”的官方解釋是:“以一種拒絕社會規範或期望的方式,自我放縱、懶惰、邋遢,并不必感到歉意”。說白了,就是自己可以不用迎合别人的眼光和标準,自由自在做自己。
之是以叫“地精”,是因為在歐洲民間傳說中,地精的故事大多是在說為自己争取一些權益。雖然帶着一點自我中心主義,但又并非邪惡,和老百姓的真實生活有點像。
恰好2022年的牛津年度詞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接受34萬大衆投票的結果。它和“元宇宙”以及“我和你站在一起”角逐,并以93%的票一騎絕塵,可以說精确地表達出了大衆的想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地精的外表都不咋地。除去長相不說,因為長期居住在地底,是以穿的也都破破爛爛,滿足最基本生理需求即可。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恰恰在2021年還在流行的,社交媒體上最熱的“That Girl”。大家喜歡麥瑟爾夫人這樣的精緻女孩。看到麥瑟爾夫人每天測量身材,從不在老公面前卸妝的視訊剪輯,依舊是兩眼放光。
而2022年的“地精模式”,則是幾乎完全是“That Girl”的反面。
在“地精模式”中,女孩可以被允許穿着一條從10年前就擁有的褲子,頭發随便亂紮一通,臉上還有着隔夜沒洗臉的灰,不刷牙就開始吃剛到的外賣。
它的出現,源于時代的因素。在經曆了被迫隔離之後,或許是大家嘗到了在家裡人究竟可以多放肆。家居服變成了工作服,我們的茶幾變成了臨時辦公桌,我們開始優先考慮身體舒适,而不是優先保持外表。
并且,更重要的是,經曆了幾年,大家對過于理想化的東西已經有點膩了。反而覺得這種質樸且真實的生活方式更有親切感。
回到“現實世界”中忙碌以後,這種“地精模式”的休息變得至關重要起來。Integris Health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偶爾“休息”其實有益身體健康,并且在心理健康層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用一部劇名來解釋最合适不過了——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地精模式”之是以如此受到大衆共鳴,一方面是因為它揭露了真實生活。
因為大家内心都明白,自己不可能真的活成“麥瑟爾夫人”。也知道高标準美容、高标準健身、高标準健康飲食……這些事情都會讓快樂指數會暴跌。
即便是專業的模特和運動員,都有偶爾放縱吃垃圾食品的時候,何況是普通人。
平時一個人不論在外面再注意形象,回家也會有穿着睡衣、不洗頭,躺在床上看看劇的邋遢時間。
這時候,“地精模式”就是一個嘴替一樣的存在,把大家内心都知道,但一直不敢說的東西擺到了台面上。
另一方面來說,它也反映了當下女性的情緒。
因為“地精模式”一般隻用來指代女性,男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現出令人厭惡的行為,而不會被貼上邋遢的标簽。
那些敢于背離性别期望的女性,大家就會批評她們舉止不夠“淑女”。因為這與父權制對女性氣質的期望相反。
現實中的女性确實必須保持一定的标準,完全不受外界審美壓力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不論男女都有渴望自我放縱的時刻,都想以某種形式背離優雅的社會規範。
是以“地精模式”與其說是一種身份認同或生活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新興的情緒。反映了大家開始對内卷文化有一丢丢厭倦,并開始不吃“精緻女孩”這一套。
說白了,卷不動了。
看看很多明星的生活照,其實都挺“地精模式”。
“龍媽”Emilia Clarke經常會發自己的日常素顔生活照,而且在采訪中也經常“不顧形象”歡樂大笑,多年來已經成了她吸粉的個人特色。
Jennifer Aniston超愛發素顔照,平時自己頭發亂糟糟,穿着睡衣的狀态也從不避諱地發出來。
紅毯上的Zendaya永遠都是時尚女王,私底下的她也被地精模式感染。
而“地精女王”就要數Helena Bonham Carter了,多年來淩亂且有創意的着裝風格甚至都成了她的個人标志。
即便是注重外在華麗的時尚圈,也未曾給“地精模式”找到一個适合的風格。唯一一個類似的,也是因居家辦公而誕生的,慵懶、舒适、不挑人的Athflow。
畢竟所有風格都可以“地精”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舒服的審美方式。
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地精模式”是在鼓勵生活中亂糟糟的部分,但另一方面,它也抽走了網上過分完美化的虛假生活。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大家短暫地放棄取悅他人的需求,舒服地做最真實的自己。
今年的春節,你正在“地精”嗎?
圖源:Google、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