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舞蹈《錦繡》驚豔春晚舞台 靈感來源于一件蜀錦

昨晚,舞劇《五星出東方》中的“錦繡”舞段驚豔亮相央視春晚舞台。曲裾搖曳,袖舞翻飛,一展泱泱大國,錦繡中華的大漢氣魄。這支絕美舞蹈,靈感來源于一件國之重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織錦。而考古學者曾表示,“五星出東方”錦最大可能就是蜀錦。

黃沙漠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從中走來

1995年10月,昆侖山下,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的一處漢代墓葬中,發現墓中其中一人的右臂上,綁着一塊色彩鮮豔的織錦,在織錦的彩色紋樣間,8個篆體漢字躍然而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尼雅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民豐縣境内,為兩漢魏晉時期精絕國遺址。在一片蒼茫的沙漠中,就是對就在尼雅河末端已被黃沙埋沒的一片古綠洲上,是以也被稱為“東方龐貝”。尼雅遺址地處絲綢之路南道的交通要沖,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彙之地,它的發掘,揭示出中華文化向西傳播和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曆史。

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的則是一個兩人合葬古墓。合葬的兩人身上穿着許多衣物,但最顯眼的,還是其中一人右臂上綁着的這塊織錦。當時開棺的一瞬間,織錦絢爛的色彩、詭秘的紋樣,加上神奇的文字立刻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著名考古學家齊東方教授曾表示,“五星出東方”錦最大可能就是蜀錦,而蜀錦素有“寸錦寸金”之稱,當時隻有長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産。這件錦護臂,可以代表當時大陸乃至世界上絲綢織造工藝的頂級水準。有專家推斷,其為漢末三國時期生産的蜀錦。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和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它也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頂級織錦

成都老官山織機模型成功複原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出土時,曾有很多學者推測是蜀地制造的錦,但也無法找到更多的證據支援。蜀地織錦的諸多細節,還需要更多材料加以豐富完善。但2021年夏,成都市天回鎮老官山一座西漢時期的墓地中,四部泡在水中竹木質地織機模型的重見天日,則成為故事的轉折點。

舞蹈《錦繡》驚豔春晚舞台 靈感來源于一件蜀錦

四部西漢時期織機模型經過專家們的深入研究,确認屬于提花織機。提花織機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它可以通過上萬根絲線,為織機編制并存儲一部“編碼”。勞工在紡織時的“選綜”,就相當于對花紋進行程式設計,最終織出有圖案的錦緞。最讓人歎為觀止的是,老官山漢墓織機模型還具有滑框和連杆兩種不同的編碼技術手段,織出的花紋出格當各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官山漢墓中出土的,除了四台織機模型之外,還有形态各異的織機俑,以及搖緯車、經耙、立柱等紡織用具,将漢代織錦的工作場景生動再現。

舞蹈《錦繡》驚豔春晚舞台 靈感來源于一件蜀錦

2014年,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專項“漢代提花技術複原研究與展示——以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為例”正式立項,開始嘗試以其為基礎複原漢代勾綜式提花機。3年後,中國絲綢博物館的專家用複原出的織機成功複制出了“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吳雅婷 實習記者 王茹懿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盧娅芮 圖檔 央視春晚、成都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