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把時間當作朋友>摘要

時間是不可以管理的,我們能夠管理的隻有我們自己。時間在流逝,我們無法放慢時間,我們隻能管理自己,改變對時間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慢慢治療自己的時間恐懼症。解決時間恐懼症的辦法就是靠積累!

學會控制自己的大腦,不要成為大腦的奴隸。即使是在最艱苦的環境中,人也會擁有一種自由,選擇自己态度的自由。

不要相信速成,做什麼事情都是要積累的。想馬上看到結果容易讓人浮躁,讓人感覺沒有時間了,想快點兒做完。欲望無限和想做的事情太多,讓自我滿意度不斷降低。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我有不足,我無法一蹴而就,我需要時間。

很多人沒有積累,沒有方法和經驗,就想要“我要…”完全不顧實際情況。穩健的人想的是我有…. 當我在想我要什麼的時候,可以花時間想想我有什麼。

因為不現實,是以脆弱。因為要求太高,是以常常做不到。習慣不完美,忍受未知。在未知中不斷前行~無法忍受就會導緻時間浪費,效率低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記錄下來,繼續前進。

越是對現狀不滿,越是焦慮。不要常常覺得苦,要在任何情況下找到樂趣。

把時間當作朋友的一個辦法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速成絕不可能”、“隻有付出才有收獲”、 “完美永不存在”、 “未知永遠存在”、“現狀無法馬上擺脫”

如何把時間當作朋友?

完成一個陌生的任務,即使已經考慮了這個要素,也要準備3倍于這個的時間。

從現在就開始做,不要因為内心的恐懼而不去做,害怕做錯。以及過分在意外部的評價,“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是不可取的。

不要害怕困難,把簡單的迅速做完以後開始快速做困難的。

如果不能控制這種逃避傾向,那麼再多再巧的時間管理技巧都是無效的,因為本質上來看,任務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為重要而困難,也因為困難而重要)永遠完成不了。

通過關注HOW而反複拆分任務,最終确認每個子任務都是可完成的,這是不可或缺的功課。

看着紙上羅列出的任務,就可以分辨哪些任務簡單而又機械的,而另外哪些任務是相對複雜而又有機的。

學會對時間有更加精準的把握,使用記錄過程的方法。”事件-時間日志“記錄可以調整我對時間的感覺,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時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現實可行的目标”。又恰恰是以總是基本上可以達成目标,于是,基本上可以算是“戰勝了焦慮”。

想盡一切辦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時間、精确地感覺時間;而後再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與時間 “合拍”,就是我的說法——“與時間做朋友”

計劃固然重要,但是行動更加重要。

放棄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種就是找到更好的方向。需要預演和驗收機制。

你把時間和進展之間的關系僅僅了解為純粹的線性關系,那你最終根本不可能遇到你所滿意的進展。其實, 沒有哪個人可以長時間忍受失望。這樣看來,你曾經的放棄,往往并不是因為你沒有毅力,而隻是對時間和進展之間的關系了解錯誤造成的——在頻繁發生失望甚至絕望的情況下你居然堅持了那麼久,你其實是多麼的有毅力啊!

所謂獨立思考,隻不過是,當别人告訴你一個結論的時候,你自己動腦重新推演一遍得到結論的過程,看看有沒有漏洞,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那結論到底有多少道理而已。

獨立思考的鑰匙之一是這樣的:首先要了解:權威不一定 等于正确。進一步要明白:就算權威正确,也隻不過是權威表達了正确,而正确并不屬于權威。最後要清楚:更準确地來說,權威隻是權威、正确就是正确,它們倆什麼時候都不是一回事兒。

講邏輯:

邏輯錯誤的原因:概念不清和拒絕接受不确定性。

拒絕接受不确定性,是因為害怕複雜,想要簡單。

所有的粗暴二分法 (False dichotomy),也是拒絕接受不确定性的結果,犯這中邏輯錯誤的人,暗自希望自己的二分法能夠概括一切情況,不自覺之間已經把‚不确定的因素排除在外。

有些有用的句式:

……是一回事兒,而……是另外一回事兒。

……和……其實根本不是一回事兒。

可是,這并不意味着說……

……可能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解釋)。

……看起來像……,可是……

…….而事實卻可能遠比看起來的更為複雜(簡 單)。

…….然而,(這個論斷)反過來(陳述)卻不一定 成立……

……其實很可能與……根本就沒有任何關系。

……之間不一定是單純的因果關系,它們也可能互為因果。

……之間的比較也許沒有任何意義。

……其實不過是表面現象,其背後的本質是……

……有個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盡管聽起來很有道理,然而卻完全不現實。

……也許有人會說……,但是這種質疑卻……

一些錯誤的典型:當我們批判某一些觀點的時候,有人反駁:難道……就沒有一點可取之處麼?很多人分不清‚自己的觀點被批評與自己被批評之間的重大差異。

我發現……還是很有一些道理的!常常成為很多人莫 名其妙地把垃圾當寶貝的唯一理由。可是何必呢?那些真的有道理的部分,不是一定隻有在那裡存在啊。垃圾裡當然也可能有些寶貝,但是在已經把寶藏放在眼前、寶貝用都用不完的時候,為什麼還一定跑到臭氣熏天的垃圾堆裡 “淘寶”呢?

要是……就好了!“這個句型是用來表達後悔情緒的,而“後悔”是最浪費時間的——因為無論如何這個情緒都于事無補。

要是……就好了!這個句型是用來表達後悔情緒的,而後悔是最浪費時間的——因為無論如何這個情緒都于事無補要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當你在想要是….的時候就腦補一下現實。

因果關系: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誰主張誰舉證:

既然你無法證明我是錯的,那麼我就是對的。這是一種典型的邏輯錯誤,學稱‚Argument from ignorance(或appeal to ignorance)。

運用:

所謂的幸運就 是當你準備好了的時候機會來了。不要相信運氣,要相信努力。

整本書看下來,我感覺前半部分更有體會,後半部分談到邏輯、實踐以後就有些老生常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