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作者:福建法治報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線上1月19日訊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百姓裝在心裡,基層民警、輔警的工作繁忙而艱辛,并不會因為過年而輕松。每天,民警、輔警做的每一件小事,都關系着群衆的點滴安全。正是這份始終如一的堅守和付出,才換來萬家燈火團聚時。 簡短的采訪,不足以概括基層民警、輔警工作的辛苦和繁忙,記者卻在采訪中,感受到堅守崗位的民警、輔警同樣期盼與家人朋友共享人間煙火氣的溫馨時刻。

2023年的春節就在眼前,本期公安法治專刊向每一位堅守崗位的公安民警、輔警道一聲:新年快樂,你們辛苦了!

1月17日一大早,福州市台江區大利嘉城内早已人頭攢動,售賣電子産品的商戶忙着向往來群衆兜售自家商品,好不熱鬧。

“有龔警官他們在,治安放心得很,抓緊再做一波買賣等着過年!”經營電腦配件店的王先生對福州市警察局新港派出所案件辦理隊隊長龔祥豎起了大拇指。不久前,正是龔祥在1小時内破獲案件,幫他找回被盜的手機。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那天12時許,王先生忙着招呼客人,不料放在自家商店櫃台的手機被盜。接到王先生報警後,龔祥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并進行“四要素”采集,将相關的資料報送到“小案快偵”微信群。群内的各警種通過資料開展研判,鎖定盜竊嫌疑人的身份資訊後,很快将其抓獲。從接警到破案,龔祥僅用時一個小時。

在記者随着龔祥在轄區巡邏期間,時常有熟悉的群衆向龔祥打招呼。理發店老闆陳先生看到龔祥,三步并作兩步上前緊緊握住龔祥的手,高興地說:“上次多虧您幫我找回電動車,沒想到這樣的小事,你們一直放在心裡。”

原來,前不久,陳先生停放在五一中路的電動車不見了,他報警求助。由于電動車停放點處于攝像頭盲區,且案發深夜,沒有目擊證人,偵辦頗有難度。

對此,龔祥站在嫌疑人的角度推理,重回案發地點走訪。最終,龔祥找到了被盜電動車,抓獲盜竊嫌疑人。通過審訊、分析,最終串并偵破嫌疑人實施的盜竊電動車案件6起。

“本來想着電動車不是很值錢,又沒攝像頭,這案懸了。沒想到龔警官沒放棄,幫我找回了電動車。”陳先生很是感激。

巡邏防控、清查安全隐患、走訪困難群衆、打擊違法犯罪……龔祥一邊巡邏排查隐患,一邊向記者說着自己春節的工作安排,他說:“群衆過個好年,便是對我們最好的祝福!”

(□本報記者 莊然)

“還是經驗不足!”這是新警徐曉昕在總結工作時的一句口頭禅。“一些經曆過的警情我都會記在心上,閑時會思考處置的經驗和不足。”雖然剛參加工作不久,可在徐曉昕的言語中,透着一股對自己“高要求”的勁兒。

2000年出生的徐曉昕畢業于福建警察學院。2022年9月到廈門市警察局巡特警支隊後,他先後參與馬拉松賽事安保、路面巡邏等工作,經曆過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考驗。

做事認真、又有責任心,是徐曉昕身上最突出的“标簽”。雖是新警,但徐曉昕可是早就收到了一份令他難忘的禮物——那是一面印有“破案神速,為民解憂”字樣的錦旗。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這事兒要從2021年4月說起。當時,廈門市警察局何厝派出所接到群衆報警,稱其存放在工地上一噸多重的電線被盜。接報後,民警帶着正在實習的徐曉昕負責偵辦此案。在師兄的指導和幫助下,徐曉昕向報警人詳細了解了案件經過,通過偵查和研判,不到一天,民警和徐曉昕便抓獲盜竊嫌疑人。拿回失竊的電線後,報警人心情激動,得知徐曉昕還隻是實習警員時,特地制作錦旗表示感謝。

提及入警後最大的變化和收獲,徐曉昕脫口而出:“責任變重、壓力變大,但群衆的一聲‘謝謝’,讓我能為人民服務而感到榮幸與自豪。”

在徐曉昕的筆記本上,記錄着一項一項的工作,等待着他按時完成。“加入警隊後才發現,特警不僅能武還要能文,要拿得起武器應對處理突發事件,也能拿得起筆杆子寫出優秀的文章。”徐曉昕說,“我要積累經驗,争取早日獨當一面!”

“快過年了,這幾天在路面巡邏時,就能感受到人越來越多了,肩上的這份責任更重了。”徐曉昕表示,自己可能要迎來第一個“不能回家的春節”,但他已經做好“春節在崗”的準備了。說這話時,徐曉昕青澀的臉龐上,似乎充滿了對這個别樣春節的期待。

(□本報記者 葉蔚蓉)

“刷單都是詐騙、天上不會掉餡餅,遇到可疑情況盡管來問我們,不然一朝被騙一年白幹啊!”1月16日上午9時,在平潭佳園社群文化服務中心,一場豐富多彩的迎新春活動正在進行。活動現場,平潭綜合實驗區警察局海壇片區警務機構籌備組社群警務組負責人高榮輝和幾個民警在向群衆開展反詐宣傳。

随着新春佳節的臨近,高榮輝比以往更忙碌了,反詐宣傳、交通安全宣傳、煙花爆竹檢查、消防檢查……他說:“群衆過年忙着置辦年貨,我們也趁着大夥兒回鄉過節的契機,給大夥兒送上法治大禮,讓群衆過上一個平安年。”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當天活動結束後,高榮輝還給他在2022年精心籌建的智慧警務室“拉”來了許多客人。林先生就是其中一個。原來,林先生前兩天剛從外地回來,可不巧身份證丢了。在活動現場跟民警聊天時驚喜地發現,原來他家邊上就有個警務室,可以自助辦理居民身份證補領等多項公安便民服務業務。林先生在高榮輝的指導下,很快就補辦了身份證。“真是太友善了。”林先生激動地說。

作為社群警務工作負責人,高榮輝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将社群工作做紮實。2022年初,他和社群民警在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海壇片區佳園社群地處岚城西北部,是海壇片區最偏遠的社群。“居民要想辦事辦證,要前往9公裡外的海壇服務中心,附近有很多學校,學生要辦理證件還要請假。”高榮輝設想,如果能在佳園社群設個警務室,就能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有了這個想法後,高榮輝就和分管佳園社群的民警何輝開始行動。經過多方努力,2022年6月23日,集便民服務、糾紛調處、群防群治、宣傳陣地等功能于一體的佳園社群智慧警務室正式啟用。截至目前,智慧警務室已接待來詢群衆1000餘人次、線上警務室受理群衆咨詢400餘次、提供自助辦理業務70餘人次、組織調解沖突解紛13次。

“希望新的一年,我們能進一步提升智慧警務室的服務效能,讓群衆感受到更多便利。”高榮輝說。

(本報記者 陳菁)

“駕乘車輛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連續駕駛4小時記得選擇安全地點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1月16日,已是農曆臘月二十五。一大早,福鼎市警察局交警大隊汾關中隊全體民警、輔警繼續駐守在福鼎貫嶺省際檢查站,對往來車輛和行人逐一核查,其間不忘細心叮囑着駕乘人員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分水關位于我省東北翼,是閩浙兩省重要的省際關卡。由于104國道穿境而過,該地車流、人流、物流密集,每逢春運等重大節假日,日均過境車輛高達4000餘輛,交通尤為繁忙。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特别是在今年,因防疫政策變化,廣大群衆返鄉過年的意願強烈,且出行時間集中,春運工作面臨的形勢、挑戰和壓力都有所增加。”汾關中隊中隊長朱承财告訴記者,今年春運伊始,該中隊就啟動24小時勤務模式,并聯合浙江蒼南交警、運管、運輸等部門開展聯勤協作,以保障人民群衆平安出行。

“根據聯勤協作方案,我們将原本分屬閩浙兩省的4道檢查關口合并為一,隻在兩地出省的上坡路各設立一處聯勤服務站,對出省方向的國道客運車輛進行檢查登記。用簡單的‘減法’,解決以往群衆反映最強烈的‘多關卡’問題。”朱承财說。

此外,汾關中隊還在檢查站設定愛心驿站,可供駕乘人員休息,配備的便民服務櫃裡還配有感冒沖劑等常用醫療用品,以及奶瓶、奶粉等嬰兒用品。“不久前,一位年輕媽媽帶着年幼的孩子返鄉時,因沒有準備充足奶粉,造成孩子不斷哭泣。我們民警知道後,第一時間從便民服務櫃中拿出備用的奶粉及奶瓶,解了這位媽媽的燃眉之急。我們也是以被群衆稱為‘交警奶爸’。”老民警林初秦笑着說道。

林初秦的家距離貫嶺檢查站隻需步行10分鐘,但調至汾關中隊9年來,這位老警員的每個春節都在崗位上度過。癸卯新春将近,他将繼續與中隊17位民警、輔警共同駐守分水關,與之相伴的,是他們心中溫暖閃爍的萬家燈火。

(本報記者 龔麗雯)

三明市城關街道人口密度大,每天到城關派出所辦理業務的市民都排着長長的隊伍。作為一名基層戶籍民警,魯穎常常忙得上洗手間的時間都沒有。臨近春節,她的工作越發忙碌。

近日,記者走進城關派出所,隻見視窗辦理業務的人早已經排起長龍。“請問您需要辦理什麼業務?”随着一句熟悉的話語,魯穎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我給孩子上戶口”“我要遷移戶口”“我要登出戶口”……面對各種問題,魯穎始終面帶微笑,耐心地為群衆解答。有條不紊的對答穿插着忙碌的鍵盤敲擊聲,魯穎嘴不停、手不歇,一個上午過去了,她一口水都顧不上喝。

“我們所周邊學校多,平常學生忙着上課,一到放假都紮堆來辦證。臨近春節,返鄉辦證咨詢的人數也不斷增加,這是常态,工作越忙碌就越要做好服務。”魯穎告訴記者,這些天她中午都會在所裡,碰上有需要的群衆都會及時幫忙處理。

魯穎是個溫柔的江蘇女孩,這是她在戶籍崗位的第8個年頭。回顧戶籍工作,她坦言:“我還是挺喜歡戶籍視窗工作的,雖然有時會遇上不了解的群衆,但在耐心解釋後群衆都會選擇了解。一想到能為群衆解決急事,我就會很開心。”

臨近春節,魯穎表示,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她會更加磨練耐心,在精通業務的同時做好服務,也為在遠方的父母送上祝福,希望他們平安、健康。

(本報記者 吳靜雲)

“叮鈴鈴……”正在接聽電話的是漳浦縣警察局指揮中心110接警員鄭志婷,今年是她堅守崗位的第8個年頭。然而,時間愈久,她就越發感受到110工作崗位的重要性。

“110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電話号碼,更是我們公安機關維護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保障人民群衆利益的‘生命線’,也是警務人員為人民服務的‘連心橋’。”雖然春節期間她們不能和家人團聚,但為了大家度過一個平安祥和的春節,鄭志婷和同僚無怨無悔。

“警察藍”為你照亮回家的路

20個人,不斷輪轉,每天24小時線上,隔幾分鐘就有電話接入,這樣的工作狀态,對于像鄭志婷一樣的接警員們來說已是常态,他們每天平均要接幾百個來電,處理100多起有效警情,忙的時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除了日常的糾紛、求助、事故咨詢警情,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警情。”鄭志婷講起一起讓她印象深刻的警情。

2022年10月18日21時許,石榴鎮發生一起重大警情,嫌疑人作案後駕車逃離現場。接警後,110值班民警立即彙報該局上司并啟動處置嚴重刑事案件應急預案。增派警力支援、啟動布控堵截;組織刑偵、巡特警等快反力量巡查抓捕……在多警種合成作戰及各方不懈努力下,案發後僅6個多小時就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

“能幫到群衆,我們很有成就感。”該局指揮中心二中隊中隊長王文翔告訴記者,春節将至,糾紛求助及交通事故等警情激增,他們将繼續本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結合目前的治安形勢,加強警情分析、接處警及指揮排程工作,為群衆過個平安年保駕護航。

談及家人,接警員們大多内心充滿愧疚。“因為崗位特殊,經常無暇照顧家裡的父母與孩子,非常感謝家人一直以來對我們工作的了解與支援。”接警員蔡婉斌的話說出了接警員們的心聲。

(本報記者 洪淩霄 特約記者 陳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