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記者感悟:腳下沾滿泥土 筆端飽蘸感情

作者:學習軍團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記者感悟:腳下沾滿泥土 筆端飽蘸感情

寫在前面

為深入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基層、走進官兵,進一步凝聚軍心士氣、鼓舞奮進力量,根據中央宣傳部統一部署,解放軍報組織開展“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從去年11月起,數十位記者上高山、下海島、鑽密林、走大洋、穿戈壁,分赴備戰打仗一線采訪,深入宣傳全軍部隊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生動展示廣大基層官兵立足本職崗位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經驗做法和嶄新風貌,推出了一批有品質有溫度有影響的新聞作品。

腳下沾滿泥土,筆端飽蘸感情。記者們在采訪中深受感動,在感動中收獲成長,發掘基層新聞富礦的激情更加高漲,紮根基層沃土的信念更加堅定。本期刊登部分記者的采寫感悟,從中領略軍事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編 者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記者感悟:腳下沾滿泥土 筆端飽蘸感情

深入一線

走進戰位,貼近兵心

■解放軍報記者 李 倩

走進基層,但沒有走進戰位,稿子總是會缺點兒生動;走近官兵,但沒有貼近兵心,稿子又會少點兒真情。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走基層”?每每下基層采訪,我在采寫之餘都會思考這個問題。

參加這次主題采訪活動,我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在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我深入機電兵戰位,剛進機艙,一股夾雜着濃烈機油味的熱浪向我迎面襲來,隆隆機器釋放着灼人熱量……在這樣的環境中與官兵交流,體驗他們的艱苦與奮鬥,感悟他們的熱血與奉獻,筆端就會不自覺流露出真情和力量。我想,這就是“走基層”的應有之義。

紮進兵堆,躬行“四力”

■解放軍報記者 孫興維

走進基層,才能寫好新聞,是我參加“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的最大感悟。

盡管現代通信手段多種多樣,但無論電話還是視訊,都無法代替置身基層一線。隻有不斷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真正與官兵面對面,才能捕捉到許多遠端采訪難以發現的生動細節。有時,被采訪者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會給稿件增色不少。

是以,不論資訊化如何發展,不論智能化采訪裝備如何先進,“腳闆底下出新聞”始終是我們記者必須遵循的采訪理念;“離新聞現場近些、再近些”永遠是記者不變的工作追求。

看得再細些,寫得再多些

■解放軍報記者 劉 丹

“我們的作戰對手在哪裡?他們是什麼裝備?他們是什麼水準?他們在做什麼?我們該怎麼辦?”“祖國用第一為我們命名,我們用第一回報祖國。”這不是我第一次前往“強軍先鋒飛行大隊”,但每次走進空勤樓,看到懸挂在走廊裡的智語時,崇敬和感動總會油然而生。

到那裡采訪,聊起家常總是冷場,但一談到訓練,官兵們就侃侃而談難以收尾。70多年南征北戰,時光的沖刷讓“第一”的信念,濃縮成這支部隊對革命先輩、對祖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早已刻骨入髓。

每次采訪,都讓我深切感受到祖國正在被這麼多可愛可敬的官兵守護着,是以總想看得再細些,寫得再多些,不辜負他們熱血青春的模樣。

在火熱一線錘煉血性虎氣

■解放軍報記者 李 蕾

此次采訪,我來到武警新疆總隊“反恐尖刀中隊”,沿着習主席視察時的足迹,跟随小隊長吳蛟走進中隊榮譽室。威力無比的土炸彈、寒光逼人的大砍刀、血迹斑斑的作戰服都在無聲講述着中隊官兵在反恐戰鬥中的英勇事迹。

吳蛟告訴我,為了錘煉官兵的實戰本領,近年來,他們一次次在大漠深處、戈壁荒野、高山峽谷挑戰極限。看着這些物件、聽着這些故事,我深深感到,使命與擔當、忠誠與奉獻,是軍人永恒的價值追求。

作為一名軍人、作為一名戰地記者,我要像這些特戰隊員一樣,把戰鬥精神培育融入每一次采訪寫作,培養筆觸鏡頭的血性虎氣,從火熱一線發回過硬新聞。

收獲感動

甘做一名“服務員”

■解放軍報記者 郭豐寬

在西部戰區總醫院普外科采訪時,我發現主任汪濤辦公室櫃子裡有一大摞手術示意圖。他告訴我,醫生的手術都要“做兩遍”——手術前,先在腦子裡、紙上“做一遍”,畫出手術分步圖;實施手術時,再按照計劃實際操作。“這是我們的責任。”汪主任說,“當了30多年兵,遺憾的是沒上過戰場。但我們也有自己的戰場,當不了一線戰鬥員,就當好一線戰鬥員的‘服務員’。”

這段話讓我記憶深刻。從士兵到軍醫,從普通醫生到科室主任,汪濤始終沒有忘記為戰鬥力服務的初心。追求理想的人,不論身在什麼崗位,都會盡力發光發熱。也許,汪濤和他的戰友們有一天會離開軍營,但隻要仍有這樣的赤誠之心,無論走到哪裡都會綻放光芒。

有一種默默無聞最動人

■解放軍報記者 鄒 菲

我的采訪對象大多遠離城市、深居大山。在見報稿件中,他們的所在經常表述為“某部”“某旅”“某施工陣地”“某科研現場”,幾多“某”字,透出火箭軍官兵使命特殊、任務特殊、崗位特殊,也折射出萬千官兵長年累月默默無聞的忠誠奉獻。長期堅守在不分晝夜和難辨方向的“地下龍宮”,長時間見不到陽光;入伍後就跟随部隊天南海北執行任務,直到退役才傳回主營區;投入某項重大任務後,便與家人“失聯”……采訪中,我曾一次次向官兵提問:是什麼讓你們甘于寂寞又幹勁十足?官兵的回答各不相同,但指向隻有一個:扛在肩頭的神聖使命!

無論在綿延起伏的山巒間,還是在喧嚣嘈雜的施工陣地上,我總能感受到這些官兵苦不言苦、奮勇向前的力量。我願将筆墨聚焦在他們身上,力求把這些默默無聞的故事講得更加動人。

這裡是陣地也是家

■解放軍報記者 張東盼

春節前夕,我來到第80集團軍某旅地空飛彈營采訪。那裡位于城市邊緣,駐守在此的官兵是這片荒山的開拓者、建設者,也是守望者。

黃土成堆、砂石鋪路、闆房連排……教導員柯霖自豪地告訴我,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凝結了他們的汗水。2019年,官兵們帶着鍬和鎬,頂風冒雨平山頭、建高地,3年多來,他們始終以奮鬥姿态堅守在這裡,背後是萬家燈火,仰頭是漫天星河,他們“身在小小高地,心向祖國長空”。

采訪結束時,營區正為即将到來的春節做準備,高懸的燈籠透出暖洋洋的紅光,門闆上貼着戰士手寫的“福”字……這裡的年簡單卻溫暖,因為,這裡是陣地也是家。

奔赴春天的腳步

■解放軍報記者 朱柏妍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這是中部戰區總醫院門診大樓前石碑上的題字。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關鍵時刻,我有幸采訪到一群堅守戰位的“白衣天使”。

在接受采訪的40多分鐘裡,急診科醫生方慶接了3個工作電話,臨時離開一次處理突發緊急情況;剛剛值完夜班的急診科醫生葉明雙眼通紅,卻不見困意,他剛從西藏執行任務回來,主動放棄了休假……類似的事情不勝枚舉,能親眼見證醫護人員逆行出征的身影,能記錄下他們義無反顧沖鋒一線的故事,能将他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我愈發覺得自己無比幸運而又責任重大。

采訪結束時,我回望中部戰區總醫院的大門,車輛和行人進進出出一刻未停。當時武漢正在降溫,但我卻覺得這些腳步匆匆的人,正在奔赴春天。

重任在肩

軍事記者的使命擔當

■解放軍報記者 賴文湧

轉型重塑的使命要求,催生隻争朝夕的緊迫感;務期必勝的打赢追求,成為尋求突破的驅動力。在東部戰區陸軍某旅采訪過程中,我親眼見證了官兵們立足本職崗位奮勇前行的實際行動。

主動對接作戰需求,打破傳統訓練思維,緊盯提升新域新質戰鬥力創新戰法訓法……行走在座座軍營,我被官兵們枕戈待旦的緊張狀态感染打動,這不僅是一種氛圍,更是使命和擔當。

同樣的道理,作為軍事記者,以筆墨文字為利刃尖刀,刻畫下基層官兵的強軍印迹是職責所系,展現部隊官兵精武強能、犧牲奉獻、忠于使命、踐行宗旨的時代風采是使命擔當。

忠實記錄強軍足迹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戰機日夜加力奮飛,鐵甲不斷疾馳轟鳴,戰艦接續駛向深藍……黨的二十大吹響了強軍号角,放眼今日藍天、陸地、海洋,處處是奮進的身影;深入座座軍營采訪,我看到廣大官兵正夜以繼日攻關,滿懷激情奮鬥,義無反顧沖鋒,争分奪秒跑出強軍“加速度”,用實際行動書寫着一張張忠誠使命的強軍答卷。

強軍脈動澎湃如潮,我深深地為部隊練兵備戰的新景觀、新風貌所鼓舞,也更加堅定了用筆忠實記錄強軍足迹的信念。作為軍事記者,這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榮耀。

講好強軍故事

■解放軍報記者 康子湛

深入基層、拉近鏡頭,我才發現,每個宏大主題的背後,都有着無數精彩而又生動的叙述。

白山黑水,二級上士鹹玉龍,置身幕後操控無人車精準投送;華東某地,飛行員顧晨煜緊盯機艙内的機載裝置,決勝于視距之外……演訓場上的戰火硝煙,折射出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采訪中,官兵們都有這樣一種共識:闊步新征程,應有新作為。

這也提醒着我,身為軍事記者,更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聚焦如期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緊跟部隊練兵備戰動态、深度挖掘典型經驗做法,講好強軍故事,傳播好中國軍隊的聲音。

奮鬥征程,共同見證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黨的二十大,為強軍征程标定了新的時代方位。在此次采訪活動中,我看到了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基層、走近官兵的生動場景,感受到廣大官兵以踔厲奮發姿态迎接建軍百年的昂揚鬥志。

官兵們說,如期實作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标,我們将面臨諸多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必須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實作這一目标,是同對手進行的一場競賽,必須采取超常措施、争分奪秒練兵,跑出比對手更快的“加速度”……他們的話語铿锵、目光堅定,讓人動容。我希望能夠通過一篇篇稿件,記錄并見證他們新征程上建新功,錨定中心任務全力以赴、務期必成的英勇身姿。

奮勇前行

用心感悟,從“新”出發

■解放軍報記者 彭冰潔

從豫東平原到平陽大地,腳步所至、目光所及,處處可見新時代人民軍隊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可喜變化——

今日蘭考,泡桐遍植,高樓林立,“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的承諾轉化為軍民一心共建的行動;漫步臨汾,撫今追昔,曾遍灑先烈鮮血的沃土上,紅色旅遊“火”了起來,助推革命老區煥發新的生機。

深入基層調研采訪,我為目睹新時代新發展新變化而倍感振奮,更因展望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而豪情滿懷。用心感悟,老區群衆和孩子們的幸福笑臉,映照着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使命;從“新”出發,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的奮鬥者正朝着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闊步前行。

禦風展翅,載夢高飛

■解放軍報記者 李建文

在空軍轟炸機航空兵部隊采訪時,我曾被榮譽室裡的一張照片吸引:薄霧籠罩下的台灣玉山連綿起伏、若隐若現,穹頂之下,“戰神”穿雲破霧、振翅翺翔。

這張照片記錄的是長機機長李銳首次駕駛轟-6K夜間繞台巡航的經曆。跨入新時代,以這支部隊為代表的人民空軍飛出了一道道嶄新的航迹。

凝望照片,我思緒蔓延:人民空軍為什麼能飛過去沒有飛過的航線?靠什麼不斷探索新的空域?這些問題在此次采訪過程中找到了答案——人民空軍在新時代不但有飛出去的“新佩劍”,還有飛出去的“主心骨”。“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正是新時代的雲天和長風,托舉“戰神”飛出了強軍勝戰的新航迹。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解放軍報記者 王淩碩

春節前夕,我來到北京航天城采訪。近距離看到中國航天人的嚴謹細緻、孜孜不倦,我才明白夢想綻放的背後,永遠都是腳踏實地的耕耘。

他們的付出和堅守很難用詞彙盡述,是以我隻能用最樸實的語言,緻敬中國航天人這一路走來的付出。那些平凡但堅定的面孔,那些默默但無悔的堅守,鼓勵着我也啟發着我,讓我用從心中流淌出的最誠摯的文字,去書寫他們的故事。

星空浩瀚,中國航天探索的步履不停。我也願意像他們一樣,繼續奮進在前行的路上。

沖鋒,時代的姿态

■解放軍報記者 李浩然

朝氣蓬勃的年輕官兵、激情洋溢的軍校教員……回首此次采訪,這些與我年齡相差無幾的青年時刻保持的沖鋒姿态,在我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從首都北京到雪域高原,黨的二十大代表、聯勤保障部隊某團二級上士向躍東一路征程未洗,腳步不曾停歇,将黨的二十大精神第一時間從會場帶到訓練場;從湘江之濱到演訓一線,國防科技大學無人作戰系統科技創新團隊隻争朝夕,瞄着世界科技最前沿搞研究,深入部隊最末端搞服務,加速科技向戰鬥力轉化……

星光不問追夢人。這些年輕的面孔,不平凡的沖鋒,不斷激勵着我緊跟他們的步伐,書寫屬于我們這個時代共同的追夢故事。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記者感悟:腳下沾滿泥土 筆端飽蘸感情

▲刊于1月19日《解放軍報》8版

來源丨解放軍報、學習軍團(ID:xuexijuntuan)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活動記者感悟:腳下沾滿泥土 筆端飽蘸感情

監制丨歐燦 張曉輝編審丨劉建偉 嚴珊 錢宗陽責編丨周舟 胡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