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亮集團:争當全球有色材料智造“常青樹”

作者:中企思智庫

海亮集團:争當全球有色材料智造“常青樹”

海亮集團:争當全球有色材料智造“常青樹”
海亮集團:争當全球有色材料智造“常青樹”
海亮集團:争當全球有色材料智造“常青樹”

在海亮股份的連鑄連軋盤管工廠中的房間裡,機器在轟鳴,生産有序地進行着。這4萬多平米如一個足球場般寬闊的廠房裡,即便站在高處,也很難看到一位勞工。

"這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低碳智能第五代連鑄連軋盤管生産線,幾年前一條生産線生産2萬噸銅管需要近90個勞工,現在一條生産線4萬多噸産能,隻需要30多個勞工。"海亮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朱張泉向中華工商時報記者介紹。

從鄉間地頭走上世界500強,30多年來海亮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亮集團")以銅加工起家,堅守初心,紮根實業,将海亮股份打造成全球銅管和銅棒産銷量最大的企業,營銷網絡輻射全球。如今,智能制造成為海亮股份領先行業的"金名片"。

智能制造又邁新台階

海亮股份作為銅加工龍頭企業,不僅在行業内率先抓住智能制造的發展先機,落地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智能化生産線,還在過程中不斷實作自我超越。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我們充滿信心,海亮一直緻力于推動有色材料智造,積極促進智能技術、現代化工業制造流程與有色金屬行業深度融合。"海亮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黎紅說。

記者看到的低碳智能第五代連鑄連軋盤管生産線(以下簡稱"第五代生産線"),正是海亮股份響當當的智能制造成果。它擁有191項發明專利保護,并憑借"精密銅管低碳智能制造技術及裝備研究"在2022年年底拿下"中國工業奧斯卡"--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項目獎。

"應該說,第四代生産線在國内乃至國際都已經是頂尖的生産線,但是第四代關注單機裝置的生産能力和效率,第五代生産線已經更新到更進階的階段,整體考慮系統的生産能力,實作了高水準的資訊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海亮股份技術中心主任馬為民興奮地向記者介紹,"現在很多生産活動都不需要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幅下降,有的作業甚至連按鈕都不需要按,機器可以通過程式自行決定工序之間的協調工作"。

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一眼望去,機器人、桁架機械臂、智能行車的操作行雲流水,伴随着有節奏的轟鳴聲,一盤盤銅管在一道道工序中自動加工、流轉……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商品機器人無法完全滿足海亮股份自主研發的生産線,目之所及的這些智能生産裝置并不簡單。馬為民告訴記者:"傳統的機器人存在運作空間龐大、行走距離短等問題,難以适用于盤管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的工作場景,海亮隻能克服重重困難,單獨設計研發非标機器人,同時我們還為生産線開發了全套的運作控制和線上監控展示軟體系統,使生産線具備智能制造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第五代生産線還具有顯著的節能減碳效果,産品成材率由89%提高到93%,機關産品綜合能耗下降30%,綜合成本下降38%。

目前,海亮股份正利用第五代技術對原有生産線進行全面改造更新。朱張泉表示,改造的目标是實作精密銅管産能突破126萬噸,全球市場佔有率占有率突破40%。

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

2022年,聚焦"銅"主業,海亮集團在智能制造路上行穩緻遠的同時,在新能源材料領域也勇于開拓新天地,切入銅箔賽道,打造"銅管+銅箔"的核心競争力。

在合作的過程中,海亮集團發現國内外的産業上遊家電企業或多或少已經布局了新能源相關業務,敏銳捕捉到行業新風向。基于多年來積累的研發、制造、人才等多元優勢,海亮集團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成立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亮新材"),投資89億元,在蘭州新區建設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進軍新能源市場。

從2021年12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到2022年6月首條生産線試産成功,再到9月15日一期1.25萬噸生産線提前開機投産……即便受疫情反複、供應鍊緊張等因素影響,不到一年的時間,項目還是順利運轉起來。

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光說,這就是"海亮速度",創造了行業紀錄。

"從去年10月開始,受疫情影響,我們實行了近兩個月的封廠運作,勞工們睡在集裝箱闆房,克服一切困難就為了維持生産。"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羅沖激動地對記者說,"之前招聘了300名新員工遲遲無法入職,現在封廠也取消了,員工都到崗了,我們的産能擴張指日可待"。

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以後,海亮新材的銷售人員開始奔波于全國各地。羅沖介紹,目前華東和華南地區的訂單增長迅速,項目頻繁接到下遊電池廠商的生産需求。

截至目前,海亮新材已具備4.5至8微米銅箔的規模量産能力,攻克了3.5微米銅箔生産技術,以高起點、高标準搶跑新能源賽道。

"現在銅箔的主流市場需求還是6至8微米,能夠試制出3.5微米實屬不易,它比目前市場上廣泛運用的銅箔材料厚度減少了一半,在同等大小的锂電池中,效能可以提升近10%。"王樹光表示,"在新能源材料方面,海亮目前的制造水準領先于市場,我們會持續朝着極薄化的方向不斷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出現了對高抗拉、高延展産品的需求。對此,海亮新材正進一步提升産品綜合性能,深度開發差異化的高精尖和高附加值産品。

目前,海亮新材已經對接160餘家下遊電池廠商,并與70餘家企業建立了供應與采購關系,加速打進頭部企業的供應鍊體系。王樹光表示,蘭州新區項目未來的整體目标是年産高性能锂電池銅箔12萬噸和高性能電子電路銅箔3萬噸,争取成為全球最大的锂電銅箔單體生産基地。

持續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

2022年以來,面對多點散發疫情形勢及經濟下行壓力,海亮集團提出"不裁員、不降薪"并進一步擴大就業,集團用工總數同比2021年增加5%,新招錄大學學曆人員1500餘人,引進碩士以上人才近400人,成為就業寒冬中的一抹亮色。

成為海亮人,員工對發展的信心和對企業的信任,也充斥在話裡行間。

"我們正在努力研究中,争取再過幾年達到整個生産線不需要人工,實作'黑燈工廠',讓海亮的生産更自主,智能化程度再提高,生産成本更低,為中國制造保持國際競争力作出貢獻。"馬為民說。

"在加快國内生産基地投資建設和生産的基礎上,海亮新材還在積極布局海外生産基地,比對海外市場對锂電材料的巨大需求。"羅沖說。

以銅起家、因銅而生、因銅而興。海亮集團聚焦實業主業不動搖,腳踏實地,做好實業、做精主業,從未讓海亮人迷失過前進的方向。

"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讓我們深受激勵。海亮以銅加工起家,有色材料智造是我們的'傳家寶',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王黎紅認為,堅守實業,堅持不懈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是海亮集團目前和今後極為重要的戰略方向,是海亮産業布局的"大盤"和"基本盤"。

海亮集團的信心,來自黨的堅強上司,來自新征程開啟的新希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的再次明确,我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王黎紅表示,"大陸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浙江又是全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和最富活力省份之一,這給海亮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也是我們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底氣"。

正如王黎紅所言,海亮集團要堅持開拓創新,擁抱機遇,将有色材料智能制造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為建設制造強國貢獻源源不斷的海亮智慧和海亮力量。

審校:葉佳怡

美編:晨晨

閱讀原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