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高品質發展及農産品标準化品牌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探索與建議
——王勇在2023第一屆博鳌國際創意農業論壇上的發言
尊敬的各位上司,各位嘉賓,各位創意農業界朋友,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非常高興參加第一屆博鳌國際創意農業論壇。
熱烈祝賀2023第一屆博鳌國際創意農業論壇的成功召開!“博鳌國際創意農業論壇”以“發展養心養美創意農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宗旨,以“強農興農、推進鄉村振興、服務鄉村建設、促進鄉村繁榮,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創意農業力量”為使命,聚焦國際農業熱點、全面研判形勢、分享真知灼見,同時緊抓農業強國建設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契機,推動創意農業與鄉村旅遊、一村一品、休閑農業國際學術交流,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促進海南創意農業與國内外創意農業優勢互補、共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别是各位專家學者精彩的發言、精辟的觀點讓我深受啟發。
值此第一屆博鳌國際創意農業論壇學術交流月舉行之際,我以書面方式與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一,農業高品質發展的内涵
改善農業生态環境,推廣農業綠色生産方式;以農業科技為支撐,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産率;
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優化農用物資生産供給,加強農用物資使用科學指導;提升農業經營者綜合素質,注重農産品生産環節;加強農産品品質認證體系建設,打造高品質農産品品牌;進一步完善财政金融支援政策,有效提供資金保障;各級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完善上司幹部考核機制。
二,鄉村振興之産業振興
鄉村産業振興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這“三駕馬車”,以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協同拉動,方能順利啟航,順暢行進,直達目标。
(一)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作用主要展現在規劃引領、政策扶持、公益投資、公共品牌、市場“帶貨”、強化法治與行業規範等方面。一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科學務實的規劃,可以為鄉村産業振興确立正确的方向,引上成功的道路。否則,就可能起到弱化甚至摧毀的作用。政策扶持方面,要實行輕稅薄費的稅賦政策,權屬明确的土地使用政策,誰投資、誰受益的利益配置設定政策,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
政府作為公益性投資的主體,宜發揮引導效應,将公益性投資運作機制與盈利性營運成果對應起來,對于鄉村産業振興項目,采取貼息、補助等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入,鼓勵多種性質的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并保證投資主體一定的回報。
政府應緻力于強化法治,打造公平營商環境,提升當地公共品牌,為創業者、投資者和經營者提供品牌賦能。當地上司也可以為當地特色産業和産品進行市場推廣造勢,甚至直播“帶貨”。
(二)企業的作用
企業應該成為鄉村産業振興的運作主體,并有效帶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小微企業等其它市場主體。尤其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産業化的支柱、聯接農戶與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也是農副産品精深加工、系列開發、轉化增值的直接主體,具有引導技術型規模化生産的導向功能、扶持農副産品生産基地的服務功能、發展精深加工綜合利用的增值功能、打入國内外市場的拓展功能,在鄉村産業振興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龍頭企業生産經營規模、品質和水準,決定着鄉村産業發展的規模、品質和水準。它們才具有市場開拓、風險抵禦、傳導技術、利益均衡(反哺農牧民)的能力。事實證明,抓好一個龍頭企業,可以帶動一個産業,帶領一群主體,帶富一方百姓,是鄉村産業振興的關鍵。
(三)社會組織的作用
社會組織在鄉村産業振興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首先,作為公共平台和公益平台,社會組織是面向全世界和全社會的,可以成為與國外有關機構對接的管道。凡是有益于鄉村産業發展的資金、技術、人才、資訊、情懷、愛心等,都可以聚集在這個平台上,發揮大的效用。其次,社會組織出于保護人類生态環境的最大公心和國家發展、民族生存的最大利益,可以在部門間、企業間、機構間以及互相間發揮一些協調作用。再者,社會組織還是個合适的鼓動者。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展覽、表彰以及資助,廣泛發動和鼓勵社會各界、海内外廣大有識之士、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
三,産業振興要以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為動力
科技創新是推進鄉村振興、發展鄉村産業的動力之源。必須強調技術中試、市場中試和中試科普的組合應用,注重生态系統工程創新內建,以及新品種的篩選、培育與推廣,堅持在生态全産業鍊的各個環節普遍采用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尤其注重技術內建創新,大幅度提高全産業鍊的科技含量和最終産品的品質檔次,增強産品市場競争力,助力高品質發展。
以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推行鄉村産業的标準化生産和品牌化戰略。注重對屬地曆史文化傳統的挖掘,以“文化創意+産品品質”支撐品牌化戰略,為鄉村産業振興賦能。
圍繞鄉村産業振興的難點、痛點和重點,參照國際通行标準,制定品質标準體系和生産技術規程,逐漸形成以國際-國家-行業标準為主,社團-地方-企業标準為輔的生态種養殖、生産管理、精深加工、綠色包裝、冷鍊物流的品質标準體系,在産業鍊的各個環節配套完善操作規範。要求和鼓勵龍頭企業主動把執行産品品質标準及相應的技術和工藝要求導入農戶,帶動農戶和基地的标準化生産,創造優質産品和名牌産品,增強産品在國内和國際市場上的競争能力
四,農産品品牌化
農産品品牌化是指農産品經營者根據市場需求與當地資源特征給自己的産品設計一個富有個性化的品牌,并取得商标權,使品牌在經營過程中不斷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樹立品牌形象,擴大市場占有率,實作經營目标的一系列活動。
農産品品牌化特點介紹:
農産品品牌化有助于開拓農産品市場、提高競争力、增加農産品附加值、促進農産品生産經營的市場化,品牌持有者對農産品進行品牌化,就是要進行合理的品牌定位、建立良好的品牌名稱并采取适當的品牌營運政策。
農産品品牌化具有的特點是:
農産品品牌化行為是一個高效、準确、集約化的市場行為;農産品品牌化是基于對各類資源的整合基礎上進行的;農産品品牌化是對新經濟要素、超經濟要素的創造與整合;農産品品牌化營銷是一種全面的營銷以及農産品品牌化具有地域性。
農産品品牌化意義:
(一)農産品品牌化經營可降低農業企業産品推介成本
農業企業為生存、發展,必須考慮降低推介成本,提高推介效率。由于市場上農産品的品種繁多,競争激烈,消費者被紛繁的資訊所困擾,農業企業在市場上采取逐一介紹農産品的功能、特點、品質的做法不容易引起消費者的信任和注意。消費者陷入資訊的“爆炸式增長”,對新資訊有排斥情緒,給企業的産品推介帶來困難;推介沒有品牌的産品會使消費者難以信任或記憶淩亂的資訊。但農業企業如果采取品牌政策,用品牌将農業企業和産品資訊“打包”呈現給消費者,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降低農業企業推介成本、增加銷售的目的。
(二)農産品品牌化經營可促進農業企業利潤增長
農産品品牌可以克服農産品市場的逆選擇現象,有利于促進農業企業利潤的增長。随着經濟發展和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對優質農産品的需求旺盛,隻是苦于不能分辨農産品品質的優劣,而不敢購買生産者自己宣傳優質農産品。如果有一個制度保證農産品生産者供給的是優質農産品,消費者将會毫不猶豫地購買此産品。
“品牌”作為一個制度被長期受益的生産者所遵守,消費者就可以放心購買那些自己信得過的品牌農産品。由于品牌農産品受到育種、栽培、養殖等農業技術水準及生産土壤、水質等自然條件的限制,品牌農産品的種植面積、養殖數量都不能夠滿足所有消費者對品牌農産品的需求,品牌農産品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态。品牌農産品的價格一定高于均衡價格,也就會産生生産者剩餘。供不應求狀态越明顯,生産者剩餘将會越多,企業利潤越大。是以,品牌在解決農産品市場逆選擇的同時,将直接增加消費者的有效需求,促進企業利潤的增長。
(三)農産品品牌化經營促進農業企業可持續增長
農業企業建設品牌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建設品牌,發揮品牌價值的功能,使農業企業可持續增長。“品牌”建設成功與否決定企業增長是否永續。品牌決定消費者選擇行為,消費者選擇行為的依據是産品的利益點。
五,農産品标準化
全國經濟作物高品質發展暨種植業“三品一标”提升行動,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大食物觀,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深入分析新形勢新要求,找準着力點主攻點,加快推進經濟作物、特色産業高品質發展,以實際行動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推進經濟作物高品質發展是貫徹大食物觀、适應人民群衆食物結構變化趨勢、促進農民增收緻富的需要,也是目前破解耕地等資源限制、統籌糧經發展、提升經作産業品質效益和競争力的有效途徑。
各地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抓住機遇、加大力度,加快促進經作産業轉型更新、提質增效。
對标高品質發展要求,大陸經濟作物生産還存在不少問題短闆。要堅持問題導向,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大食物觀,統籌糧經協調發展,統籌保數量、保多樣、保品質,以建構經濟作物高品質發展的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為目标,強化市場導向和創新驅動,推行适區适種、綠色标準化機械化生産,發展适度規模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着力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走規模适度、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模式先進、環境友好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要加強上司、強化協作,上下關聯、多措并舉,紮實推進經濟作物産業高品質發展。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帶動。
堅持适區适種、有序發展,避免盲目引種、無序擴種。堅持不與糧争地的原則,嚴禁在永久基本農田、高标準農田上種果栽茶。
二是集聚資源力量驅動。
統籌用好産業融合發展、主體培育、品質安全等支援政策,靈活用好金融服務,積極引導社會投入,形成多元投入格局。
三是明确主攻方向推動。
以種植業“三品一标”提升行動為重點,加快高品質棉花、雙高甘蔗、特色果菜等品種選育,推進老果茶園改造,推行化肥農藥減量化綠色生産方式,打造一批示範樣闆。
四是加強産業融合拉動。
示範推廣“按圖索菜”“按圖索果”等訂單生産模式,加快推進“網際網路+”經營模式,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因地制宜發展休閑采摘等新産業新業态,實作産業興、百姓富、生态美的統一。(作者系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标準認證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肖立志MX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