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作者:耳東文史

“金庸的故事早已完結多年,還有什麼可讨論的”,不讀金庸武俠故事的人自然會有此一問,而隻要是自诩“資深金庸迷”的人一定會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

武俠故事固然都不會太深奧,畢竟作者也知道,讀者追求的不過是快意恩仇的“爽文”情節,是以大部分的情節都是通俗易懂,甚至都不需要推敲的,金庸故事自然也是如此,可金庸故事有别于其他故事的地方就在于金老會為故事留白,他會對一些重大事件一筆帶過,盡管那并不影響主線劇情,但讀者細品便會發現那些被忽略的故事也十分耐人尋味。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王重陽劇照)

比如《射雕英雄傳》中提到的第一次華山論劍就隻是被一筆帶過,如此精彩的故事,為何金庸沒有将它展開細說?其實答案或許是因為這段劇情設定存在漏洞。

一、華山二論與華山三論

讀者之是以會對第一次華山論劍産生興趣,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為這是頂尖高手對決的舞台,頂尖高手之間的碰撞,自然會擦出格外精彩的火花。

其二則是因為第二次華山論劍和第三次華山論劍的過程着實是讓人失望。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盡管到場的高手有不少,算起來一燈大師、裘千仞、周伯通、洪七公、黃藥師以及郭靖,共有六位高手到場,比當年的華山一論還多了一人,原本這應該是一場精彩的大亂鬥,可由于一燈大師将裘千仞點化,而周伯通又被瑛姑給“吓跑”了,以至于最終對決的隻有郭靖、黃藥師以及洪七公。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黃藥師劇照)

更可笑的是由于三人的關系特殊,這場戰鬥是在黃蓉制定的規則下進行,幾乎就是為了讓郭靖上位而演的一場戲,着實不痛快。

至于第三次華山論劍,那就更無趣了,盡管這一次到場的高手也同樣不少,除了後來成為新一代五絕的五人之外,還有小龍女、黃蓉兩位女俠也一度被提名,她們的實力也同樣不俗。

但這次論劍卻比華山二論更過分,直接連打都沒打,衆人是在談笑間便将五絕選出,當然,書中也有合理的解釋,畢竟衆人剛經曆了襄陽大戰,已是疲憊不堪,更有人負傷未愈,再加上群雄都是一家親,是以沒有開打也合情合理。

但無論如何,華山二論和三論的無趣難免會讓讀者對華山一論十分好奇,畢竟那可是一場長達七天七夜的對決,那次對決的過程到底是怎樣的?

二、長達七天七夜的對決

第一次華山論劍可以說是最純粹的頂尖高手對決,當年身為全真教掌教的王重陽召集了段智興、洪七公、黃藥師以及歐陽鋒四大高手彙聚華山,接着這五人便在冰天雪地之中鬥了七天七夜。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歐陽鋒劇照)

不過說來遺憾,這段劇情在書中僅僅隻是以周伯通的一句話來展現:“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于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除了這次大戰之外,金庸筆下可不見另外有高手對決鬥上了七天七夜,且不知這次戰鬥是以怎樣的規則展開,是衆人開啟了一次大亂鬥,還是東南西北四絕聯手對抗王重陽?畢竟後來東南西北四絕對于王重陽都是佩服不已,如此看來,他在對陣東南西北四絕之時,優勢應該是比較明顯的。

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劇情的設定其實是存在些許不合理之處,就因為歐陽鋒不應該能夠在這場大戰之後活下來才是。

三、不該存活的惡人

歐陽鋒是個怎樣的人?其實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他無惡不作,要不然也不會被稱為“老毒物”了,他得了這外号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他這人善于用毒,而喜歡用毒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行事風格毫無下限,隻要能夠達到目的,無論多卑鄙的事,他都能做得出。

是以歐陽鋒是死不足惜的,作為正道高手,遇上這種人,應該毫不猶豫地将他殺死,而且當時在場的五絕之中,也就隻有歐陽鋒一個算是惡人。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段智興劇照)

王重陽是全真教掌教,他曾是抗金義士,自然是一身正氣;洪七公是丐幫幫主,而丐幫向來是正道幫派,他自然也是嫉惡如仇;段智興雖然是大理人士,但從後來王重陽願意将先天功傳給他來看,他的人品自然是得到了重陽真人的認可的;餘下的黃藥師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其實他那“東邪”的外号并不準确,歐陽鋒說他與黃藥師一個邪一個毒剛好湊對,其實也是誤解了黃藥師的為人,其實他更應該用“怪”來形容,他早年間也被百姓視為“邪怪大俠”,而且從後來的劇情也能得知黃藥師其實是個正派。

是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四位正派與一位邪派湊到一起,此時最應該發生什麼劇情?毋庸置疑,四人聯手殺死歐陽鋒。

你可能要說了,那四人都是宗師級的人物,自然是不屑去圍攻歐陽鋒的,但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洪七公就展示過自己對惡人的态度。

當時裘千仞也有心論劍,可洪七公卻痛批了他一番,二人有這麼一番對話:“裘千仞罵道:‘臭叫化,你也來多事。論劍之期還沒到啊。’洪七公道:‘我是來鋤奸,誰跟你論劍?’”

第一次華山論劍那麼精彩,金庸為何不展開細說?你看劇情有何漏洞

(洪七公劇照)

此時的洪七公根本沒打算與裘千仞講什麼江湖道義,哪怕原本的華山論劍隻是點到為止,他也決心要弄死裘千仞,因為對待一個無惡不作的人,的确是沒必要講什麼江湖道義。

再從王重陽的視角來看,他之是以要奪下《九陰真經》,并不是為了修煉其中的武功,而是為了不讓它落入奸邪之人手中,以免遺禍無窮,正因為如此,他就更有理由聯合另外三絕将歐陽鋒弄死了,畢竟隻有那老毒物才有可能憑借《九陰真經》禍害武林。

是以這段劇情的确是經不起細想的,因為歐陽鋒絕不可能在與另外四絕的戰鬥中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