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作者:耳东文史

“金庸的故事早已完结多年,还有什么可讨论的”,不读金庸武侠故事的人自然会有此一问,而只要是自诩“资深金庸迷”的人一定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

武侠故事固然都不会太深奥,毕竟作者也知道,读者追求的不过是快意恩仇的“爽文”情节,所以大部分的情节都是通俗易懂,甚至都不需要推敲的,金庸故事自然也是如此,可金庸故事有别于其他故事的地方就在于金老会为故事留白,他会对一些重大事件一笔带过,尽管那并不影响主线剧情,但读者细品便会发现那些被忽略的故事也十分耐人寻味。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王重阳剧照)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提到的第一次华山论剑就只是被一笔带过,如此精彩的故事,为何金庸没有将它展开细说?其实答案或许是因为这段剧情设定存在漏洞。

一、华山二论与华山三论

读者之所以会对第一次华山论剑产生兴趣,原因有二。

其一是因为这是顶尖高手对决的舞台,顶尖高手之间的碰撞,自然会擦出格外精彩的火花。

其二则是因为第二次华山论剑和第三次华山论剑的过程着实是让人失望。

第二次华山论剑时,尽管到场的高手有不少,算起来一灯大师、裘千仞、周伯通、洪七公、黄药师以及郭靖,共有六位高手到场,比当年的华山一论还多了一人,原本这应该是一场精彩的大乱斗,可由于一灯大师将裘千仞点化,而周伯通又被瑛姑给“吓跑”了,以至于最终对决的只有郭靖、黄药师以及洪七公。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黄药师剧照)

更可笑的是由于三人的关系特殊,这场战斗是在黄蓉制定的规则下进行,几乎就是为了让郭靖上位而演的一场戏,着实不痛快。

至于第三次华山论剑,那就更无趣了,尽管这一次到场的高手也同样不少,除了后来成为新一代五绝的五人之外,还有小龙女、黄蓉两位女侠也一度被提名,她们的实力也同样不俗。

但这次论剑却比华山二论更过分,直接连打都没打,众人是在谈笑间便将五绝选出,当然,书中也有合理的解释,毕竟众人刚经历了襄阳大战,已是疲惫不堪,更有人负伤未愈,再加上群雄都是一家亲,所以没有开打也合情合理。

但无论如何,华山二论和三论的无趣难免会让读者对华山一论十分好奇,毕竟那可是一场长达七天七夜的对决,那次对决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

二、长达七天七夜的对决

第一次华山论剑可以说是最纯粹的顶尖高手对决,当年身为全真教掌教的王重阳召集了段智兴、洪七公、黄药师以及欧阳锋四大高手汇聚华山,接着这五人便在冰天雪地之中斗了七天七夜。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欧阳锋剧照)

不过说来遗憾,这段剧情在书中仅仅只是以周伯通的一句话来展现:“那时是在寒冬岁尽,华山绝顶,大雪封山。他们五人口中谈论,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终于拜服我师哥王重阳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除了这次大战之外,金庸笔下可不见另外有高手对决斗上了七天七夜,且不知这次战斗是以怎样的规则展开,是众人开启了一次大乱斗,还是东南西北四绝联手对抗王重阳?毕竟后来东南西北四绝对于王重阳都是佩服不已,如此看来,他在对阵东南西北四绝之时,优势应该是比较明显的。

但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剧情的设定其实是存在些许不合理之处,就因为欧阳锋不应该能够在这场大战之后活下来才是。

三、不该存活的恶人

欧阳锋是个怎样的人?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他无恶不作,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老毒物”了,他得了这外号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这人善于用毒,而喜欢用毒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行事风格毫无下限,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无论多卑鄙的事,他都能做得出。

所以欧阳锋是死不足惜的,作为正道高手,遇上这种人,应该毫不犹豫地将他杀死,而且当时在场的五绝之中,也就只有欧阳锋一个算是恶人。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段智兴剧照)

王重阳是全真教掌教,他曾是抗金义士,自然是一身正气;洪七公是丐帮帮主,而丐帮向来是正道帮派,他自然也是嫉恶如仇;段智兴虽然是大理人士,但从后来王重阳愿意将先天功传给他来看,他的人品自然是得到了重阳真人的认可的;余下的黄药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其实他那“东邪”的外号并不准确,欧阳锋说他与黄药师一个邪一个毒刚好凑对,其实也是误解了黄药师的为人,其实他更应该用“怪”来形容,他早年间也被百姓视为“邪怪大侠”,而且从后来的剧情也能得知黄药师其实是个正派。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四位正派与一位邪派凑到一起,此时最应该发生什么剧情?毋庸置疑,四人联手杀死欧阳锋。

你可能要说了,那四人都是宗师级的人物,自然是不屑去围攻欧阳锋的,但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时,洪七公就展示过自己对恶人的态度。

当时裘千仞也有心论剑,可洪七公却痛批了他一番,二人有这么一番对话:“裘千仞骂道:‘臭叫化,你也来多事。论剑之期还没到啊。’洪七公道:‘我是来锄奸,谁跟你论剑?’”

第一次华山论剑那么精彩,金庸为何不展开细说?你看剧情有何漏洞

(洪七公剧照)

此时的洪七公根本没打算与裘千仞讲什么江湖道义,哪怕原本的华山论剑只是点到为止,他也决心要弄死裘千仞,因为对待一个无恶不作的人,的确是没必要讲什么江湖道义。

再从王重阳的视角来看,他之所以要夺下《九阴真经》,并不是为了修炼其中的武功,而是为了不让它落入奸邪之人手中,以免遗祸无穷,正因为如此,他就更有理由联合另外三绝将欧阳锋弄死了,毕竟只有那老毒物才有可能凭借《九阴真经》祸害武林。

所以这段剧情的确是经不起细想的,因为欧阳锋绝不可能在与另外四绝的战斗中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