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強壯魚複原圖。(引自Xu,2019)
羅平強壯魚
(Robustichthys luopingensis)
■分類位置:輻鳍魚次亞綱-新鳍魚類-全骨魚類-近鲱形類-預言魚目-強壯魚屬
■化石産地: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
■層位和時代:中三疊世安尼期關嶺組二段
■命名人和命名時代:徐光輝,趙麗君,邁克爾·科茨;2014年
羅平強壯魚化石。(引自Xu,2019)
地球自其誕生以來就從未停止過滄桑變換,生物的出現更是為這種奇妙曆程添上了缤紛的色彩。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生命長卷上,魚類可謂是描繪了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正是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水中生靈,曆經千難萬險,演化出有力的下颌、完善的鼻孔和結實的四肢,最終将脊椎動物帶上了陸地。這些“勞苦功高”的魚類先祖們,如今就以化石的模樣沉睡在有着“魚的故鄉”和“古魚王國”之稱的雲南省曲靖市。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人公,正是近年來在這裡被人們“喚醒”的一個“大家夥”——羅平強壯魚。
名副其實的大塊頭
羅平強壯魚的名字取得是恰如其分。其拉丁屬名中的“robust”表示體形碩大、富有力量的意思,是以其中文屬名被翻譯為“強壯魚”。它的全長(從頭到尾的長度)可達40厘米,用肉眼就可以分辨出化石上的許多結構。雖然長40厘米甚至更大的魚在今天都是屢見不鮮的,但放在三疊紀的華南地區,那說是龐然大物也不為過。
讓我們看看羅平強壯魚的“親戚”們都是什麼樣的體型吧。同樣産自華南三疊紀地層的奇異盤縣魚和興義亞洲鱗齒魚,平均全長約為20厘米;而貴州中華真颌魚和三疊複興魚就更小了,平均全長僅有約7.5厘米。這樣比較下來不難發現,羅平強壯魚真是當之無愧的大塊頭。實際上,羅平強壯魚是目前世界範圍内中三疊世地層中發現的最大的全骨魚類屬種,可謂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大魚了。
這樣一條令人矚目的魚,在聚光燈背後也有着自己的小困擾——很長時間以來,它都不清楚自己的兄弟姐妹是誰。這就需要科學家們來幫它了。
究竟是誰家的娃
羅平強壯魚首次被報道于2014年,那時僅有8件儲存不甚完好的标本。由于很多骨骼學特征沒有明确,科學家們在為它分門别類時産生了分歧。
在讨論過程中,人們把焦點放在了“它屬于近鲱形類還是鉸齒魚類”的問題上。近鲱形類和鉸齒魚類是全骨魚類下屬的兩個分類群,它們在親緣關系上很近,但仍有許多形态上的不同。例如,主張将羅平強壯魚歸于鉸齒魚類的人認為它缺少“下颌雙關節”(即方骨和續骨的關節突,以及下颌骨上對應的關節窩)結構,這一結構是區分近鲱形類和鉸齒魚類的重要證據。
其實,某個物種由于化石材料稀少而難以被分類是古生物研究中的常事。我們往往隻需要等待更多化石出土,棘手的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果不其然,羅平強壯魚的“兩家之争”在2019年有了結果。幾年的時間裡,又有9件标本陸續被發掘、研究。依靠完好的新标本,科學家補全了羅平強壯魚一些模糊的特征,“下颌雙關節”結構也在新的個體中被發現。
至此,我們總算搞清楚了羅平強壯魚的“血親”都是哪些魚,羅平強壯魚也正式地加入了“近鲱形類”這一有着傳奇色彩的大家庭。
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1号化石采掘點。 毛虹 攝
不僅個頭大,“輩分”也大
之是以說近鲱形類有傳奇色彩,是因為這個類群仍然有現生的物種存在,它就是弓鳍魚。這種魚類最早的化石記錄可以追溯到侏羅紀,它們至今還活躍在北美洲的河流中,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而羅平強壯魚和弓鳍魚的親緣關系非常近,他們分别屬于近鲱形類下屬的預言魚目和弓鳍魚目。
預言魚目不像弓鳍魚目那麼幸運,它的成員均已滅絕。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預言魚目的化石分布;大陸的華南地區目前也發現了4種預言魚目魚類:興義亞洲鱗齒魚、奇異盤縣魚、三疊複興魚和羅平強壯魚。羅平強壯魚在預言魚目中的分類地位靠近基幹,是一位古老的成員。這是科學家基于其較少的進步特征,通過系統發育分析得出的結果。看來,後來者們若是見了它,都要叫一聲“老祖宗”的。
劫後餘生的啟示
地球在進入顯生宙後,共發生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二疊紀末的大滅絕事件,就是其中破壞力最強的。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浩劫中,約90%的海洋生物和約75%的陸地生物沒能經受住災難的重壓,相繼滅絕。但是幸存者們頑強地将生命傳承了下去。
在自然條件相對友好的中三疊世,生命有了難得的平靜發展時間,芸芸衆生都肩負着複興地球生物圈的使命。羅平強壯魚就身處在這樣的大環境裡,作為一個“引路人”,為日後的同類們尋找着生存的答案。它的化石讓我們得以窺見地球生态系統是如何從慘烈的犧牲中逐漸複蘇的。
此外,科學家們認為,羅平強壯魚在曲靖市的發現意味着預言魚目這一類群的存續下限從晚侏羅世擴大到了中三疊世,即預言魚目的出現時間向前推進了9000萬年;地理分布範圍則進一步擴大到了亞洲。這一點也佐證了人們對這一時期古特提斯洋東西兩岸的物種存在交流的猜想。
一塊魚化石中竟能蘊藏如此豐富的意義,想必這會讓很多人驚歎不已。科學家們堅持不懈地探索自然、解讀自然,不僅向我們呈現了與化石一同深埋的生物演化曆程,也诠釋了目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價值。如今的曲靖市,正緻力于保護魚類化石資源、推進魚類化石科普工作,講好“古魚故事”。相信在不遠的将來、在衆人的共同努力下,“魚的故鄉”一定會為世界帶來更為驚豔的生命史詩。
馮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