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作者:幡然回顧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引言: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存留至今的古國,它對于周邊國家的影響自古有之,以中國為中心向四周國家擴散文明火種,使得整個東亞文明總是有種同根同源的感覺。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而作為東亞文化圈中較為璀璨的一顆明星,日本的文化可以說有着更多中國文化的影子。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或許知道,在日本有着一個獨特的姓氏,那就是“秦氏”。

這個姓氏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在中國和日本都流傳已久的傳說,那就是秦始皇命徐福東渡,前往蓬萊仙島尋求長生不老仙藥。

這故事雖然看似荒誕不經,但許多人仍願意相信,日本的起源或許就是來源于此,甚至還曾有日本學者主動提出,他們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徐福本人。

這雖然隻是假設,不過秦氏或許真的與我們曆史中的秦朝有關。

一、“秦人”的傳說演變

在中國有着非常多關于蓬萊仙島的傳說,而這些傳說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秦始皇讓徐福帶上千童男童女東渡蓬萊,尋找長生不死的仙藥。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而這個故事也在司馬遷史記中的秦始皇本紀中就有所記載。

“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以上便是秦始皇本紀中對于徐福出海求藥的描述,後來五代十國時期一位叫做義楚的和尚曾做出了後世許多人都信服的假說。

日本國亦名倭國,東海中.秦時,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國也.今人物一如長安.……又東北千餘裡有山,名富山,亦名蓬萊,其山峻,三面是海,一朵上聳,頂有火煙,日中上有諸寶流下,夜則卻上,常聞音樂.徐福止此,謂蓬萊,至今子孫皆曰秦氏。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随着這一假說出現,就有不少學者相繼追捧,就比如北宋年間著名的大儒歐陽修就曾表示過對這一假說的信服。

之後到了明朝洪武年間,也曾有日本的和尚空海向明太祖朱元璋提到過日本的一座徐福祠。

後來清朝,民國,都曾有人對這一假說進行研究,并提出了肯定的答案,然而時至今日,這個傳說依舊還有許多人表示相信。

但随着我們對曆史的不斷研究和了解,徐福究竟是不是去了日本,便開始衆說紛纭起來。

有的人說,徐福并未出海而是向東北方進入了北韓半島避世,也有人說徐福出海後奇迹般地抵達了美洲大陸。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二、“秦人”究竟如何抵達日本

如果徐福東渡,帶着童男童女們抵達日本的事情,終究隻是傳說,且沒有定論的話,那麼日本的秦氏是否也是由傳說杜撰而來的。

這一點卻并非如此,在日本單秦氏一族便有許多的分支,日本著名的聖德太子座下就有秦河勝這麼一個寵臣,早期更是有雄略天皇的秦酒公(太秦公)專門負責管理秦人。

并且在日本彌生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秦人的蹤迹,他們給日本帶去了農耕、養蠶、織造、制陶、冶煉、鍛造、建築等多種先進的技術經驗,同時也奠定了日本偏中華的文化風格。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那麼這些秦人究竟是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抵達的日本。這裡可以将目光投向日本曆史中對于這一段曆史的記載。

雖然略顯粗略和神奇,但終究是可以給現代人提供一個新的思路。秦人在日本的曆史記錄中,并非來自中原,而是從北韓半島遷移至日本的。

那時秦人的首領被稱之為弓月君,他帶領着一百二十個縣的“秦人”從北韓半島百濟出發,在日本當時天皇的接應下抵達并歸附于日本。

而這些人又是從何而來,是否是我中原之民,又或者是北韓本地人,三國志,魏書中提起過,天下叛秦,燕、齊、趙民避地北韓數萬口。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從這一句中可以有一個大緻的判斷,在秦朝建立時,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且常有戰亂之禍,動辄死傷便是一城一地,成百上千人。

為了避禍,躲開戰亂和死亡,一些人選擇了離開自己的家鄉,他們帶着親人朋友離開故土,抵達了北韓半島這個秦軍鐵蹄無法到達的地方。

這樣也就更好地解釋了為什麼這些人,可以将一些實用的技術帶去當時的日本,因為避禍的人,要經曆長途跋涉。

那麼在路途中能活下來的人,擁有一定技術手段,有糊口能力的人一定會占大多數。而這些流民和那位移居日本的弓月君終歸是有些關系的。

而證明這一點的便是考古工作者們,在百濟和日本都曾挖掘出大量屬于燕、趙、齊三國工藝手法所鍛造而出的銅制器具和武器。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由此也可以證明《三國志》《魏書》中所述内容的真實性,且在日本發掘出這些物件,也代表了那些流亡者中,有一部分人也前往了日本定居。

在那個時代前往日本的大批流民,除了存疑的徐福外,就隻有從百濟出發的弓月君了。

也是有了這些證據,我們可以确認在日本早期的彌生時代,秦人便已經存在于日本,并且給日本後世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技術基礎。

之後在嵯峨天皇的指令下,日本修著了《新撰姓氏錄》其中就提到了秦氏,并稱其為秦始皇的後裔。

隻是這個說法在學者中并沒有得到承認,并認為其中謬誤甚大,但大家認可的是,秦氏的祖先是中原人這一點。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三、“秦人”對于日本文化的影響

如果要提起“秦人”究竟給日本的文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就必須要提及秦人究竟給日本帶去了什麼,之前我們提過秦人帶去的技術,其中冶煉、鍛造、建築,算是中原文化對于日本帶去的最大沖擊。

首先便是冶煉、鍛造,其實這兩項技術可以籠統地歸于一類。

衆所周知人類文明的發展,工具的作用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項,而先進的冶煉技術,更是一件工具是否堪用,是否耐用的關鍵所在。

而經曆過戰國時代洗禮的中原文化,對于冶煉的技術發展已經遠超于當時的日本,說是我們幫助日大學技省下了數十年發展時間也并不為過。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其次便是“秦人”在建築風格上對于日本地影響,而這一項影響則是一直被沿用至今。去過日本旅遊或者了解過日本文化的人,可能會對日本的大型寺廟有所了解。

大家不知道的可能是在日本的曆史上,這樣的大型建築,都是在弓月君帶領這“秦人”來到日本之後,他們才有了這樣的建築風格。

相比之下可以回望我們自己,中國曆史上最為著名的兩個工程奇迹,長城和秦始皇陵,都是出自秦始皇當政時期。

可以說當時的始皇帝非常喜歡浩大的建築工程,這已經足以影響到當時的群眾和工匠了。

事實也證明“秦人”東渡日本之後,那時的日本便開始了對于秦朝浩大工程的模仿,就比如秦河勝為當時天皇建造的著名寺院,蜂岡寺(廣隆寺)。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又比如奈良時期被建造的長岡京,這便是由藤原種繼在“秦人”的協助下建造而成的。

後來遷都于平安京時初代造宮使藤原小黑麻呂的妻子就是秦島麻呂之女。而秦島這個姓便是秦氏一族的分支之一。

諸如此類的例子比比皆是,日本的高大建築背後也總有着“秦人”的影子存在。

當然提起建築,許多人可能還是會感覺到陌生,那麼日本的稻荷神信仰,相信許多人就會感覺熟悉多了,稻荷神的信仰初始時,就是全體“秦人”的信仰。

因為“秦人”在日本舉足輕重的地位,加上有着一定先驅者形象,稻荷神的信仰才逐漸被所有的日本人接受。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漸漸地随着日本工商業的發展,這位曾經的農業之神,也可開始并定義成為工商業神、房屋守護之神。

而稻荷神的信仰也從最開始的農村,逐漸進入了城市,成為了不少武士階級,乃至更上層階級的信仰。

也是在秦人多方位的影響下,日本的文化才有了現在的樣子。

結語:

“秦人”對于日本文化的影響已經悉數說得差不多了,但剛剛接觸到“秦人”或秦氏這個說法的人,可能還是會覺得陌生。

我們熟悉的日本姓氏有許多,但很少有我們得知的姓氏中有秦氏的影子。就我們知道的比如日本戰國時期的織田、朝倉、三好、德川、豐臣等等姓氏。

日本的祖宗或許是中國人,日本“秦人”的形成和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但這其中并沒有發現帶有秦字的姓氏,實際上許多的“秦人”随着不斷的通婚,以及時代變遷,他們的姓氏,就顯得沒有那麼的明顯。

而那些自稱為“秦人”後代的日本家族,他們的姓氏一定會有你熟悉的存在,就比如島津氏、長宗我部氏、羽田氏、波多氏、三林氏、長岡氏等等。

故此日本“秦人”之是以抵達日本,并定居在那裡的猜測,從徐福東渡到弓月君投奔。這樣的故事和傳說,相信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僅是一家之言,看看就好。

參考文獻:

《試論古代中國人移居北韓半島與日本“秦人”的形成》

《史記》

《秦史》

《新撰姓氏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