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外媒一直認為,“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華為遏制住了”,殊不知,華為從來沒有停止住奮進的腳步,反而越戰越勇。在歐盟釋出的《2022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上,華為以190億歐元,約1400億人民币的研發投入,排在了第四位。要知道,在2021年,華為還排在第43位,一年時間就有了如此大的提升,甚至将老牌競争對手蘋果抛在了身後。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01注重研發,大舉授權5G專利

華為擁有強大的科技研發實力,2021年,華為的研發人員有10.7萬名,約占公司總人數的54.8%,研發費用支出為1427億元,約占年收入的22.4%。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人民币8450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華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權專利4.5萬餘組(超11萬件),90%以上專利為發明專利。華為在中國國家知識産權局和歐洲專利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均排名第一,在美國專利商标局2021年度專利授權量位居第五。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華為是全球5G的上司者,在過去五年裡,全球已經有大量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和5G的專利授權。同時,在汽車領域目前每年約有8萬輛汽車得到華為4G和5G專利許可。

此前華為的專利費收取的非常低,有些合作好的夥伴甚至不收取專利費,直到華為手機被美國打壓後,華為才加強了對5G專利的管理,一方面擴大授權範圍,另一方面也通過專利授權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彌補了部分因美國制裁而損失的收入。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去年,華為簽訂了超過20個新增或續簽的許可協定,覆寫了智能手機、智能車、網絡、IoT等領域,合作對象包括OPPO、三星、奔馳、奧迪、保時捷、諾基亞等海内外知名企業。

據華為美國首席知識産權法律顧問史蒂文·蓋斯勒透露,在截至2021年的過去三年中,華為全球專利授權收入約為12億美元(約合83.88億元人民币),相當于每年都有數億美元的收入。在2022年,華為獲得的專利收入連續第二年超過其支付給其他公司的專利費用。

近年來,華為在國際市場上遭受了不少打擊,但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優勢卻并未被此埋沒。任正非之是以下大力度投入研發,因為他明白,隻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全産業中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02研發晶片,解決卡脖子難題

美國多次修改晶片規則後,限制了企業在中高端領域與國内的合作,ASML也不再将技術裝置售往中國。華為為了解決困境,宣布進行晶片全産業鍊技術的研發,并成立了哈勃投資,專門幫助國内有潛力的晶片産業鍊企業,打造自主化生産線。

此前,為了繞開美國,華為實作了雙芯疊加技術,通過兩個晶片的疊加以低端的制程,實作高端的性能。将兩片14nm技術疊加在一起實作7nm晶片的水準,也是繞道光刻機實作的技術性突破。

全球半導體企業巨頭ASML曾表示,将光刻機制造的圖紙放在中國面前,中國也制造不出來。因為晶片制造的三個環節中制造是個大難題,我們要想在晶片領域的技術上有所突破,光刻機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台光刻機,光是零件就超過了10萬個,并且這些細碎的零件來源于全球多個國家技術的集合。大陸現在最高端的光刻機也僅能達到90nm,按照現在智能産品的需求很難滿足。但如果不突破光刻機難題,就意味着未來在晶片發展上始終會受制于美國。

根據國家知識産權局公布的一則消息顯示,華為新申請了一項可以解決相關光因形成固定的幹涉圖樣而無法勻光的問題的專利,被稱為“反射鏡、光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與光刻機技術非常相關。

這已經不是華為第一次對光刻機相關技術進行突破,早在2016年華為就曾申請過一項有關光刻機的專利項目,“一種光刻裝置和光刻系統”。以華為的研發實力,稍加時間,相信華為一定會實作光刻機領域的突破。

03全産業鍊布局,火的不止5G

華為深知未雨綢缪的重要性,在手機領域碰壁之後,任正非就已開始了全方位産業鍊布局,相繼成立了智慧港口、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等軍團。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如今的華為,在5G、手機、智能光伏、智慧港等業務方面也達到了行業的領先水準。除此之外,還全面擴張作業系統、智能汽車等新業務領域。

在作業系統領域,自研了鴻蒙和歐拉兩款作業系統,打造了具有幾百萬行代碼的自研底層架構;在智能汽車方面,拿出了幾十億美元部署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雷射雷達和車載智慧屏産品,為車企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5G領域的絕對話語權是華為的底氣,在多領域業務布局展開後,華為也恢複了相應的營收能力。

公司寶|超越蘋果,得到歐盟認可,華為憑借研發實力逆風翻盤!

餘承東曾表态:“華為将會在2023年王者歸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憑借在關鍵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已經突破了陰霾,迎來了全新發展。華為以自身的經曆向衆多發展中的企業證明,隻有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核心競争力,才能保證企業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

01

企業申請專利的好處

專利共分為三類:

1、外觀設計。即對産品的整體或者局部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且适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2、實用新型。即對産品的形狀、構造等提出的适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3、發明專利。即對産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申請專利的好處

專利擁有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業的創新實力,企業申請專利并獲得專利權後,既可以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同時也可用于質押貸款等。總結下來,專利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搶占市場:專利權是依法受到法律保護的,專利有“在先申請原則”,搶占市場,就需要先人一步申請專利;

2、防止抄襲:專利擁有獨占性、區域性、時間性等特點,如有公司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達到盈利目的,則屬于侵權行為;

3、提高企業形象:企業的産品榮獲國家專利權,在宣傳的時候可以挺直腰闆,不僅是對企業形象的增強,更是對企業研發實力的認可,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信賴;

4、避免專利訴訟糾紛:企業要提高知識産權保護意識,及時申請專利,可避免不必要的訴訟糾紛;

5、企業擁有專利可以申請認定成為高新企業:知識産權是認定高企的必要門檻,高新技術企業不僅是一種榮譽,更可以獲得數額不小的政府獎勵資金,還可以獲得所得稅減免的優惠政策;

6、企業可以用專利獲得政府貼息貸款:以知識産權進行無形資産增資,企業需要融資、需要貸款,擁有一定價值的專利可以助一臂之力;

7、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産品容易宣傳推廣、有利于市場拓展、有利于在市場競争中取勝、容易找到風險投資,容易在國内和國外上市,有利于企業發展。

02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

華為布局的智能制造、光伏、晶片等産業,均屬于高新技術企業申報一級領域的八大行業(電子資訊、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高新技術企業在大陸經濟發展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長期以來受到國家高度支援,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可獲得企業所得稅減免,可獲得30-200萬不等的政策獎補(具體獎勵需參考當地政策),還可以擷取研發投入補助、政府采購招投标、上市融資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同時對于企業的品牌提升大有助益。

有關專利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等問題,歡迎與您的專屬首席企業服務官聯系公司寶将為您量身訂制解決方案。

本文轉自公司寶公衆号,了解更多企服項目資訊内容,大家可以關注公司寶(www.gongsibao.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