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荨麻疹診療指南(2022版)

作者:中華醫學期刊網

本文來源:中華皮膚科雜志, 2022,55(12) : 1041-1049.

荨麻疹是一種以風團和瘙癢為主要表現的常見免疫相關性皮膚病。由于部分病例存在病情遷延反複、臨床療效不佳等特點,如何對荨麻疹開展科學、合理、安全的診治始終備受關注。近年來,世界多個國家和機構分别制定頒布了各自的荨麻疹診療指南或共識,大陸也在2014年和2018年釋出過《中國荨麻疹診療指南》。但随着最新研究進展及治療藥物的出現,以及指南制定理念和方法的更新,大陸原有的荨麻疹診療指南需要進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鑒于此,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荨麻疹研究中心拟對現有指南的内容和形式分别進行補充和優化。本指南在2018版中國荨麻疹診療指南的基礎上,通過搜集近4年内的高品質文獻和臨床循證證據,根據大陸臨床實際,首次結合問答形式,經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荨麻疹研究中心的幾十位專家多次篩選、讨論、表決而制定,适用于中國成人及兒童荨麻疹患者,有望作為更為全面、規範和權威的臨床決策依據,供廣大醫療機構及醫務工作者參考使用。

一、定義及概述

荨麻疹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團伴瘙癢,約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腫。慢性荨麻疹是指風團每天發作或間歇發作,持續時間>6周。荨麻疹是常見皮膚病,在大陸荨麻疹的患病率約為0.7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二、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或誘因較為複雜,依據來源不同通常分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如實體因素(摩擦、壓力、溫度、日曬等)、食物(魚蝦和禽蛋等動物蛋白類、蔬果類以及酒、飲料等)及食品添加劑、吸入物(植物花粉、塵螨、動物皮毛等)、藥物(免疫介導的如青黴素、磺胺類、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等,非免疫介導的如嗎啡、可待因、阿司匹林等)、植入物(人工關節、吻合器、心髒瓣膜、骨科用鋼闆或鋼釘及節育器等);内源性因素包括慢性隐匿性感染(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感染)等引起的自身發炎反應、勞累或精神緊張、自身免疫反應等。與急性荨麻疹相比,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或誘因通常更難以明确。

三、發病機制

肥大細胞是荨麻疹發病過程中關鍵的效應細胞,可通過免疫和非免疫機制誘導活化。其中,變應原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與其高親和力受體(FcεRI)結合并激活肥大細胞的Ⅰ型變态反應是引起荨麻疹發生的重要免疫機制。除此之外,與荨麻疹發病相關的免疫機制還包括Ⅰ型及Ⅱb型自身免疫反應,Ⅰ型自身免疫的特征在于存在多種自身抗原,如甲狀腺過氧化物酶(thyroid peroxidase)可和IgE自身抗體交聯;Ⅱb型自身免疫的特征是存在針對IgE或FcεRI的IgG自身抗體,上述兩類自身免疫機制都可引起肥大細胞活化脫顆粒。非免疫機制則包括直接由肥大細胞釋放劑或食物中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的假變應原反應,或非甾體抗炎藥改變花生四烯酸代謝等。肥大細胞脫顆粒導緻組胺、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interlukin,IL)-2、3、5、13以及白三烯C4、D4和E4等多種發炎因子産生,進而影響荨麻疹發生、發展、預後和治療反應。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B細胞和T細胞的參與使荨麻疹的發炎反應更為複雜,而非組胺依賴性發炎反應是抗組胺藥治療抵抗的基礎。近年來還發現,2型發炎也與慢性自發性荨麻疹發病有關,輔助性T細胞2(Th2)及其相關細胞因子可能在其中發揮一定作用。此外,維生素D水準不足或缺乏、凝血系統異常激活也被認為參與荨麻疹發病。少數荨麻疹患者肥大細胞活化的機制并不清楚,甚至其發病可能不依賴肥大細胞。

四、臨床表現及分類

問題1:除風團外,是否應同時關注血管性水腫的存在?

除風團外,約20%的荨麻疹患者伴發血管性水腫,表現為突然發生的、位于皮膚深層或黏膜部位的水腫,多見于皮膚較為松弛的部位,如眼睑、口唇及外陰等,常有刺麻、燒灼或脹痛感,消退時間一般較久(可達72 h甚至更久)。血管性水腫的存在往往預示荨麻疹病情較重、病程較長,但目前臨床對其重視程度相對不足,是以推薦臨床上應同時關注是否存在血管性水腫。

問題2:如何對荨麻疹進行分類?

荨麻疹因病程和發病誘因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和特點,對應的診療方法亦存在一定差異,為更加科學規範地開展疾病管理,臨床上推薦對荨麻疹進行分類。

建議根據誘發因素将荨麻疹分為自發性荨麻疹(無明确的誘發因素)和誘導性荨麻疹(有明确的誘發因素),前者可根據病程分為急性自發性荨麻疹(病程≤ 6周)和慢性自發性荨麻疹(病程> 6周),後者可根據發病是否與實體因素有關,分為實體性和非實體性荨麻疹,詳見表1。同一患者可共同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荨麻疹,如慢性自發性荨麻疹合并人工荨麻疹。

表1 荨麻疹的分類及定義

類型 定義
自發性荨麻疹
急性自發性荨麻疹 自發性風團和/或血管性水腫發作≤ 6周
慢性自發性荨麻疹 自發性風團和/或血管性水腫發作>6周
誘導性荨麻疹
實體性
人工荨麻疹(皮膚劃痕症) 機械性切力後1 ~ 5 min内局部形成條狀風團
冷接觸性荨麻疹 遇到冷的物體(包括液體、空氣等),在接觸部位形成風團
熱接觸性荨麻疹 皮膚局部受熱後形成風團
延遲壓力性荨麻疹 垂直受壓後30 min至24 h局部形成紅斑樣深在性水腫,可持續數天
日光性荨麻疹 暴露于紫外線或可見光後誘發風團
振動性血管性水腫 皮膚被振動刺激後數分鐘出現局部紅斑和水腫
非實體性
膽堿能性荨麻疹 皮膚受産熱刺激如運動、攝入辛辣食物或情緒激動時發生直徑2 ~ 3 mm的風團,周邊有紅暈
水源性荨麻疹 接觸水後誘發風團
接觸性荨麻疹 皮膚接觸一定物質後誘發瘙癢、紅斑或風團

五、診斷與鑒别診斷

問題3:臨床上如何診斷荨麻疹?

荨麻疹通常可根據典型的風團伴瘙癢和/或血管性水腫的症狀診斷,但需注意和其他表現為風團的疾病相鑒别。此外,小部分荨麻疹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狀,臨床上應予以重視并及時處理。在診斷或随訪慢性荨麻疹時,可根據病情采集包括可疑誘發因素、病程、發作頻率、用藥史、個人既往史等在内的病史資訊并完成視診、觸診等皮膚科專科檢查。必要時采用實驗室檢查等進一步明确。

問題4:急性荨麻疹應進行哪些實驗室檢查?

急性荨麻疹通常有自限性,除需根據病史和相關臨床表現針對性尋找誘因或病因(比如可通過檢查血正常初步了解發病是否與感染相關)以外,一般不推薦采用實驗室檢查診斷。若急性荨麻疹發作期間合并如腹痛腹瀉、胸悶氣促、休克等消化、呼吸、循環系統症狀時,或在其他必要情況下,可根據臨床實際,對症酌情選擇實驗室檢測名額,如血正常、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糞隐血、血/尿澱粉酶、D-二聚體等,必要時可進一步完善影像學檢查,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以避免出現漏診、誤診及其他不良後果。

問題5: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應進行哪些實驗室檢查?

對遷延不愈者或病情未控制的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患者,可基于病史和症狀體征,在必要時選擇性開展實驗室檢查,如血正常、C反應蛋白和/或紅細胞沉降率、總IgE、D-二聚體、抗核抗體、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IgG抗體、抗甲狀腺球蛋白IgG抗體、維生素D、變應原篩查、幽門螺杆菌感染檢測、自體血清皮膚試驗及其他必要的相關檢查,以盡量找出可能的緻病因素。

其中,IgE介導的變應原篩查可提示機體對特定吸入物及食物等因素的敏感性,其結果對明确荨麻疹發病誘因有一定參考價值,但對多數慢性荨麻疹發病誘因的提示作用較為有限,故可對懷疑存在緻敏物質或确需明确發病誘因的荨麻疹患者酌情開展。解讀結果時需要通過詳細詢問病史,根據患者暴露于所檢測的過敏原前後的症狀變化等臨床特點綜合判斷,以明确陽性結果與症狀的相關性。

問題6:如何診斷誘導性荨麻疹?應進行哪些實驗室檢查?

推薦使用激發或門檻值試驗來診斷誘導性荨麻疹,可根據誘因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若誘因得以明确,可無需開展其他實驗室檢查。誘導性荨麻疹推薦開展的診斷試驗見表2。

表2 部分誘導性荨麻疹的診斷方法及特殊治療

類型 診斷方法或試驗 特殊治療a
人工荨麻疹(皮膚劃痕症) 劃痕試驗:使用平滑的鈍物或專用測試器具輕劃過前臂或上背部皮膚,10 min後劃痕處出現風團及瘙癢為診斷試驗陽性,引起上述症狀的最小刺激強度即為誘發門檻值 ①減少搔抓;②聯合酮替芬1 mg每日1 ~ 2次
冷接觸性荨麻疹 冷激發試驗或冷熱臨界門檻值試驗:将塑膠膜包裹的立方冰塊靜置于前臂皮膚5 min,或将前臂皮膚置于專用溫度梯度測試器上5 min,溫度刺激結束10 min後出現風團為診斷試驗陽性,引起風團的最高溫度即為誘發門檻值 ①冷水适應性脫敏;②聯合賽庚啶2 mg每日3次;③聯合多塞平25 mg每日2次
熱接觸性荨麻疹 熱激發試驗或冷熱臨界門檻值試驗:将熱源靜置于前臂皮膚5 min,或将前臂皮膚置于溫度梯度測試器上5 min,溫度刺激結束10 min後出現風團為診斷試驗陽性,引起風團的最低溫度即為誘發門檻值 熱水适應性脫敏
延遲壓力性荨麻疹 延遲壓力試驗:肩部背負重物(7 kg,肩帶寬3 cm)或于四肢、背部垂直放置重力柱體(5 kg,直徑6.5 cm)15 min,約6 h後出現水腫性紅斑即為診斷試驗陽性。在直徑6.5 cm的受力面積上引起背部或前臂皮膚出現水腫性紅斑的最小重物品質即為誘發門檻值 ①避免過度用力或受壓;②聯合孟魯司特10 mg/d口服;③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30 ~ 40 mg/d;④氨苯砜50 mg/d口服;⑤柳氮磺吡啶2 ~ 3 g/d口服
日光性荨麻疹 光激發試驗:臀部皮膚經UVA 6 J/cm2、UVB 60 J/cm2及可見光照射,10 min後出現風團為診斷試驗陽性。通常以在UVA 2.4 ~ 6 J/cm2、UVB 24 ~ 60 J/cm2範圍内引起風團的最小紫外線能量值為誘發門檻值 ①羟氯喹0.2 g每日2次;②UVA或UVB脫敏治療
振動性血管性水腫 振動激發試驗:前臂皮膚置于渦旋振蕩器上以1 000 rpm頻率振動5 min,10 min後出現風團或血管性水腫為診斷試驗陽性 以避免振動刺激為主
膽堿能性荨麻疹 運動激發試驗:使用健身單車、跑步機等健身器具鍛煉30 min,運動期間或運動結束後10 min内出現風團為診斷試驗陽性;若出現運動激發試驗陽性,建議時隔24 h以上再行溫度激發試驗:42 ℃熱水浴,同時監測體溫,待體溫較基線上升1 ℃後計時15 min,其間或熱水浴結束後10 min内出現風團即為診斷試驗陽性 ①逐漸增加水溫和運動量;②聯合酮替芬1 mg每日1 ~ 2次

注:a适用于成人,兒童誘導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療請參考"問題24:對兒童患者,如何推薦治療方案?"中的相關内容。UVB:中波紫外線;UVA:長波紫外線

問題7:荨麻疹應與哪些疾病進行鑒别診斷?

建議對疑似荨麻疹患者,根據臨床表現、病史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鑒别診斷。

荨麻疹主要與荨麻疹性血管炎鑒别,後者通常風團持續24 h以上,可有疼痛感,皮損恢複後留有色素沉着,病理提示有白細胞破碎性血管炎樣改變。另外還需要與表現為風團或血管性水腫的其他疾病鑒别,如急性荨麻疹應與荨麻疹型藥疹、嚴重過敏反應、丘疹性荨麻疹、敗血症、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獲得性血管性水腫等鑒别;慢性荨麻疹應與血清病樣反應、大疱性類天疱瘡、肥大細胞增多症、嗜中性荨麻疹性皮病(neutrophilic urticarial dermatosis)、Schnitzler綜合征、自身發炎反應綜合征(如惡性良性腫瘤壞死因子受體相關周期性發熱綜合征、家族性地中海熱、甲戊酸激酶缺乏症等)等鑒别。上述疾病可依據相關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或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确。

問題8:對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患者是否應評估疾病活動度、影響程度及病情控制情況?

建議在初診及每次随訪時選擇合适的評估量表對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動度、影響程度及病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推薦使用7日荨麻疹活動度評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 7,UAS7)或血管性水腫活動度評分(angioedema activity score,AAS)評估并監測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動度;使用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品質評估問卷(chronic urticari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U-Q2oL)或血管性水腫患者生活品質評估問卷(angioede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E-QoL)評估并監測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影響程度;使用荨麻疹控制程度測試(urticaria control test,UCT)或血管性水腫控制程度測試(angioedema control test,AECT)評估并監測慢性自發性荨麻疹及慢性誘導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況。

UAS7主要對1周内每天發作的風團數目和瘙癢程度進行統計:風團數目分為無(0個/24 h)、輕(< 20個/24 h)、中(20 ~ 50個/24 h)、重(> 50個/24 h)4個等級,分别記為0 ~ 3分;瘙癢程度分為無(無瘙癢)、輕(有瘙癢,不明顯)、中(明顯瘙癢,但尚不影響日常生活或睡眠)、重(嚴重瘙癢,不能忍受,嚴重困擾日常生活或睡眠)4個等級,分别記為0 ~ 3分。每日評分為風團與瘙癢合計總分,範圍為0 ~ 6分。1周連續最高評分合計為42分,若周評分<7分,提示荨麻疹活動度低;若周評分>28分,則提示荨麻疹活動度高,病情嚴重。

UCT分别對荨麻疹患者在4周内出現症狀(瘙癢和皮疹)發作的頻繁程度、對生活品質影響的頻繁程度、治療藥物難以控制病情的頻繁程度以及荨麻疹總體控制情況共計4項進行統計:前3項的頻繁程度分為特别多、多、有一些、少、無5個等級,分别記為0 ~ 4分,荨麻疹總體控制情況分為完全沒有控制、稍控制、控制一般、控制較好、控制很好5個等級,分别記為0 ~ 4分;分數越高則認為荨麻疹控制越好,最高評分16分。若評分>12分,則提示病情控制較理想,若評分<12分,則提示疾病控制不佳。

問題9:對誘導性荨麻疹患者是否應評估疾病活動度、影響程度及病情控制情況?

建議有條件的醫院或機構可在誘導性荨麻疹患者初診及每次随訪時評估疾病活動度、影響程度及病情控制情況。誘導性荨麻疹可通過對應激發試驗門檻值的測定及治療前後門檻值變化對疾病活動度和病情控制情況進行評估;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參考選擇合适的評分量表(如UCT)評估疾病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程度和病情控制情況。

六、治療

問題10:荨麻疹的治療目标是否應為症狀完全控制?

我們推薦以完全控制症狀為治療目标,并考慮用藥安全性及提高生活品質等因素,權衡利弊後選擇治療方案。

問題11:如何對荨麻疹患者進行教育?

應對荨麻疹患者進行教育,加強患者對該病的認識,有利于荨麻疹的控制和預防。應告知患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本病病因不明,病情容易反複發作,部分患者病程遷延,但除極少數并發呼吸道或其他系統症狀之外,絕大多數呈良性經過。該病具有一定自限性,治療目的是控制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對患者進行宣教時,需告知患者遵醫囑規律用藥,不宜自行對藥物劑量和種類随意調整,同時應建議患者主動尋找并避免可能的病因或誘發因素:如懷疑與食物相關的荨麻疹患者,可鼓勵患者記食物日記,尋找可能的食物性誘發或加重因素并加以避免,但不必盲目忌口;臨床懷疑與感染或發炎相關且其他治療抵抗或無效的荨麻疹患者,可酌情考慮抗感染或控制發炎治療;誘導性荨麻疹患者應避免相應刺激或誘發因素。另外,情緒和精神壓力可能會加重慢性荨麻疹的症狀,故荨麻疹患者應保持心情愉悅,有助于緩解症狀。

問題12:如何治療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的治療首先應發現并去除病因,治療用藥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必要時可加量或聯合用藥。在症狀嚴重,如伴有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消化、呼吸系統症狀時,可選擇系統性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推薦潑尼松每日0.5 ~ 1 mg/kg,或相當劑量的地塞米松靜脈或肌内注射,根據症狀變化情況再酌情調整劑量和療程;對于急性荨麻疹伴休克或嚴重荨麻疹伴喉頭血管性水腫患者,可參考嚴重過敏反應,根據症狀使用糖皮質激素或腎上腺素等進行救治;必要時請相關專科會診處理。

問題13:第二代抗組胺藥是否應作為慢性荨麻疹的一線治療?

推薦使用标準劑量的第二代抗組胺藥作為慢性荨麻疹的一線治療(圖1)。常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包括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美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貝他斯汀、比拉斯汀、奧洛他定、盧帕他定等。雖然第一代抗組胺藥治療荨麻疹的療效确切,但中樞鎮靜、抗膽堿能作用等不良反應限制其臨床應用,故不作為一線選擇。

中國荨麻疹診療指南(2022版)

a指UAS7 ≥ 7或UCT < 12;b指UAS7 < 7或UCT ≥ 12;c包括二代抗組胺藥聯合其他二代或一代抗組胺藥

▲圖1 慢性荨麻疹治療流程 UAS7:7日荨麻疹活動度評分;UCT:荨麻疹控制程度測試

問題14:如何規範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慢性荨麻疹?

建議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慢性荨麻疹,足量、足療程規律用藥,而非按需用藥。慢性荨麻疹療程至少3 ~ 6個月,或更長時間。治療期間推薦以達到有效控制風團和瘙癢發作為标準,以可穩定控制症狀(UAS7 < 7或UCT ≥ 12)的最小劑量維持治療1 ~ 2周後逐漸減少劑量或延長用藥間期,直至停藥。

問題15:對于标準劑量的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無效的慢性荨麻疹是否推薦增加第二代抗組胺藥的劑量?

在使用标準劑量的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慢性荨麻疹1 ~ 2周後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推薦增加藥物劑量至最高4倍進行治療。已有研究支援比拉斯汀、依巴斯汀、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和盧帕他定等抗組胺藥根據治療需要增至最高4倍标準劑量使用,但應注意超說明書劑量使用藥物需確定患者充分知情同意,并在臨床診療中監測不良反應。考慮到持續增加藥物劑量的獲益和風險均未經過臨床驗證,故不推薦使用4倍标準劑量以上的第二代抗組胺藥。

問題16:對于标準劑量的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無效的慢性荨麻疹是否推薦更換種類或聯合應用抗組胺藥?

盡管目前對于更換種類或聯合應用抗組胺藥是否可使患者臨床獲益尚存争議,我們仍建議在标準劑量的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慢性荨麻疹無效時,考慮更換抗組胺藥種類,或聯合使用其他二代或一代抗組胺藥物,并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療效酌情調整。

問題17:對抗組胺藥無應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否推薦使用奧馬珠單抗治療?

對增加抗組胺藥劑量或更換/聯合抗組胺藥治療2 ~ 4周仍無應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推薦使用奧馬珠單抗治療,可作為三線治療的首選用藥。奧馬珠單抗可按300 mg/4周劑量使用,必要時可酌情調整劑量或治療間隔。通常在使用奧馬珠單抗3個月時進行初步評估,有助于及時調整治療政策;使用奧馬珠單抗至少6個月以上才能确定患者是否為不應答者。

問題18:對抗組胺藥及奧馬珠單抗均無應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是否推薦使用環孢素治療?

對增加抗組胺藥劑量或更換/聯合抗組胺藥治療2 ~ 4周以及對奧馬珠單抗治療均無應答或不耐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推薦酌情使用環孢素治療,每日3 ~ 5 mg/kg,分2 ~ 3次口服。有限的臨床證據顯示,患者使用環孢素治療有效後,可減至低劑量(1 ~ 1.5 mg/kg)并根據症狀控制情況維持治療6個月以上。環孢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高血壓、腎功能損害、頭痛、多毛等,盡管低劑量環孢素出現不良反應的機率較低,但仍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藥物毒性和不良事件風險。

問題19:是否推薦雷公藤制劑治療慢性荨麻疹患者?

建議謹慎推薦雷公藤制劑治療慢性荨麻疹。若患者對增加抗組胺藥劑量或更換/聯合抗組胺藥以及奧馬珠單抗治療均無應答或不耐受,或因經濟原因無法使用奧馬珠單抗,可酌情使用雷公藤制劑治療,每日1 ~ 1.5 mg/kg,分3次口服,使用時需注意對造血系統的抑制、肝毒性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應。

問題20:是否推薦系統性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荨麻疹患者?

糖皮質激素僅建議在慢性荨麻疹急性加重時短期使用,以緩解嚴重的急性症狀。慢性荨麻疹患者若需系統性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建議予潑尼松(每日0.5 ~ 1.0 mg/kg)或相當劑量的其他糖皮質激素治療,好轉後應逐漸減量,通常療程不超過2周。

問題21:難治性慢性荨麻疹有哪些其他的治療藥物或方法?

由于缺乏高品質或高推薦等級的臨床循證學證據,或僅有散在病例報道,故無法直接推薦具體藥物或方法,但可考慮對個别病例嘗試使用其他藥物及療法,在适當的臨床環境中或可使患者個體獲益。此外,近年來有許多新型的生物制劑或小分子藥物出現,如其他抗IgE生物制劑(利格珠單抗、奎珠單抗)、靶向T細胞的生物制劑(卡那單抗、度普利尤單抗)、靶向嗜酸性粒細胞的生物制劑(美泊利單抗、貝納麗珠單抗)、靶向肥大細胞的生物制劑(lirentelimab)、布魯頓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非布替尼、瑞布替尼)等,在臨床試驗中或與荨麻疹相關的研究也被發現具有一定的治療意義。此外,中醫藥治療對荨麻疹有一定療效,但需辨證施治。

問題22:如何治療誘導性荨麻疹?

基本治療原則同慢性自發性荨麻疹,應避免誘因,用藥上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效果不佳時酌情增加劑量。但部分誘導性荨麻疹對正常抗組胺藥反應較差,在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可選擇一些特殊治療方法,詳見表2。另外,奧馬珠單抗目前也已成功用于治療冷接觸性荨麻疹、延遲壓力性荨麻疹、熱接觸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及人工荨麻疹等誘導性荨麻疹。

問題23:對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如何推薦治療方案?

原則上,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應盡量避免使用抗組胺藥。但如果症狀反複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需采用抗組胺藥治療,使用前應告知患者目前無絕對安全可靠的藥物。現有用藥證據僅來自小樣本研究和荟萃分析,尚無由于懷孕期間使用第二代抗組胺藥而導緻嬰兒出生缺陷的報道,是以在權衡利弊情況下可選擇相對安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所有抗組胺藥都可經乳汁分泌,因第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嬰兒食欲降低和鎮靜等反應,故應避免使用。哺乳期也首選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另外,現有的臨床試驗也證明,孕期使用奧馬珠單抗安全,無緻畸性,可在抗組胺藥療效不佳時酌情使用。

問題24:對兒童患者,如何推薦治療方案?

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也是治療兒童荨麻疹的一線選擇,但應根據患兒年齡、體重等因素選擇合适的藥物種類、劑型和劑量。如6個月以上的患兒推薦選擇西替利嗪滴劑、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或地氯雷他定幹混懸劑;6個月以下的患兒因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原則上慎用抗組胺藥,建議首先明确并規避緻病因素,臨床上可根據實際情況和經驗對症選擇治療方案。同樣,在第二代非鎮靜類抗組胺藥正常劑量治療無效的患兒中,建議可在患者監護人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酌情按體重增加劑量或聯合使用其他抗組胺藥,但應關注鎮靜類抗組胺藥給患兒學習等帶來的影響。對于部分慢性難治性荨麻疹患兒,可在抗組胺藥療效不佳時酌情使用奧馬珠單抗。

問題25:對老年患者,如何推薦治療方案?

老年人應優先選用第二代抗組胺藥,以避免第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導緻的中樞抑制作用和抗膽堿作用,防止由此引起的跌倒風險及青光眼、排尿困難、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對于部分慢性難治性荨麻疹老年患者,可在抗組胺藥療效不佳時酌情使用奧馬珠單抗。

問題26:對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如何推薦治療方案?

對肝腎功能輕度受損的患者,通常可在加強監測的條件下推薦和普通慢性荨麻疹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案,但用藥前需充分掌握其藥理毒性,如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主要通過肝髒代謝,西替利嗪等則經由腎髒代謝。在出現肝腎功能不全時,這些藥物應酌情減量或換用其他種類抗組胺藥物,并根據肝腎受損的嚴重程度合理調整藥物的種類和劑量。

七、總結與展望

本版指南在前版基礎上做了較大程度的更新:一方面,新增了荨麻疹相關的流行病學、診斷試驗、治療藥物等内容,并對發病機制、治療流程等進行補充和修改;另一方面,首次以問答形式對荨麻疹分類、診斷及治療等臨床實踐中重點關注的内容進行細緻說明,以便讀者檢索閱讀,同時更詳細、更具針對性地展示我們的推薦意見。

在撰寫本文時,我們删改了前版指南中一些循證學證據等級較低或臨床極少應用的療法,但考慮到部分治療方法在不同地區和機構存在适用性差異,建議臨床醫師可根據患者病情和醫療資源的實際情況,在本指南推薦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個體化診療方案。

盡管荨麻疹的診療流程已日趨成熟,但對于慢性荨麻疹的發病機制、治療用藥細則、新藥研發及療效、誘導性荨麻疹的診療等問題,仍需進一步加強探索和關注。期待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進展、循證學證據和新型療法出現,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治療和預防荨麻疹。

參加本指南制定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陳善娟(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皮膚科)、陳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程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刁慶春(重慶市中醫院皮膚科)、方宇輝(延邊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韓建德(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紀超(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郝飛(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晉紅中(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金哲虎(延邊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柯丹(重慶市中醫院皮膚科)、雷鐵池(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黎靜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皮膚科)、李承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皮膚科)、李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李鄰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李巍(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栗玉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梁雲生(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皮膚科)、林有坤(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柳曦光(黑龍江省醫院皮膚科)、龍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科)、農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沈燕芸(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沈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施偉民(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宋志強(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唐慧(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王朵勤(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王惠平(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皮膚科)、王秀麗(上海市皮膚病醫院)、王再興(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肖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徐金華(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楊慧蘭(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皮膚科)、姚煦(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過敏與風濕免疫科)、袁衛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曾躍平(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張建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皮膚科)、趙梓綱(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皮膚科)、趙作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鄒穎(上海市皮膚病醫院)

執筆者 唐慧、趙作濤、姚煦、肖汀、宋志強、李捷、梁雲生、龍海、陳雪、王朵勤、郝飛、徐金華

本文編輯:顔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