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作者:小片片說大片

大家好,我是阿拉斯加人,戴着眼鏡和麥克風。

兩天前,迪士尼宣布翻拍《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并已确認推出一位西班牙裔演員來扮演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這個消息一出來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議。

受原著《綠色童話》的影響,白雪公主一直是觀衆眼中黑發白皮膚的形象。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在前幾版的真人電影中,白雪公主也是按照傳統标準選的。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但這次的演員陣容确實遠非人們的預期,即使商業能力一流,很多觀衆也不會買"炭黑公主"的賬号。

面對所有有争議的言論,演員本人回應道:"我是白雪公主,我不會為這個角色漂白皮膚。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霸道的回應不僅沒有平息争議,反而引發了網友們新一輪的争論和争吵,"黑炭公主"最終删除了這條推文。

事實上,這并不是迪士尼第一次被問及選擇的不恰當性。

兩年前,迪士尼推出了一位黑人女演員,在《小美人魚》中飾演愛麗兒公主。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雖然與白雪公主不同,愛麗兒直接将她所有種族都寫進了她的名字,而且原版也沒有說明美人魚的皮膚是黑色還是白色,但迪士尼在宣布選擇黑人演員時引起了轟動。

盡管斯諾和愛麗兒都有支援的聲音,但他們認為這都是2021年,早就應該給這些舊的IP革命一個新的面貌。

然而,反對派似乎占了上風。

有網友認為,在《安徒生童話》的年代,丹麥還沒有黑腳,安德森設想的小美人魚永遠不可能是黑皮膚的。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再加上日前路透社拍攝的《小美人魚》照片,愛麗兒身穿麻袋、髒兮兮的辮子,與卡通片中紅發白皮膚的形象相比,反差實在太大了,讓觀衆大喊"幻滅",仿佛靈魂穿着《瘋狂的原始人》演播室。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迪士尼的行為雖然很神奇,但不難了解。

迪士尼自收購21世紀福克斯以來,已經飙升至好萊塢的頂峰。作為頭号制片人,迪士尼不僅是超越其他制片廠的權力玩家,也是追求"政治正确"的前線玩家。

迪士尼在《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和《小美人魚》之前已經嘗試了很多。

比如《冰雪奇緣》把王子塑造成一個對立面,公主和公主也可以幸福地生活;

《沉睡咒語》重新定義了什麼是"真愛",隻要是真相,女巫就能親吻沉睡的公主;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美女與野獸》的真人版将貝兒的獨立女性角色放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影片中也出現了迪士尼有史以來第一個同志角色;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現實版的《阿拉丁》直接讓茉莉公主加冕為王,徹底颠覆了東方男性霸主的古老傳統。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當然,以上作品主要關注的是女性主義社會的感受,在當代觀衆可接受範圍的經典改編中,在追求政治正确的同時,觀賞作品至少都高于這個層次。

為了突出其在種族平等方面的努力,迪士尼近年來就主要角色的種族進行了大量工作。

《獵龍傳奇》的故事發生在東南亞。

但就像《白雪公主》、《小美人魚》一樣,抛開原著的設定和人們固有的認知,推着少數族裔扮演本該由白人扮演的角色,有點矯正,政治正确設定有點矯正,結果步驟太大了,無法拉蛋。

尤其是《小美人魚》路透社的觀衆、網友們都在對"炭黑公主"是否真的能掌控這個角色打問号。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其實,迪士尼選擇讓印英演員飾演茉莉公主也引起了很多争議,但相比愛麗兒和斯諾選擇的演員,演員本身就是亞裔,并沒有那麼突然。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真正想照顧少數族裔,正确的開放方式應該是打造一個聚焦于自己故事的焦點,多拍幾部像《黑豹》《逍遙小鎮》這樣根植于黑人文化的電影,估計大部分觀衆都會舉手舉腳贊成。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永遠的瓦坎達)

讓少數族裔直接扮演雪諾和愛麗兒,無疑是最笨拙、最懶惰的方式。

衆所周知,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移民國家,種族歧視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該國最嚴重的社會弊病之一。

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之一,電影自誕生以來就與種族有着密切的聯系。

法國新電影浪潮的上司者讓-呂克·戈達爾(Jean-Luc Godard)有一句諺語:"電影始于格裡菲斯"。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1919年,格裡菲斯(左二)與查理·卓别林(左三)、瑪麗·比肯(左一)和道格拉斯·範·朋克(右一)一起創立了聯合工作室。

事實上,被稱為"美國電影之父"的大衛·格裡菲斯(David Griffiths)為早期電影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第一位使用特寫鏡頭創作著名的"最後一分鐘救援"蒙太奇的導演。

然而,這樣一位電影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代表作《一個國家的誕生》卻是極其政治不正确的。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這部電影是關于诋毀黑人解放,贊揚3K黨,其中的黑人都是由白人扮演的,他們把臉塗黑,扮演暴力和侵略性的黑人暴徒。

雖然這部電影最終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其價值取向卻受到了批評,包括"黑臉"的方式,也清晰地表達了對少數民族的攻擊。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所謂"黑臉",就是白人變黑臉來扮演黑人的角色,是一種對黑人藝術形态的特别負面寫照。

在這部電影之前,《黑臉》已經在美國和歐洲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尤其是19世紀30年代,美國流行的黑臉滑稽動作,也以侏儒、嘲笑黑人為主。

在這些鬧劇中,白人裝扮成黑人,刻意誇大各類黑人的性格,不斷向觀衆傳達黑人缺乏教育、粗俗、暴力的刻闆印象。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乍一看似乎很有趣的鬧劇中最平靜的是,使黑人相形見绌,因為政治正确性掩蓋了奴隸制的殘酷性。

最初的"Oh Susanna",最近被洗腦的Snowy City主題曲,最初是為Blackface Funny Theatre Company寫的。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驚喜,驚喜,這個胖雪人又出現了!)

還有著名的《湯姆叔叔的小屋》,一部經典的黑臉滑稽劇,其中黑人被白人戲了很久。

事實上,與其他明顯使黑人相形見绌的鬧劇相比,《哦,蘇珊娜》和《湯姆叔叔的小屋》大多是為了頌揚人們的優秀品質和反奴隸制。

比如《呵呵,蘇珊娜》,主角千裡追尋愛情,深情浪漫,充滿對故鄉的懷舊。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湯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為了反奴隸制,不乏勇敢而堅強的黑人形象。

然而,種族分歧在美國根深蒂固,以至于一兩件藝術品無法根除偏見,特别是在流通過程中,這有時被嚴重誤讀。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1965年版《湯姆叔叔的小屋》)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的影響下創作的一些劇本甚至對黑人産生了更多的刻闆印象,善良的黑人保姆可以說是房間裡最經久不衰的角色。

例如,黑人演員海蒂·麥克丹尼爾斯(Heidi McDaniels)成為奧斯卡曆史上第一位因在《混亂的世界》(The Messy World)中幽默而忠誠的保姆角色而獲獎的黑人演員。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可悲的是,在獲獎後,海蒂在後來的演藝生涯中扮演了幾乎所有與黑人保姆相同的角色。

随着戰後平等權利運動的興起,大銀幕上出現了從平等角度探讨種族關系的電影。

西德尼·波蒂埃(Sidney Portier)是奧斯卡曆史上第一位黑人最佳男主角,在電影史和美國社會中擁有裡程碑式的作品。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野百合》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講述了一個普通黑人青年渴望幫助一個逃亡修女的故事,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使波蒂埃成為好萊塢第一位有意識地挑戰種族刻闆印象的非裔美國演員。

後來,《猜猜誰去吃晚飯》促成了電影史上第一次黑白接吻。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黑人教授和一位白人女孩一見鐘情并決定結婚的故事,但在得知他們的關系後,父母雙方都反對結婚。

在當時的美國(1967年),仍然有十六個州禁止跨種族婚姻,這沒有得到法律和傳統社會價值觀的支援。

最後,年輕教授和女孩的強烈愛觸動了身邊的每個人,并得到了親人的祝福。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在那些日子裡,這部打破禁忌的愛情電影是如此的震撼,以至于在電影的準備階段,導演一直在和制片人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玩太極拳,說他隻是在拍一部"愛情電影"。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事實上,由于顯而易見的原因,該公司在閱讀劇本後确實以各種借口停止了拍攝。

最後,這部電影的聯合主演之一,當時已經很有名的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向公司保證,這部電影将順利拍攝并最終上映。

令哥倫比亞人驚訝的是,這部電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使其成為該公司曆史上收入最高的作品之一。

除了給哥倫比亞帶來的巨大好處之外,這部電影的意識形态價值是不可磨滅的,斯皮爾伯格甚至稱贊它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意識最高的作品"。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在安全和商業價值被偏執的好萊塢,不可能容忍像《猜猜誰要吃晚飯》這樣的颠覆性作品,而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一度流行的"黑白"模式似乎在政治正确性與經濟效率之間取得了平衡。

比如《為黛西小姐開車》、《肖申克的救贖》和《黑衣人》系列,都是黑白雙主角的模特片。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在這些電影中,黑人出演了聰明而勇敢的人物,尤其是《為黛西小姐開車》,它直接展現了一位白人妻子,她在與黑人司機的關系中,逐漸消除了對黑人的偏見。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作品敢于直面種族問題,無論是為了"政治正确"還是為了藝術。

"奴隸制的十二年"是美國曆史上最黑暗的一頁呈現給觀衆;

2016年版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回顧了一個世紀後奴隸為自由和權利而起義的曆史;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2016年版《一個國家的誕生》)

《黑豹》成為漫威第一部黑人超級英雄電影......

無論目的如何,這些努力都值得尊重。

回到最初關于迪士尼選擇的讨論,迪士尼的行為不僅笨拙,而且似乎正在推動曆史逆轉,與西德尼·波蒂埃時代開始的"螢幕平價"相比。

強迫少數族裔扮演雪和愛麗兒,距離一百年前的"黑臉"不超過50步。

在很多觀衆眼裡,真正的政治正确,大概是讓中國人演木蘭花,讓中東人演茉莉,由白人愛麗兒和雪諾飾演,再把它還給白人演員,而不是小心翼翼地想把一個黑皮膚美女放進片裡。

白雪公主變“炭黑公主”?這打擊我承受不來

看完路透社的照片,《小美人魚》我不敢指望,贊不絕口,一起祈禱《白雪公主》不要翻身。

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談論的,

我們明天見。

我有一個通路。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阿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