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嚴三實黨史小故事」劉少奇勤于學習被稱為“劉九書櫃”

作者:新官莊新視點
「三嚴三實黨史小故事」劉少奇勤于學習被稱為“劉九書櫃”

  劉少奇從小就特别喜愛讀書,把學習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由于他在大家庭裡排行老九,是以左鄰右舍都形象地稱呼他“劉九書櫃”。

  早年求學期間,劉少奇一直把學習抓得很緊。曾在上海外國語學社和莫斯科東方大學與劉少奇兩度同窗的蕭勁光回憶說:“到了莫斯科東方大學後,少奇同志當時一心撲在學習和工作上。”“少奇同志幾乎沒有個人愛好,從不閑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們不住在一起,但看到他的時候,多是在學習俄文、閱讀《共産黨宣言》、思考着中國革命問題。”

  從蘇聯回國後,劉少奇便投身于革命的洪流,盡管長期鬥争在風雨如晦的白色恐怖下或是炮火連天的烽火前線,對于讀書學習他一刻也不放松,他有句名言:“沒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1939年底,正值抗日戰争處于非常艱難的時期,一次新四軍支隊司令張愛萍去看望劉少奇,當時已是深夜一點多鐘,他進屋一看,劉少奇正在微弱的燭光下專心緻志地讀書,順眼望去,“書頁上畫了好些紅的藍的圈圈點點,有的上面還批了字”。

  1942年,劉少奇奉調從蘇北回延安工作,在将近一年的時間裡,他長途跋涉,越過日僞100多道封鎖線,途中還參加了數次大的反“掃蕩”戰鬥,就是在這樣極其危險的敵後環境下,劉少奇硬是把中國曆史和中國哲學史比較系統地學了一遍。

  新中國成立後,盡管身兼數職,工作更加繁忙,但他對自己的學習仍然抓得很緊。據他的秘書吳振英、劉振德回憶,他的書架上擺滿了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著作,此外還有《資治通鑒》等曆史書籍。大家經常看到他翻閱這些書籍,并在書裡夾了許多書簽。

  即便是病休期間,劉少奇也不放松學習讀書。有一次,劉少奇因病到杭州休假,他覺得這正是讀書的好機會,于是在從北京動身時,就把厚厚的幾本範文瀾著的《中國通史簡編》塞進了行李包。劉少奇對風景如畫的西子湖畔沒什麼興趣,整天在屋裡埋頭攻讀。劉少奇的“坐功”是有名的,有時他坐着讀書,可以一連幾個小時動也不動,進入一種陶醉、忘我的境界。休假結束時,幾大學的《中國通史簡編》也讀完了。以這種“螞蟻啃骨頭”的精神來讀書,是劉少奇終身堅持的一種生活狀态。

  編輯手記:

  毛澤東曾感慨:“三天不學習,比不上劉少奇。”毛主席作為終身學習、酷愛學習的典範,尚且如此評價,劉少奇不斷學習,善于學習的精神可見一斑。而新時期,面對改革、發展與穩定的繁重任務,黨員幹部更加需要加強學習,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承擔起執政為民、造福一方的曆史重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