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恐怖分子劫持,我相信這是每個人都憎惡的事情。特别是上個世紀,由于反恐意識和裝備不完善,使發生了許多可怕的劫機事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人員和财産損失。

1976年6月27日的劫機事件是世界十大最著名的劫機事件之一。
與其他劫機事件不同,劫機者是以色列猶太人,而劫機者是巴解組織成員和西德恐怖組織紅軍旅。
更重要的是,這次被抓到的人質幾乎都是在千裡之外被以色列完全救出的!
那麼,恐怖分子為什麼要劫持這架飛機,他們是如何劫持飛機的,以色列又是如何計劃和實施救援行動的呢?
成功獲救的以色列人質
劫持目的以換取被拘留的恐怖分子的人質
第四次中東戰争結束後,埃及試圖與以色列媾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以色列之間的沖突激烈,期間許多巴解組織戰士被以色列俘虜。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劫持事件被用來交換人質,主要是為了迫使以色列釋放被關押在以色列的40名巴勒斯坦人,以及因恐怖活動而被拘留在肯亞、法國、瑞士和德國的其他13名嫌疑人。
以色列突擊隊員
冒充乘客,利用安全漏洞成功劫持飛機
經過精心策劃,恐怖分子将目标對準了法航139号班機上的空客A300。因為機上有258名乘客的飛機中有105架是猶太人,這正是劫機者所需要的。
1976年6月27日,法國客機準時從以色列特拉維夫起飛,預定在雅典加油後飛往法國。
當然,中午12點20分,在雅典機場補充的139号航班正在前往巴黎的途中,劫機者利用安全漏洞從雅典登上了飛機。十分鐘後,随着恐怖分子劫機事件的開始,飛機上的寂靜突然被打破,大家都意識到了一個大問題,但在恐怖分子的威脅下,他們無能為力。
一名孕婦在恐怖分子的指揮下首次降落在利比亞班加西後被允許離開飛機。
恐怖分子為釋放人質創造了條件,并威脅說,如果不能滿足人質,就要殺死所有人質。以色列方面自然不會輕易同意恐怖分子提出的條件。
在最初的談判徒勞無功之後,這架在班加西停留了七個小時的飛機在加油時突然強行起飛,這次是在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并于次日淩晨03:15抵達目的地。
恐怖分子飛往烏幹達是因為當時烏幹達的食肉獨裁者阿明支援劫持。阿明的支援是在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梅夫人拒絕了阿明在烏幹達和肯亞之間之前的戰争期間以色列戰鬥機攻擊肯亞的請求之後。
飛機降落後,猶太人被拘留在機場的舊航站樓,烏幹達獨裁者阿明親自探望了三次人質,假裝保護他們的安全。6月29日,阿明将以色列設定為7月1日14:00的最後期限,以解決這個問題,并敦促以色列滿足劫機者的要求。
烏幹達總統阿明(右二)在恩德培機場
為了拖延時間,争取更多時間準備,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西蒙·佩雷斯幫助阿明申請諾貝爾和平獎,并成功将最後期限定為7月4日。
與此同時,在阿明的協助下,恐怖分子以姿态釋放了所有非以色列乘客,而其餘105名猶太人繼續被拘留。
據說,該航班的機長米歇爾·巴科(Michel Bako)不同意離開,稱她與乘客在一起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一名法國修女拒絕離開并堅持猶太人交流,但他們的勇敢行動被拒絕了。緻敬,兩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139航班機長米歇爾·巴科
劫機者都是特别的人
劫機者有10人,其中八人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成員,另外兩人是德國恐怖組織Badr-Mainhof集團的成員,該組織也有一個熟悉的名字:紅軍旅。劫機者由德國人威爾弗雷德·博澤(Wilfred Boze)上司,而不是之前猜測的臭名昭着的"狼卡洛斯"。
兩人都能夠密謀劫持,因為他們都是猶太人。
永遠不要屈服于恐怖分子和以色列的反應
失去聯系後不到10分鐘,139号班機就被以色列著名的摩薩德以劫持罪名定罪,随後開始收集和處理相關情報資訊,并在短時間内明确劫機者的目的,為後續行動擷取了大量的移動時間。
針對劫機者提出的條件,以方迅速制定了應對政策。
從表面上看,以色清單示正在認真考慮劫機者的要求。在秘密中,很快啟動了以武力營救人質的計劃。
以色列總理拉賓
使用武力的原因是,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認為,與恐怖分子妥協隻會寬恕今後發生更多恐怖行為的可能性,必須以武力消除這種幻想,以確定以色列的安全!這是拉賓的一個很好的外觀!
是以,以色列軍隊和情報機構摩薩德制定了一項深思熟慮和詳細的行動綱領。
這樣的救援行動,如果失敗,将花費相當多,憤怒的恐怖分子很可能會劫持人質并殺死他們。
是以救援行動隻能成功,不能失敗,救援計劃必須是萬無一失的。
當然,除以色列外,其他有關國家都要求以色列滿足劫機者的條件,以確定人質獲釋,但以色列顯然不會同意。
代号為"霹靂行動",細緻細緻的救援計劃近乎天衣無縫
一方面,以色列方面通過恩德培機場的設計者(恰好是以色列公司,注定是),已經拉出了機場的設計,同時利用美國的偵察衛星來清晰地了解機場的情況。
人質被恐怖分子關押在機場對面的舊航站樓。
更不用說摩薩德還派出特工,僞裝成清潔工,在烏幹達的恩德培機場,把錄影機藏在拖把上,還要把機場的布局、人質、恐怖分子和烏幹達軍事人員的位置、情況、地點搞清楚,為以色列軍事行動的成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據情報,人質在航站樓的頂層,烏幹達士兵在二樓,恐怖分子分散在一樓、二樓和頂層。
恩德培機場模型
利用他們掌握的情報資訊,他們制作了一個與恩德培機場幾乎相同的模型,甚至步驟也不差,以防萬無一失。
手繪地圖和進攻線
在制定行動計劃之後,已經重複了一遍,以糾正可能存在問題的每一個細節。
具體的行動方案顯示了以色列思想的偉大。
救援行動的路線圖很簡單:假扮成烏幹達總統阿明去機場探望人質,利用自己的身份闖入機場,控制航站樓,消滅恐怖分子,進而營救人質。
僞裝成阿明總統車的梅賽德斯 - 奔馳汽車駛入運輸機
要假裝,你必須假裝成樣子。他們研究了阿明的旅行模式,人員和裝置,特别是随行車輛。阿明喜歡梅賽德斯吉普車,以色列招募了一輛與阿明大小相同的以色列擁有的梅賽德斯吉普車,将其塗成相同的黑色,并為其配備了相同數量的吉普車,所有這些都與突擊隊員一起用于陪伴運輸車。
當然,還有不亞于假阿明,這個很好的解決方案,摩薩德找到了一個幾乎像阿明一樣的黑人來冒充,效果非常好。
隻是利索的突襲,人質就被完美地救了出來
1976年7月3日淩晨,以色列總理拉賓準許了代号為"霹靂行動"的救援計劃,并立即實施。
救援行動的總司令是以色列特種部隊指揮官紹姆準将、海姆·奧蘭中校和傘兵旅旅長韋内裡中校。突擊隊由現任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内塔尼亞胡的兄弟,以色列特種部隊偵察營(Nobu Boy Special Forces)指揮官喬納坦·内塔尼亞胡中校上司。
喬納坦·内塔尼亞胡中校
在1.m時,救援計劃開始進入實質性行動。四架載有280名以色列突擊隊員和戰鬥裝備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起飛,而兩架波音707飛機準備作為指揮和後勤支援,四架F4幽靈戰鬥機護送和一架運輸醫療裝置。
以色列F-4E"捉鬼敢死隊"戰鬥機
這次行動對以色列來說是史無前例的,首先是4000公裡長的襲擊,它本身就面臨着許多未知的危險,以及許多國家通過空中對以色列的敵對态度,這是發生不可預測的事件的一個主要問題。
為了確定飛行安全和行動的突然性,以色列還聯系了烏幹達的老對手肯亞,而一架載有醫療裝置的空軍飛機降落在肯亞的喬莫肯雅塔國際機場。
經過八個小時的飛行,以色列空軍飛機編隊飛越幾個敵對國家,在烏幹達空軍雷達周圍超低空飛行,并通過關閉雷達盲目着陸,于1976年7月3日2345時在烏幹達時間2345小時在黑暗中成功降落在恩德培國際機場。
事先準備好的黑色梅賽德斯被看到從運輸車的尾部滑出并立即前往終點站。
不幸的是,當突擊隊員從終點站走200米時,兩名烏幹達哨兵從黑暗中出現,發現了以色列車隊,以色列人立即開槍打死了敵人,并對終點站發動了全面攻擊。
不幸的是,突擊隊指揮官喬納坦·内塔尼亞胡中校在襲擊中被槍殺,但由于他要求突擊隊員在襲擊期間不要照顧傷員并進行全面救援行動,沒有人停下來營救被槍殺的喬納坦·内塔尼亞胡中校,後者不幸死亡。
在與守軍發動攻擊後,以色列突擊隊員設法到達劫持人質終點站的頂層。
但此時,高層的局勢是複雜的,要分辨出哪些被喚醒的恐怖分子混雜在人質中并不容易。很難不倒在以色列突擊隊員面前,隻聽着一聲"倒下"的呼聲,那些猶太人幾乎同時倒在地上,隻有那些恐怖分子仍然傻傻地站着,當突擊隊員毫不猶豫地舉起Uzi沖鋒槍射擊時,恐怖分子全部被打死,恐怖分子被平均每人70多槍打死。原來,突擊隊員在用希伯來語大喊大叫,隻有猶太人能聽懂,恐怖分子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不幸的是,在恐怖分子被殺時,有三名人質被誤殺,其中一人被突然站起來的恐怖分子打死,另外兩人被子彈打死。
以色列特種部隊沖進航站樓
不久,以色列突擊隊員清除了機場的所有45名烏幹達士兵和恐怖分子,并在機場炸毀了五架米格21和四架米格17戰鬥機,然後離開,這是烏幹達空軍的整個基地,并為突擊隊員順利撤離創造了條件。
整個手術不到一個小時,隻有短短的53分鐘。
獲救的人質被安置在運輸機上并成功傳回以色列,以色列人在營救人質方面取得了曆史性突破,此後再也沒有人敢劫持以色列飛機。
烏幹達空軍米格戰鬥機被以色列"野男孩"炸毀
這裡應該指出的是,突擊隊指揮官喬納坦·内塔尼亞胡中校是一名死去的士兵,也是這次行動中唯一一名死亡的突擊隊員!如果不是意外死亡,從那時起所能取得的成就就不會有限制。
内塔尼亞胡中校,戰鬥中唯一的傷亡者
據說烏幹達獨裁者阿明在以色列成功釋放人質的消息後跳了起來,但最終他不得不贊揚以色列人: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有必要說以色列小夥子們做得很好!
獲救的人質
在人質問題得到解決後,另一名75歲的美國人質多拉·布洛克(Dora Blokh)在距離機場22公裡的坎帕拉(Kampala)的一家醫院吃飯和接受治療時被窒息并接受治療後被恐怖分子暫時釋放,然後被烏幹達獨裁者阿明報複殺害。
錯誤殺人的士兵被以色列軍事法庭判定犯有間接謀殺罪,被剝奪軍事地位,從未被雇用。
以色列成功營救人質的驚心動魄的過程和近乎完美的結果,震驚了世界,小國和以色列的寡婦,再次讓世界看起來驚人!
人質問題已完全解決,以色列以其果斷的行動向世界解釋是什麼:以色列的肇事者,盡管遠非如此!
說更多是沒有用的,大功告成!
延伸提示:烏幹達獨裁者阿明,後來在烏坦戰争中被坦尚尼亞推翻并逃往沙特阿拉伯,于2003年8月16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