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TSC PAL 差別

ntsc制每秒鐘有29.97幀。 pal制每秒鐘有25幀。 ntsc與pal制都為隔行掃描。是以都含有場。 ntsc為偶數場。pal為奇數場。 可簡單了解為ntsc的第一幀顯示為2,4,6,8……行。 pal的第一幀顯示為1,3,5,7,9……行。 -- NTSC和PAL兩大制式的差別 很多人都知道有NTSC和PAL兩大制式,那到底什麼是NTSC制式?什麼是PAL制式呢?簡單的說,NTSC和PAL屬于全球兩大主要的電視廣播制式,但是由 于系統投射顔色影像的頻率而有所不同。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縮寫,其标準主要應用于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PAL 則是Phase Alternating Line的縮寫,主要應用于中國,香港、中東地區和歐洲一帶。 這兩種制式是不能互相相容的,如果在PAL制式的電視上播放NTSC的影響,畫面将變成黑白,NTSC制式的也是一樣。而做為視訊拍攝工具的數位錄影機,也同樣有制式的問題,比如我國使用PAL制式,在我國銷售的數位錄影機都是PAL制式的,如果是NTSC制式的錄影機拍攝出來的圖象不能在PAL制式的電視機上正常播放。是以,可以肯定的說,在我國銷售的數位錄影機行貨一定是PAL制式的,如果是NTSC制式的數位錄影機,則一定是水貨。 PAL制式和NTSC的分辨率也有所不同,PAL制式使用的是720*576,而NTSC制式使用的是760*480,在分辨率上PAL稍稍占有優勢。而PAL制式的畫面解析度720*576,約40萬象素,也決定了PAL制式的數位錄影機的CCD大小應該為40萬的倍數或者半倍數,比如2倍或者1.5倍,是以PAL制式數位錄影機都是80萬,或者107萬(接近100萬,40萬的2.5倍)、155萬(接近160萬,40萬的4倍)。而NTSC制式的畫面解析度為720*480,約34萬象素,是以 NTSC制式的數位錄影機一般為68萬象素等等。由于制式的不同,一般數位錄影機廠商在發行數位錄影機的時候,都會發行兩種數位錄影機:一種是PAL制式的,一種是NTSC制式的。而型号也會有所不同,比如佳能的中高端數位錄影機MVX150i,其NTSC制式的對應機型為OPTURA 20,三星的PAL制式一般是VP-D107,而對應的NTSC制式為SDV107。隻要了解機身的型号,一般都能辨認出是NTSC制式還是PAL制式。這樣厘清水貨行貨也就容易多了。另外,數位錄影機機身上也會醒目的辨別是PAL還是NTSC制式,很容易辨認。 以前模拟錄影機和數字模拟錄影機基本上是拍了錄像帶以後直接在錄像機上播放,是以,制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搞不好就隻能對着黑白的圖象幹瞪 眼了。但是發展到數位錄影機時代之後,計算機的視訊采集就成了很重要的步驟,制式的差别影響也就沒這麼大了。如果是用1394卡從數位錄影機上攫取視訊進而編輯處理的話,無論是NTSC還是PAL都基本上是相同的,這裡說的“基本”是指視訊采集出來的影片盤是不受PAL制式和NTSC影響的,隻是PAL和NTSC的分辨率稍有不同。也就是說,無論你是NTSC制式還是PAL制式的錄影機,都一樣能把拍攝的影片采集到計算機上,轉化為avi、wmv或者DVD、VCD格式。目前的視訊采集軟體都支援PAL和NTSC制式,但是在編輯過程中是不能同時使用NTSC制式的素材和PAL制式的素材,必須用過轉換才能在同一時間軸上使用兩個素材。 人的視覺特性和彩色電視圖像的空間變換:要談彩色電視的标準和清晰度,首先得從人的視覺特性談起。人們擷取資訊的70%來自視覺系統,顔色是視覺系統對可見光的感覺結果。人眼對不同頻率的紅(R)綠(G)藍(B)光的感覺度不同,例如對藍光的感覺度最弱,隻有0.1左右,對綠光的感覺度最強,約為0.6。人眼對亮度的感覺度較大,為0.8左右。通常,我們看到的光不是一種波長的光,而是許多不同波長的光的組合。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種顔色都可用這三種基本顔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它們構成一個三維的RGB矢量空間。某一種顔色和這三種顔色之間的關系可用下面的式子來描述: 顔色=R(紅色的百分比)+G(綠色的百分比)+B(藍色的百分比) 例如,電視機和計算機的顯示器的陰極射線管(CRT),就是使用3個電子槍分别産生紅、綠和藍三種波長的光,并以各種不同的相對強度綜合起來産生顔色的。 一幅彩色圖像可以看成由許多點組成,這些點稱為像素。電視畫面也是分解成許許多多細小單元(像素)加以傳輸的。在接收端,像素按行和列排列構成電視畫面。由于每個像素反映的明暗和色彩不一,人眼分辨細節的能力又有限,是以在人們面前就呈現出一幅幅明暗有别、色彩分明的完整圖像。如前所述,由于人眼對紅綠藍光和亮度的感覺度不同,利用人眼的這一特性,可降低電視圖像傳輸所需要的容量。人眼對彩色細節的分辨能力遠比對亮度細節的分辨能力低。若把人眼剛能分辨出的黑白相間的條紋換成不同顔色的彩色條紋,那末眼睛就不再能分辨出這些條紋來。由于這個原因,就可以把彩色分量的分辨率降低而不明顯影響圖像的品質,也就是可以把幾個相鄰像素不同的彩色值當作一個相同的彩色值來處理。 為了将彩色圖像按亮度和顔色分别處理,就要把RGB空間表示的彩色圖像變換到其他彩色空間。目前采用的彩色空間變換有三種:YIQ 、YUV和YCrCb。每種變換使用的參數是為了适應某種類型的顯示裝置。例如,YIQ用于NTSC彩色電視制式,YUV用于PAL制和SECAM彩色電視制式,而YCrCb用于計算機用的顯示器。 在YUV模型中,Y表示亮度,U、V是構成彩色的兩個分量。考慮人的視覺系統和陰極射線管的非線性特性,YUV 和RGB的對應關系可以近似地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Y = 0.299R + 0.587G + 0.114B U = - 0.147R- 0.289G + 0.436B V = 0.615R - 0.515G - 0.100B ; 用YUV或YIQ模型來表示彩色圖像的優點是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UV(或IQ)是互相獨立的,可對Y,U和V三種圖像進行單獨編輯和編碼。同時,由于亮度(灰階)信号是獨立傳輸的,我們使用的黑白電視機也能夠接受彩色電視信号。在電視和計算機工業中,由于彩色顯像管使用紅、綠、藍這三種磷光材料發光合成彩色,這就需要把用YUV或YIQ表示的圖像信号轉換成用RGB表示的圖像信号才能顯示。現在人們已經開發了一套标準轉換表,用來表示在這幾種彩色空間中顔色值的對應關系。既然圖像可以看成由許多像素組成,一幅圖像包含的像素越多,圖像的清晰度也就越高。圖像像素的多少也稱為分辨率。分辨率有兩種:圖像分辨率和顯示分辨率。 (1) 圖像分辨率 圖像分辨率是指組成一幅圖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對同樣大小的一幅圖,如果組成該圖的圖像像素數目越多,則說明圖像的分辨率越高,看起來就越逼真。相反,圖像顯得越粗糙。 在用掃描器掃描彩色圖像時,通常要指定圖像的分辨率,用每英寸多少點(DIP)表示,如果用300DIP來掃描一幅8″×10″的彩色圖像,就得到一幅2400×3000個像素的圖像。 像素深度是存儲每個像素所用的位數,像素深度決定彩色圖像的每個像素可能有的顔色數,或者是灰階圖像的每個像素可能有的灰階級數。如果像素深度太淺,也影響圖像的品質,圖像看起來讓人覺得很粗糙和很不自然。 (2) 顯示分辨率 顯示分辨率是指顯示屏上能夠顯示出的像素數目。例如,顯示分辨率為640×480表示顯示屏分成480行,每行顯示640個像素,整個顯示屏就含有307200個顯像點。螢幕能夠顯示的像素越多,說明顯示裝置的分辨率越高,顯示的圖像品質也就越高。在計算機上,顯示分辨率可人為設定。 顯示屏上的每個彩色像點由代表R、G、B三種模拟信号的相對強度決定,這些彩色像點就構成一幅彩色圖像。計算機用的CRT和家用電視機用的CRT之間的主要差别是顯像管玻璃面上的孔眼掩膜和所塗的熒光物不同。孔眼之間的距離稱為點距。是以常用點距來衡量一個顯示屏的分辨率。普通電視機用的CRT的分辨率為0.76mm,而标準SVGA顯示器的分辨率為0.28mm。孔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目前已有點距為0.19mm的顯示器。 圖像分辨率與顯示分辨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圖像分辨率是确定組成一幅圖像的像素數目,而在某一顯示分辨率下,可确定顯示圖像的區域大小。例如顯示屏的分辨率為640×480,那末一幅320×240的圖像隻占顯示屏的1/4;相反,2400×3000的圖像在這個顯示屏上就不能顯示一幅完整的畫面。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彩色電視制式有三種:NTSC制、PAL制和SECAM制。 NTSC 彩色電視制式是1952年美國國家電視标準委員會定義的彩色電視廣播标準,稱為正交平衡調幅制。PAL稱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幅制,是1962年德國制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标準,中國使用這種制式。 SECAM 為法國制定的彩色電視廣播标準,稱為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制。這三種電視制式都是相容制制式。 我國使用PAL彩色電視制式規定,一幀圖像的總行數為625,隔行掃描。行掃描頻率是15625 Hz,周期為64μs;場掃描頻率是50Hz,幀頻是25Hz。在發送電視信号時,每一行中傳送圖像的時間是52.2μs,其餘的11.8μs是行掃描的逆程時間,不傳送圖像。每一場的掃描行數為625/2=312.5行,其中25行作場回掃,不傳送圖像,是以每幀隻有575行有圖像。顔色模型采用YUV。 決定電視的清晰度的重要參數是場頻率和視訊系統的頻帶寬度。最大垂直清晰度由垂直掃描總行數所決定。由于隔行掃描會造成局部的并行,是以實際的垂直清晰度還要把有效掃描行數乘以一個Kell 系數。在2∶1 隔行掃描方式中,Kell 系數為0. 7,即垂直清晰度為電視有效行數的0.7倍。 水準清晰度定義為圖像上可以厘清的垂直線條數。水準清晰度與圖像傳感器的像素數和視訊系統的頻帶寬度有直接關系。理論上,水準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應采用統一的度量标準,是以當螢幕上的水準線條間隔和垂直線條間隔相同時,圖像的垂直清晰度和水準清晰度應該是一樣的。圖像的寬高比系數大于1 ,是以,圖像的水準清晰度線數應該是圖像上實際能厘清的黑白垂直條數除以寬高比系數。電視的水準清晰度的計算公式為: 水準清晰度TVL/ PH = 有效行時間(μs) ×2 ×頻帶寬度(MHz) ÷ 寬高比系數 按我國GB3174 - 82 彩色電視标準,一幀電視畫面由625 行掃描線組成,也就是共有625條像素行,電視畫面的寬高之比是4∶3,由此可計算出每行應有833 個像素。實際上,每幀圖像的有效行數為575 行. 是以我國現行電視标準的垂直清晰度為575 ×0. 7 = 403 TVL/ PH。應該指出的是,電視的垂直清晰度是由電視制式決定的,與電視信号的傳輸和視訊帶寬無關。 我國電視标準規定行周期為64μs,有效行時間為52.2μs ,标稱視訊帶寬為6 MHz,是以我國現行電視标準的水準清晰度為: 水準清晰度(SDTV) =52 (μs) ×2 ×6 (MHz) ÷(4/ 3)= 468 TVL/ PH. 應該指出的是,電視圖像的清晰度指的是黑白亮度(灰階)的分辨率,因為圖像彩色分量的分辨率與圖像掃描的格式有關,往往低于亮度的分辨率。 由于技術上的原因,早期電視技術一直沿着模拟信号處理技術的方向發展,直到世紀70年代才開始開發數字電視。數字電視系統都用彩色分量來表示圖像資料。如:RGB、YIQ 和YCrCb。故又稱為“分量數字化電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就制定了彩色電視圖像數字化标準,稱為CCIR 601标準,現改為ITU-R BT.601标準。該标準規定了彩色電視圖像轉換成數字圖像時使用的采樣頻率,RGB 和YCbCr兩個彩色空間之間的轉換關系等。 1)CCIR為NTSC制、PAL制和SECAM制規定了共同的電視圖像采樣頻率。 PAL制、SECAM制:采樣頻率為:fs=625×25×N=15625×N=13.5MHz, N=864 NTSC制:采樣頻率為:fs=525×29.97×N=15734×N=13.5 MHz, N=858,其中,N為每一掃描行上的采樣數目。 2)對彩色空間之間的轉換,在數字域中,RGB和YCbCr兩個彩色空間之間的轉換關系用下式表示: Y = 0.299R + 0.587G + 0.114B Cr = (0.500R - 0.4187G - 0.0813B) + 128 Cb = (-0.1687R - 0.3313G + 0.500B) + 128 3)有效顯示分辨率:對PAL制和SECAM制的亮度信号,每一條掃描行采樣864個樣本;對NTSC制的亮度信号,每一條掃描行采樣858個樣本。對所有的制式,每一掃描行的有效樣本數均為720個。 4)數字電視的資料率 模拟電視信号經過采樣和量化之後,數字電視信号的資料量大得驚人,是以要對數字電視信号進行壓縮。CCIR在PAL、NTSC和SECAM彩色電視制之間确定一個共同的數字化參數,推薦使用4:2:2的采樣格式(圖2),亮度信号Y的采樣頻率選擇為13.5MHz/s,而色差信号Cr和Cb的采樣頻率選擇為6.75MHz/s,在傳輸數字電視信号通道上的資料傳輸率為270Mb/s(兆比特/秒),即 亮度(Y): 858樣本/行×525行/幀×30幀/秒×10比特/樣本= 135兆比特/秒(NTSC) 864樣本/行×625行/幀×25幀/秒×10比特/樣本=135兆比特/秒(PAL) Cr和Cb: 429樣本/行×525行/幀×30幀/秒×10比特/樣本=68兆比特/秒(NTSC) 429樣本/行×625行/幀×25幀/秒×10比特/樣本=68兆比特/秒(PAL) 總計: (13.5+6.8+6.8)兆樣本/秒×10比特/樣本 = 271兆比特/秒 有關彩色電視圖像數字化處理的另一個标準是MPEG标準: MPEG(運動圖像專家組)成立于1988年,是ISO/IEC(國際标準化組織/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的工作組,負責開發影視圖像、聲音的處理、壓縮、解壓縮、編碼和它們的組合标準。到目前為止,已經開發的标準有: MPEG-1:低檔數字電視壓縮标準,1992年正式釋出。MPEG-1處理的是标準圖像交換格式,壓縮的輸出速率定義在1.5 Mb/s。 MPEG-2:數字電視壓縮标準,已于1994釋出。它是一個直接與數字電視廣播有關的高品質圖像和聲音編碼标準。例如,增加了隔行掃描電視的編碼并提供縮放性功能。目标位速率是4-9 M/s,最高達15 Mb/s。 MPEG-3:已于1992年7月合并到HTDV工作組 MPEG-1和MPEG-2标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例如應用于CD-互動系統、在網絡上的數字聲音廣播、數字電視廣播和影視點播、VCD和DVD的壓縮存儲及數字電視标準上。 PV951C/T數字電視錄像二合一卡 ●●● 可接收256個電視訊道(含增補頻道) 應用于Windows95/98/2000 可接收PAL制式電視,可接收PAL、NTSC和SECAM外接視訊 視訊采集分辨率768*576 可使用遙控器控制選台、音量調節(選件) 支援圖文電視(選件) 支援自動定時開啟指定頻道、自動錄像(需軟體配合) 可将電視節目和外來視訊錄制并壓縮成為MPEG-I格式,用于制成VCD(需相應軟體) PCI總線,即插即用 ●●● PV998四路視訊采集卡 ●●● 壓縮晶片:Winbond W99200F 分辨率:SIF 352*240 at 30fps (NTCS),352*288 at 25fps (PAL/SECAM) 352*240 at 30fps (NTCS),352*288 at 25fps (PAL/SECAM) ,QSIF 176*120 at 30fps (NTSC),176*144 at 25fps (PAL/SECAM),176*120 at 30fps (NTSC),176*144 at 25fps (PAL/SECAM) 壓縮碼率:64k to 9Mb/sec,1.15Mb/sec for Video CD ,可以選擇恒定碼率和動态碼率 視訊輸入接口:四個RCA蓮花插座,可以選擇BNC接口形式以适應監控系統需要 音頻輸入接口:四個RCA蓮花插座(僅僅配搭998AV附加闆以後才有) 生成檔案格式:Video MPEG,Audio MPEG,A/V Multiplexed MPEG file Video MPEG,Audio MPEG,A/V Multiplexed MPEG file 單幀采集分辨率:768X576,352X288 視訊掃描格式和場的順序 掃描格式 掃描格式是視訊标準中最基本的參數,主要包括圖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抽樣參數,即每行的像素數、每秒的幀數,以及隔行掃描或逐行掃描。 掃描格式主要有兩大類:525/59.94和625/50,前者是每幀的行數,後者是每秒的場數。NTSC制式的場頻準确數值是59.94005994Hz,行頻是15734.26573Hz;PAL制式的場頻是50Hz,行頻是15625Hz。 在數字視訊領域經常用水準、垂直像素數和幀率來表示掃描格式,例如720x576x25、720x480x29.97。 場的順序 在将光信号轉換為電信号的掃描過程中,掃描總是從圖像的左上角開始,水準向前行進,同時掃描點也以較慢的速率向下移動。當掃描點到達圖像右側邊緣時,掃描點快速傳回左側,重新開始在第1行的起點下面進行第2行掃描,行與行之間的傳回過程稱為水準消隐。一幅完整的圖像掃描信号,由水準消隐間隔分開的行信号序列構成,稱為一幀。掃描點掃描完一幀後,要從圖像的右下角傳回到圖像的左上角,開始新一幀的掃描,這一時間間隔,叫做垂直消隐。對于PAL制信号來講,采用每幀625行掃描。對于NTSC制信号來講,采用每幀525行掃描。 大部分的廣播視訊采用兩個交換顯示的垂直掃描場構成每一幀畫面,這叫做交錯掃描場。交錯視訊的幀由兩個場構成,其中一個掃描幀的全部奇數場,稱為奇場或上場;另一個掃描幀的全部偶數場,稱為偶場或下場。場以水準分隔線的方式隔行儲存幀的内容,在顯示時首先顯示第1個場的交錯間隔内容,然後再顯示第2個場來填充第一個場留下的縫隙。 我們在視訊編輯軟體中,經常會碰到奇場或上場優先,還是偶場或下場優先的設定。這個設定對最終作品的輸出品質是有很大影響的,如何設定呢?其實很簡單,在視訊編輯卡采集原始素材的過程中,就已經為你規定好了到底誰優先。不同的視訊編輯卡,其優先順序不一樣。隻要将采集的視訊内容導入視訊編輯軟體中,檢視其屬性,即可知道哪一場優先了。 計算機作業系統是以非交錯形式顯示視訊的,它的每一幀畫面由一個垂直掃描場完成。電影膠片類似于非交錯視訊,它每次是顯示整個幀的。 (14)複合信号、S-Video信号、分量信号 我們在從事視訊編輯工作或者享受視聽産品的過程中,經常要接觸到複合信号、S-Video信号、分量信号這三種常用的模拟信号以及相應的接口。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呢?下面讓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衆多視訊技術标準中,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彩色資訊的表述。原始彩色信号是由紅、綠、藍三原色構成的,即所謂的R、G、B信号。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我們可以用一個固定的數字或變量來表示世界上的任何一種顔色,對一種顔色進行數字編碼的方法就統稱為“顔色空間”或“色域”。而RGB隻是衆多顔色空間中的一種,采用這種編碼方法,每種顔色都可以用三個變量來表示,即紅色、綠色、藍色的強度。記錄及顯示彩色圖像時,RGB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案。 為了保持與早期黑白顯示系統的良好相容性,很多廠商就将RGB顔色空間轉換為YUV顔色空間,以相容黑白顯示系統,若需顯示彩色信号,再将YUV轉換為RGB。 YUV(也稱YCrCb)是被歐洲電視系統所采用的一種顔色編碼方法(屬于PAL制式)。YUV主要用于優化彩色視訊信号的傳輸,使其向後相容老式黑白電視。與RGB視訊信号傳輸相比,它最大的優點在于隻占用極少的帶寬,而RGB要求三個獨立的視訊信号同時傳輸。 在YUV中,“Y”代表明亮度(Luminance或Luma),也就是灰階值;而“U”和“V”表示的則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飽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顔色。“亮度”是通過RGB輸入信号來建立的,方法是将RGB信号的特定部分疊加到一起。“色度”則定義了顔色的兩個方面——色調與飽和度,分别用Cr和Cb來表示。其中,Cr反映了RGB輸入信号紅色部分與RGB信号亮度值之間的差異,而Cb反映的是RGB輸入信号藍色部分與RGB信号亮度值之間的差異,此即所謂的色差信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量信号(Y、R-Y、B-Y)。 将兩個色差信号U、V合并形成一個彩色信号C,以Y/C格式進行記錄,這種格式被稱為彩色降頻方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S-Video信号。 将亮度信号、彩色信号和同步信号合成一個信号就被稱為複合信号。 形成複合信号的處理過程被稱為編碼,彩色信号和亮度信号經過編碼,很難再完全分開而又沒有損失,結果造成色串亮和亮串色,這就是大家認為複合信号品質沒有S-Video信号品質好的原因。 為了獲得活動的圖像,電影和電視是把若幹幅靜止的畫面快速地連續播放,我們就會覺得這些畫面上的物體是在連續地運動着。每一幅“靜止”的畫面稱為一“幀(frame)”。電影的播放速度是24幀/秒、PAL制電視是25幀/秒,NTSC制電視是30幀/秒。電視的每幀畫面又是由若幹條水準方向的掃描線組成的、PAL制為625行/幀,NTSC制為525行/幀。如果這一幀畫面中聽有的行是從上到下一行接一行地連續完成的,或者說掃描頃序是1、2、3……525,我們就稱這種掃描方式為逐行掃描。但是實際上,廣播電視的一幀畫面需要由兩遍掃描來完成,第一遍隻掃描奇數行,即第l、3、5……525行。第二遍掃描則隻掃描偶數行,即第2、1、6……524行。這種掃描方式就是隔行掃描。一幅隻含奇數行或偶數行的畫面稱為一“場(field)”。其中隻含奇數行的場稱為奇數場或前場(top field), 隻含偶數行的場稱為偶數場或後場(bottom field)。是以,PAL制電視的實際掃描頻率是50場/秒。NTSC制為60場/秒。隔行掃描的兩個場雖然是一先一後地出現在螢幕上。但由于變換速度很快,我們會覺得是看到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S-Video接口:這種接口使用的是特制的4芯接插件,所有的DVD機都配備了這種接口,9O年代後期以來生産的中高檔電視機上一般也有這種接口,現在生産的25英寸以上電視機則大多配備了這種接口。在S-Video方式下,亮度信号與色度信号是分開傳輸的,是以在接收端不需要進行亮/色分離,也就不會出現亮度信号與色度信号問的互相竄擾問題,是以它的畫面品質會比使用混合視訊接口時提高很多。但是,與分量視訊接口相比,它仍需把兩路色差信号(B-Y、R-Y)混合成一路色度信号(C),然後在接收端進行分離,這樣就會使信号受到一些損失,色度信号的帶寬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是以,S-Video接口的畫面品質雖然已經很好,但仍然沒有發揮出DVD的全部潛力。盡管如此,由于國産的DVD機和電視機大多數沒有配備分量視訊接口,是以S-Video接口是目前最實用、應用最普遍的DVD接口。 ●分量視訊接口:又稱為色差接口,在機器上一般标記為YUV、YPbPr、Y/B-Y/R-Y或YCbCr等,這些标記雖然各不相同,但所指的都是同一種接口。所用的接插件大多是三個RCA同軸端子,用不同的顔色以示差別。所用的顔色并無統一标準,可由廠家任意選擇,常見的是用綠(Y)、藍(B-Y)、紅(R-Y)三色。通過這種接口進行連接配接,可以獲得最好的圖像品質。這是因為DVD影碟上的信号就是以Y/B-Y/R-Y的格式存貯的,通過分量接口進行傳輸時,色度通道可以保持最大的帶寬(每通道2.8MHz),而且輸出信号無須經過任何變換處理,因而沒有損失。電視機接收到這種信号後,也無須進行亮/色分離之類的複雜操作,隻需用一個矩陣電路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就可以獲得RGB信号。換句話說,用視訊分量信号進行傳輸時,DVD機和電視機内部的信号通道将是最簡單的,是以因傳輸過程而産生的損失也最小。 DVD機的視訊輸出接口主要有3種類型:分量視訊接口、S-Video接口和混合視訊接口。與電視機相連接配接的時候,雙方必須使用相同類型的接口。但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各種DVD機和電視機由于檔次不同,不一定全部配備了上述三種接口,配套時應根據性 能、價格和個人要求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DVD之前的各種視訊載體如VCD、 YHS錄像帶、 LD影碟等所裝載的都是混合視訊信号,是以用混合視訊接口進行連接配接就可以了,即使配備了S-Video接口,也不能使效果有所提高。DVD則不同,在DVD碟上存放的不是混合視訊信号,而是把亮度信号(Y)與兩路色差信号(B-Y/R-Y)分成三路獨立存放的,是以當使用不同類型的接口時,畫面品質會有明顯差别。其中分量視訊接口的效果最好,S-Video的效果也較好,混合視訊的效果則較差。 ●混合視訊接口:又稱Video接口或AV接口,通常是一個黃色的RCA插座,隻需用一條帶有RCA插頭的标準75歐姆視訊電纜将DVD機的輸出插口與電視機的輸入插口連接配接起來就可以了,非常簡便。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視訊接口,所有的DVD機和絕大部分電視機都配備了這種接口。它所傳輸的是混合視訊信号,即把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及同步信号統統混合在一起,變成一路信号傳送出去。在接收端(電視機)再把混合信号中的各種成份分離開來,讓它們各行其道,最終形成驅動顯像管所需的RGB信号,這個過程被稱為彩色解碼。但是,這種先混合、再分離的方法必然會使信号産生很大的損失,而且分離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其中最困難的是亮度信号與色度信号的分離,即使采用最進階的數字梳狀濾波器,仍然不能完全避免亮/色信号的互相竄擾。比較常見的是色度信号竄入亮度通道,畫面上會出現網狀幹擾,幾乎所有的電視機都會或輕或重地存在這種問題;另一種情況是亮度信号竄入色度通道,會在物體的輪廓處出現串珠狀的亮斑。這兩種情況都會使畫質惡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