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文 / 郭朝剛

組織管理,戰略決定結構,結構展現戰略。戰略代表着組織的前進方向,以及實作目标的路徑和方法。結構則展現了組織為了實作目标,高效地進行人财物、權責利的配置設定、協作與溝通。

企業的組織結構,并非一成不變的。在組織不同的曆史時期,所呈現出來的結構形态各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組織結構的形态也不盡相同。與時俱進,适時适地适人進行更新與優化。

在組織結構從計劃向市場機制進化的過程中,就存在着“老三會”與“新三會”的沖突差異與并存發展。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企業組織的結構,展現了組織的責權利分工與協作。

組織結構是将目标分解、任務配置設定,人員分組、分工與協作的架構形态。

組織結構,表明組織的部分與整體之間互相依存的空間聚散模式,各部分的排列順序、空間位置、以及聚散狀态、聯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間相輔相成,在管理工作中代表着組織人财物流向與權責分工合作的結構體系。

組織結構是組織在職、責、權方面的靜态與動态相結合的結構體系,在本質上展現為實作組織的戰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種分工協作體系,是以組織結構必須随着組織的重大戰略調整而調整。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一套完整的組織結構體系,包括四部分:職能結構、層次結構、部門結構、職權結構四個方面。職級展現了目标與業務的關系,層次代表了組織在縱向上管理幅度與範圍,部門展現着橫的團隊一二級别的組成,職權則展現了各層次、各部門在權力和責任方面的分工及互相關系。

常見的組織結構類型,主要有:直線制、直線職能制、矩陣制、事業部制、集團與子公司/總分公司、網狀等其他。

傳統的企業類組織中的“老三會”權力決策與監督機構。

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各類企業組織,是以黨委會上司下的行政管理機構,主要是以黨群關系協調合作,充分發珲各級各類員工的積極性。内部的管理與營運主要是展現在從上到下的行政指令與監督幹預,沒有形成開放的思想觀念,與市場經濟發展不協調,不能适應快速發市場變化。

老三會,主要指的黨委會、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

老三會是曆史的産物,在一定時期整合的人力資源,發揮了特定時期的集約化生産經營。這是傳統企業制度中的精髓,是大陸政治制度在國民經濟基層機關的具體展現。

黨委會主要基于政治目的設定,是大陸政治體制在國民經濟基層機關的具體展現。

職工代表大會調動了勞工的積極性,發揮了人民群衆的主人翁精神。

工會代表着廣大職工的利益,起到了監督功效,為職工發聲與維權。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市場經濟中企業組織經營與管理權分離,展現為“新三會”。

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實作了政企分開,搭上了改革開放、法治化建設的快車。企業組織經曆了體制改革,組織結構按照公司法規範要求進行改革,形成了充滿市場生機與活力的“新三會”為主導的組織形态。

新三會,主要指的是公司制企業中的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

新三會是現代公司制企業治理機構的主體架構,在創立現代企業制度過程中必須堅持的。管理層角色由負責人變為執行者,管理者由上級任命,到董事會聘任。基于産權關系的授權與代理之間的權力設定與制衡而設定的組織體系,主要基于效率目的而設定,最終是為了股東利益最大化。

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股東組成,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股東出資份額,以及股東職權利益配置設定等。各股東以期出資比例不同,所占股份不同,進而具有與之對應的決策權與分紅權。

董事會:是公司的經營決策機構,由全體董事會組成,定期召開董事會。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董事會的職權,以及決議等,。一般是以法定代表人為公司董事長、小微企業不設董事會則以執行董事負債全權經營,選派管理層,下達經營目标與名額。

監事會:是公司監督管理機構,由監事組成。其中包括股東監事、員工監事,以及外監事等,主要享有以法監察組織合法合規經營的職權。

新三會,是現代化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機構。以總裁(總經理)為首的管理層,則是由董事會聘任,全面負責董事會決議的執行,日常經營管理。

下半部分更加精彩,歡迎訂閱、分享。本文首發百家号@郭朝剛談管理。

感謝閱讀,歡迎訂購專欄,分享給更多的人一起學習,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老三會 與 新三會 的沖突與異同比較分析

企業組織的發展,從計劃向市場轉變,是在沖突中發展,逐漸形成具有競争力、生命力的組織形态。

老三會與新三會的沖突:

1、老三會,以行政指令管控為主,依照老規矩辦事;新、老三會各自為政,容易形成極大管理内耗的局面。

2、老三會在形式上存在,不能有效定位;新三會強勢管理,容易造成内部管理者與員工的沖突激化。

3、企業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滿足客戶的需求,企業的最高權力機構并非職工代表大會,也不是黨委會;而應當調整為股東會,真正發揮監事會的職權。

現代化的企業組織,是以新三會為主體的經營管理團隊;對于一些國有企業、大中型非國有企業組織中根據需要設立黨委會、工會,建立員工參與管理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科學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三會一層、一常四委與平台化營運體系。

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範要求,企業組織建立科學高效的法人治理結構,關鍵核心就是新的三會一層,以及組建一常四委與平台化營運管理體系。

三會一層,指的就是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

一常四委,指的就是一個以董事長為首的常務委會員負總責,下設:戰略決策委員會、财經委員會、人力資源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這是企業組織的核心經營決策機構。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各類企業組織,建立健全平台化營運體系,整合線上與線下人力資源,建立各職能平台,例如:财務中心、人力資源中心、營銷與采購中心、安全等職能部門,各自履行分管的職責權限。

企業組織結構的進化,從計劃到市場機制,老三會與新三會求同存異

企業組織結構,從傳統的科層制向扁平化發展,從事業部制向集團化大平台營運進化,進而形成多元化的網絡組織平台、以及互聯生态型組織。伴随着組織戰略目标的調整,組織的結構整合“老三會”與“新三會”,從行政管理向市場經營轉變,更加突出市場主體作用,以及經管團隊決策的引領作用。

本文作者:郭朝剛,奇哲咨詢創始人、中管院客座教授、進階人力資源管理師。

推薦閱讀:

1、高手的成長:讀好書、識高人、做實事、悟思想,開新局

2、溝通高手:必備特質素養、學好喬哈裡窗技巧、修煉三項專業能力

3、上司者是管理者,管理者不一定是上司者,多些上司行為、少些管理

4、學習之初,預習是關鍵起點,掌握預習的方法是提高成績的不二法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