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萬衆矚目下,《三體》的動畫番劇終于登陸B站。

上線10分鐘,觀看人數突破20萬,僅10個小時後,這一數字便已破億。

‍從《三體》小說的第一部于2006年5月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到如今已過去16個年頭了。

期間,雖偶有粉絲同人對其進行二次創作,但真正的商業化影視作品,便是此次的動畫番劇。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有人對其寄予厚望,表示目前上線的兩集達到預期;也有人對此大加撻伐,将此視為年度最令人失望的動畫番劇。

對于這部國内成就最高的科幻文學小說來說,影視改編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冒險。

從第二部開始

POST WAVE FILM

在《三體》原著小說中,故事要從女科學家葉文潔開始說起。

上個世紀,葉文潔在一次天文觀測中覺察出異樣,随後和外星文明——三體人取得首次聯系。

由此開始,不少高智商的科研人員和各界人士追随在葉文潔,以及極端環保主義者伊文斯左右,迎接三體人的到來。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這幫三體組織的口号是:消滅人類暴政,地球屬于三體。

三體組織極端的反人類行動,以及三體人在地球上的各種陰謀,引起了各國政府的注意,并在“古筝行動”中,試圖将其一網打盡。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動畫版《三體》從“古筝行動”這個大場面進行切入,但劇集的主體故事卻抛開了小說第一部,直接聚焦于第二部《黑暗森林》。

按照葉文潔的供詞,和在“古筝行動”中搜獲的硬碟資料來看,三體人将在400年後到達地球,與此同時,他們早已派出兩顆微粒子級别的智能電腦——“智子”,阻礙人類科技的進步。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比如當人類在太空進行粒子對撞機的科研實驗時,科學家丁儀本以為利用五台粒子對撞機同時進行實驗,便可以躲過智子的幹擾,獲得新的科學規律,以便為人類用科技上的進步,戰勝三體人做準備。

可沒想到,即便實驗安排地如此精密,也躲不過智子的幹擾。

這實則意味着,人類在科技上将永遠落後于三體人。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與此同時,年輕的大學老師羅輯,一邊在課堂上為學生們示範粒子對撞機實驗原理,一邊借此表明:不用管那些三體人何時毀滅人類,及時行樂才是唯一真理。

但就是這位看似吊兒郎當的年輕人,卻是拯救人類的唯一希望。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他對于三體人的威脅程度,從在馬路上差點遭遇車禍而死便能看出。

劇集的另一位重要角色史強,先是駕車救走了羅輯,随後便用軍事飛機護送其前往聯合國。

後續劇情裡,行星防禦理事會的負責人宣布了“面壁計劃”,以及羅輯對于“黑暗森林法則”的提出。

小說第二部中腦洞大開、資訊密集的科幻橋段,将會一一呈現。

是否值得一看?

POST WAVE FILM

B站版《三體》的最大意義,便在于它将大劉的這部封神之作拍攝出來。

要知道,科幻文學的地位要遠低于《三體》的《流浪地球》和《鄉村教師》,已經于2019年的春節檔改編成電影,登陸大銀幕,并且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流浪地球》海報

而《三體》的改編之路,卻異常艱辛。

是以,對于不少從2006年就開始追更《三體》的忠實擁趸來說,能看到想象中的故事得以視覺化,這一點難能可貴。

而從目前上線的兩集來看,B站版在大場面的緊張氛圍上營造的頗為不錯。

一是丁儀在太空站中和一幫科研人員進行粒子對撞機實驗。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實體專業名詞堆積後的壓迫感,外景實驗裝置的宏大場景,内景操作室裡的人員神情,以及智子所造成的破壞程度,都讓人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絕望感。即人類最頂級的科研裝置在三體人面前,不堪一擊。

二是史強載着羅輯,在道路中上演了一場“速度與激情”。

史強那粗中有細、臨危不懼的堅毅性格,通過一場逃生飛車戲,表現的還算飽滿。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不過,在豆瓣短評區中,大量出現的還是貶低不滿之詞。

一方面是特效畫面的不夠細膩,不管是葉文潔的發絲特寫鏡頭,還是那些室内的場景、室外的街景,都流露出渲染技術的毛糙,以及美學質感的廉價。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另一方面則是劇中大量廣告所造成的觀感不适。

每集劇首和劇中的硬廣暫且不提,劇中凡是出現街景畫面,都逃不了亮度明顯高出周圍一截的商業廣告。

就連上文提到的那段節奏不錯的飛車戲,實則也大抵為此。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當然這些尚能了解,畢竟國産動畫劇集的制作水準和商業宣傳的潛在規則擺在那裡。

但從目前兩集來看,《三體》原著中所展現的科幻震撼感、人性反思深度,并無太多繼承。

首集開頭的“古筝行動”,本該展現出納米飛刃劃過巨輪時的慘烈優雅,一種讓人在面對實體力量驚歎的同時,又會充滿錯愕之感。

可本劇中的這一場面,顯然按照傳統商業大片的路數,套了個模闆。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至于人物塑造上,由于舍棄了第一部故事的鋪墊,總讓人有種突兀的跳脫感。

葉文潔的寥寥數語,羅輯的油頭粉面,史強的硬漢做派,又都流于表面。

這些問題對于熟悉小說内容的老粉絲來說,問題或許不大,但對于原著一無所知的路人來說,便有些不知所措了。

當然,目前劇集才更新兩集,尚難判斷整部動畫的優劣與否,隻不過目前出現的這些問題,确實會讓本劇面臨粉絲流失的風險。

為何《三體》如此難改?POST WAVE FILM

其實,早在劉慈欣曆史性地憑借《三體》拿到2015年的雨果獎之前,小說的影視化改編已經擺上了日程。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張番番版《三體》視覺海報

2014年,三體宇宙公司的前身——遊族影業公布了電影的演員陣容,馮紹峰、張靜初、吳剛、唐嫣等人都名列其中。

翌年年初,導演張番番率領攝制組正式開機。可沒過多久,該項目頻頻傳出負面消息,特效層面的拉胯,拍攝進度的停滞,以及團隊的徹底解散,讓這部備受期待的科幻大片成為了爛尾工程。

随後數年裡,遊族影業内部經曆了大規模調整,公司管理層對《三體》項目重新評估,并于2018年年末成立了三體宇宙公司,專注于《三體》小說的泛文化類IP開發,如廣播劇、舞台劇、衍生書籍等。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我的三體》劇照

而另一層面,非官方的粉絲們開始了自發的同人創作。

2014年,網名“神遊八方”的李圳宜,通過一款名為《我的世界》的網絡遊戲,制作了動畫番劇《我的三體》。

在這部“異常粗糙”的業餘版《三體》動畫中,簡單的馬賽克圖像、業餘配音和照本宣科的台詞,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我的三體》在B站釋出之後,卻受到不少粉絲的追捧,更引起了遊族影業的注意。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劇照

等到2016年的《我的三體之羅輯傳》時,李圳宜及其團隊便已被遊族影業收編。

至于2020年的《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三體宇宙公司更是深度參與。

當然,《我的三體》系列三部曲得到不俗的口碑,更多是在小範圍内的粉絲圈,它是小衆愛好者的狂歡派對,而非将《三體》推向大衆次元。

騰訊版真人劇集《三體》;奈飛出品,曾國祥參與執導的劇集《三體》,以及此番B站出品的動畫番劇《三體》,才是其改編的影視劇進入大衆視野的開始。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奈飛版《三體》海報

可即便這一創作已呈井噴之态,也并非表明一定能獲得成功。

二三流的小說,可以改編成一流的影視作品,而一流的小說,往往隻能淪為二三流的電影劇集。《三體》或許也将難以逃出這一魔咒。

這當然源于多種緣故。

《三體》的時間跨度長達近千年,如果算上程心和關一帆的冬眠,中間有1890萬年之久。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而三部小說中的主人公也在輪番登場,第一部的葉文潔、汪淼,第二部的羅輯、史強、章北海,第三部的程心、雲天明、維德和艾AA。

幾乎每個人物都在各自的時空區間上演着精彩的故事。

這種大跨度的叙事結構,對于強調戲劇沖突集中的電影、劇集等類型來說,改編時自然水土不服。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此外,劉慈欣在《三體》中創造的大量科幻設定,如古筝行動、智子、曲率飛船、降維打擊等等,不僅在視覺呈現方面,令影視創作者屢屢犯難,也因為這些過于艱深的概念,極容易讓觀衆暈頭轉向。

是以,即使動畫版番劇已然上線,可依然在觀衆接受面上衆口難調。

有這樣一句評價《三體》影視化改編的論斷,頗為獨到:劉慈欣在《三體》小說中已經做到了100%,除非影視劇的視覺呈現達到110%,否則即使完成到100%,也無法讓原著粉絲獲得意外驚喜。

這種改編的困難程度,便不難想象了。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作者丨郭源潮

電影,從不比生活更高瞻

編輯丨毛頭 排版丨石頁

「注: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推 薦 閱 讀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後浪電影與SAME聯名《猜電影月曆2023》重磅上線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

三年了,“不務正業”的賈樟柯幹啥去了?

衆人期待,險成禁片,《三體》動畫為何慘遭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