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作者:色影光魔

這時間一晃又接近一年的末尾了,是以按照老慣例,我在十二月末開始了一年照片視訊的整理并進行年終備份。

說起來這麼多年過去了,這照片和視訊備份的事,真是讓人頭疼不已。且讓我說說這到底是如何令人頭疼法:

首先,乍看之下好像就是幾塊硬碟的事,但其實這真不是幾小塊硬碟就能搞定的事。拿我自己來說,在2018年,甚至2019年以前,一年的量基本在4TB左右,這樣進行雙備份的話一年大概就是2塊4TB,投入基本在1300-1500元這樣。但是2019年以後,随着照片、視訊體積的成倍增長,這就不是2塊4TB硬碟能搞定的了,至少是6塊,8塊,費用一下子就上去了。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其次,是硬碟的價格非常高,真的真的買不起了。這對于一般人來說,可能覺得“也就幾百塊的事嘛”。可千萬别這麼想!我在2020年左右,因為存儲的需要,是以使用了撿便宜政策:就是用價格比較低的硬碟比如監控硬碟之類,來作為備份。但你知道嗎?結果是很坑啊!這個待會我說說我的政策。為什麼說價格非常高,後來買不起了呢? 因為作為照片視訊來說,這些都是珍貴資料,是以在硬碟用料選擇上,要求就必然要放高一些,價格一下子就上去了。舉例來說,考慮可靠性稍微較高一些的垂直,一塊16TB的外置硬碟,實際能用差不多14.5TB,價格差不多是2000塊。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第三,是傳輸速度的問題。這個是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也是糾結了很久。有人說,那就組raid啊,嗯,是的,你先把票子拿出來再說。

下面,我想談談我自己的幾個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條經驗:

我肯定是雙備份,異地備份,是以我的硬碟就是一份是母帶,平時用;另一份是子帶也就是第二套備份,壓箱底的。母帶我應該是用到的幾率很大,但另一個子基本就是用不到的。

那為什麼非要弄兩份呢?我十幾年的經驗告訴你,如果隻做一個備份,将來後悔的幾率非常大。千萬不要以為硬碟有多麼牢靠,老實告訴大家,外置硬碟且不要論什麼垂直、疊瓦,隻要你是使用了外置硬碟然後用硬碟盒的方式來帶動的話,基本上用着就是提心吊膽的。而一般的移動硬碟,也是經不住敲打的。但是誰叫咱們都是窮人呢?是以目前是沒得選,隻能硬着頭皮先上。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第二條經驗:

方案選擇。

最佳方案就是1+3+n模式。容我給大家解釋一下:

1就是買一套桌面硬碟約36TB的組合連着家裡的電腦工作站啟動,做成資源庫,這是靜止不動的;3就是用3個2TB或者4TB大小的移動硬碟用來跟着人,跟着電腦相機跑,并且速度要快要耐磨防碰撞+N就是很多個便宜硬碟用來存儲按照年度分好類的照片和視訊素材是基本不動的。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請特别注意,這一套桌面硬碟需要經久耐用,不管日常你怎麼蹂躏,他都依然保持戰鬥力。不僅如此,速度上也要有一定的保障,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将日常經常使用的視訊編輯資源、曆年的精選照片視訊合集放在這個1套桌面硬碟組合裡,這個是天天跟着電腦啟動的,就是我每天都要接觸的自己的“資源庫”。目前為止,萊斯lacie的桌面硬碟是個好的選擇。但是價格可是不便宜的。

而我的那3個跟着我跑的移動硬碟,我自己是這樣搭配的,2個萊斯的價格貴一點,但目前為止算作是品質過關的,而且速度也是不錯的。還有1個ssd的,這個主要是用來快速存儲、增加機器容量、快速導出片子給客戶等等。

拍照片視訊這麼多年,和大家分享一些存儲備份的經驗

特别說明一下,那些nas什麼的對我而言沒太大的作用,貴當然是原因,但當你真正真刀真槍的去實踐的時候,海量資料的更新,每天各種内容的編輯,你還是發現還是傳統點的比較實在,儲存起來就好,沒必要去折騰。因為我的主要目标就兩個,一個是單純儲存素材。是以就單純儲存素材來說此而言,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那麼昂貴的器材。第二個我要快速編輯,輕而易舉的從我的精華資源庫裡面進行資料交換。

第三條經驗:

将素材整理好是關鍵。我的素材都是手動整理的。單純隻是用來存儲的那些盤就按照日期、事件要素建立檔案夾來排列,檢視起來非常友善。而桌面系統的硬碟,也就是“資源庫精華集”則按照題材、風格、素材内容等方向進行精細化分類,但内部還是按照年代的順序和年月日來建立檔案夾。這樣在使用自己素材的時候會比較得心應手。

寫在最後

你沒有認真的對待過攝影,就不知道面對海量照片視訊時候的痛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