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骨文公司胡迎:如何通過SaaS建構中國企業全球化能力|WISE2022 新經濟之王大會

作者:36氪

2022年11月29日-30日,36氪WISE2022 新經濟之王大會順利舉辦。

今年,36氪将大會主題定義為“Long China Long Innovation 守望中國 保持創新”,大會将聚焦新能源、SmartEV、新消費、投資人、硬核科技、數字化、XR與元宇宙和機器人八大熱門賽道,彙集數字化、企服、新能源、新消費、雙碳、二級市場、商學院、創變者等10大分會場。重磅推出“WISE 2022新經濟之王年度人物”、“WISE 2022新經濟之王年度企業” “WISE 2022新經濟之王年度焦點産品”三大年度名冊。全方位展望新經濟領域的趨勢動向,探索新經濟領域新的增長點。

在11月30日下午,甲骨文公司副總裁暨北亞及中國區應用軟體與SaaS産品業務總經理胡迎,在“數字全球化:更近的遠方”發表以《如何通過SaaS來建構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能力——集控、高效、韌性、合規》為主題的演講。

甲骨文公司胡迎:如何通過SaaS建構中國企業全球化能力|WISE2022 新經濟之王大會

甲骨文胡迎

以下是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

各位嘉賓、同仁,下午好!我是甲骨文公司的胡迎,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在杭州齊聚一堂,大家也知道我們現在有這個機會能夠面對面的做一些溝通和交流非常不容易。

是以今天我們來一起共同的探讨一下在新經濟、新發展方面很多的想法。今天是36氪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的十周年,我在這裡借這個機會由衷的祝福36氪越辦越好,同中國的企業一起共創美好未來。

在雙循環的經濟時代,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了出海,那麼甲骨文公司在服務這些企業走向海外的整個過程中,我們也了解了他們的需求,看到了他們的成長,并且有了自己很多的總結和看法。是以今天我所演講的主題是《如何通過SaaS來建構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能力》。

Oracle(甲骨文公司)進入中國30年的時間以來,尤其是最近20年,參與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在我們的産品上主要有兩條線:

1、技術線。

2、應用業務。

大家可能非常熟悉Oracle的資料庫,但實際上有一些企業可能不是太了解我們實際上在應用軟體上也是全球最領先的、世界級的應用産品供應商。

我們目睹中國在應用軟體應用過程中的快速成長,幫助中國企業資訊化和全球化的過程中,我們也目睹了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四個主要過程。

第一步,全球貿易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首先進入到全球貿易化的過程,利用海外銷售的管道以OEM代工方式開拓海外的市場。例如中興、福耀等都是這樣開始的。

第二步,海外服務體系的建構。企業進入市場開始銷售自己的産品,接下來就是服務體系的建構和區域性的供應中心的建立,同時這樣子可以快速的響應當地的一些需求。

第三個階段,企業開始進入海外的并購,在這種并購的過程中進入到歐美的市場、南美的市場、東南亞的市場。企業還需要做研發資源重新布局,這樣一方面可以獲得新的技術,并且也可以更快的進入到市場開展深入的一個營商活動。像美的并購東芝白電、KUKA,康龍化成在美國并購一些藥廠,福耀在歐洲擴大自己的版圖,這都是典型的海外并購。

第四步就進入到更成熟的階段——品牌營銷和供應鍊重新整體的布局。随着産品能力的持續提升,我們作為全球大的生産工廠,開始面對最終端的消費者。有很多頭部的跨境電商已經開始真正的建立自己的品牌,進行全球的營銷和全球供應鍊的整體布局。我們發現很多人考慮東南亞、南美、歐美的很多供應鍊和供應點的一些布局。

這些企業随着自己的工作能力、生産能力、企業的成熟度、對于複雜業務和多公司的管控能力的提高,走向全球成為必然趨勢。在這種全球化的管理和營運的過程中,企業必須認識到一點——資訊化能力是真正全球化營運成功的關鍵基石。那麼,怎麼樣做到有全球化的設計和管理的思路,同時還能遵守本地的規章,了解本地客戶的需求,遵守本地的法律條款條規?

如果我們看細一點,在财務上怎麼樣做到全球的集中、統一、透明化管理,同時又能符合本地的會計準則包括稅務的要求。

同時人力資源這部分,在做海外并購、海外營運的時候,需要本地化的一些人力資源的管理,不能說我們大規模已經投資進去了,但是那些在當地的高管有沒有做好計劃,你的招聘管道管理和你的所有人才的檔案有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去整理,你的薪酬方法有沒有符合本地的很多要求,甚至于有沒有考慮到本地的一些偏好,包括人才的培養和合規性的人力資源使用,用工規則合規性的要求。所有這些細節,都是需要仔細的提前的考慮到并且布局的。

另外剛剛我也講到供應鍊。企業内部有不同的生産基地,不同的供應中心,它們之間的協同,全球的集中管控和外部供應商集中采購,供應商、分包商的協同配合都是需要非常認真的去處理的,企業需要提早有一個思考和準備。

另外還有營銷。我們離開中國走向全世界營銷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營銷政策和營銷手段,需不需要跟當地最通用的、最熱的社交媒體推廣你的産品,要不要跟Facebook、推特這樣的社交媒體做整合,有沒有一些個性化的營銷,可不可以觸及到每一個當地的這些消費者;同時還要考慮服務,我們很多的生産企業比如說電子産品、手機,你的營銷已經做了,你的服務體系可不可以配套,包括整個服務備件的供應鍊,整個客戶的訂單的管理能不能協同的處理這些事情,都是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資訊化的體系來支撐。另外包括還有研發體系,研發資源全球化的共享和協作,都是需要放在整個做全球化經營的整體思路裡做這個考慮。

應用軟體本身其實是管理思路的一個結晶,我們把很多年的一些管理的方法甚至全球最優的一些企業它的管理方法凝結成資訊化的一個手段來展現。當我們的企業今天去面向全球化經營的時候,作為這樣凝結管理手段的系統的軟體,我們需要認真考慮哪些挑戰,先知道問題在哪兒,才能找到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首先我們要考慮一定是出海企業在考慮的問題,我們怎麼适應全球化合規和管理實踐的要求,離開最熟悉的本土,要了解海外使用者的體驗,尤其是歐美使用者包括它管理的模式、文化的磨合、系統的體驗;系統體驗也分各種體驗,比如終端使用者的體驗,系統管理者的體驗、維護人員的體驗,甚至企業最終使用者使用系統的體驗。

我知道在最近很多的企業建立了非常優秀的一些軟體,但是這些軟體平推到海外,有可能也會遇到阻力,因為對于當地的一些情況的了解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去沉澱,是以這個過程中又需要提前的預見到全球化營運的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合規性也是一個挑戰。

另外,合規性也是一個挑戰。一套複雜的、成熟的應用系統,也需要有非常好的一套維護支援系統來支撐,這個本來是非常大的一個成本。

為什麼說SaaS産品是支撐企業全球化最好的方法?SaaS産品和我們本地部署的應用軟體産品,兩個産品其實都有各自的長處的,但是對于海外營運管理,更有效的其實是SaaS産品,最主要是因為OP(私有部署)産品的運維成本相對比較高,而且對于當地員工運維團隊的要求也比較高。是以如果你做海外營運的過程中,如果完全依賴于中國本地團隊支撐,你的全球運維就會面臨複雜且大的壓力。如果你在國内做了非常多的客制化軟體的工作,推到海外也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說回合規,要适應全球化日益嚴格的資料合規性的要求,這個資料合規性是非常大的挑戰,我們中國自己也提出了非常嚴格的一些保護個人消費者的隐私的資料的安全法,在歐洲有GDPR也是同樣如此,我們去跨境營銷的過程中,怎麼樣保護這些資料,是出海企業很大的挑戰。

在過去的這幾年,我們發現SaaS産品比較快而靈便,更能适應全球化的趨勢。我們了解到在國外更多的企業裡面,他們采用SaaS的産品的步驟是:

首先是營銷産品,因為營銷産品可以快速的進入到當地的市場,而且成本非常容易控制,比自己重新開發一套營銷的軟體更快;還有人力資源管理SaaS,可以更快的了解當地的一些需求;最近這些年的趨勢是,應用軟體中最複雜、最核心、最中心的背景管理的ERP和供應鍊管理,客戶的選擇也在轉向了SaaS産品,因為全球範圍内SaaS産品逐漸開始成熟并且優化。

ERP和供應鍊的SaaS好處很多。一方面可以減低運維的壓力,不需要企業自己把大量的投資隻是放在運維上面,畢竟這部分有軟體廠商直接負責;另一方面,SaaS可以有全球資料中心的布局,可以靈活的選擇,比如說我要在歐洲開廠,在歐洲營運銷售就選在歐洲的資料中心上這套SaaS産品;最後,SaaS還可以快速疊代,現在走到全球營運的過程中,行業的變化那麼快,客戶的反應又變化那麼快,SaaS産品快速疊代的優勢就可以滿足我們在管理上快速響應環境和時代變化的特點。

SaaS産品有一些具體的賽道,是有成型的“模闆”可以套用。比如我們現在已經做好的銀行的支付、物流的整合、社交媒體管道的整合,這些都是馬上應用的。

是以現在如果回來來看,真正做全球化營運中國企業的資訊化管控建構,我認為“集控、高效、韌性、合規”是非常關鍵的八個字。

首先是集控(集中管控),我們作為母公司一定要能對全球投資的企業做到集中管控,如果有很多各自為政,那麼我們的投入投資,經營的目标和理念沒有辦法得到認真的貫徹和執行,而且會有很多的風險不可控。

然後是高效,有效率、有效性還有投入産出的效果,我們用最低的成本可以迅速的收到效果。

還有就是韌性,現在不管是政經環境還是整個全球的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是有非常多的風險和莫測性,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企業不管是供應鍊還是供應商,還是本體自己的經營理念、經營政策在市場的布局,新的一個經營重點的變化都是非常快速的。一個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企業才能更快的适應所有的變化,才能降低我們在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那麼韌性就變的非常重要。你的應用軟體如果需要推倒重來,才能适應一個新的變化,那就有非常大的風險,不光是經營風險,而且成本沒有辦法控制,效果也沒有辦法迅速得到展現,是以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一個更有可配置的韌性的軟體來支撐這塊。

另外就是合規,剛剛我也講過了,這個地方不再贅述了。

我們甲骨文公司雖然是全球領先的SaaS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但是今天我并不是在這裡講我們甲骨文的優勢,而是我把甲骨文設計并且完成自己SaaS整個産品的思路、目标放在這裡,給所有做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做數字化轉型、資訊化建構、全球化布局的思考的時候做一個參考。我們有那麼多的友商也在做SaaS産品,這給了我們使用者更多的更好的機會做選擇,到底怎麼樣選擇和建構自己的資訊化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有幾條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的,首先就是我們整個平台的整合性和一體性,最主要的包括我們思考财務、人力資源、供應鍊整個産品的過程中和服務體系的規劃必須是整體性的規劃,不能有資訊孤島,不能各自為政,因為需要有一個平台把所有的資料有機會貫通起來,才能真正的做到中心集控的目标,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點。

另外要考慮資料中心的合理選擇,這個資料中心到底在哪兒,企業在中國營運,資料中心一定要放在中國,我們要尊重中國的主權資料法,要尊重所有國内的資料安全的要求,但是如果你在歐洲經營要尊重歐洲的法律要求,美洲、北美、東南亞也是同理。

另外還有要考慮到,産品選擇對于服務,對于新的功能提升疊代的速度夠不夠快,能不能迅速響應行業的發展,能不能更快的拿到其它同類先進全球企業的最佳實踐,如果一套産品放在那裡10年不做更新,所有的功能不做改變的話,企業會離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遠,是以要有更快的更新疊代的能力。

最後一條就是安全性保障,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核心應用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到供應鍊、ERP管理的時候,需要有很好的安全保障。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服務不能經過更多的第三方的供應商,這個過程中如果你的資料中心、軟體放在一個第三方的資料中心上,又經過各種的越多的環節就會造成越多的安全隐患,是以要高可獲性、可用性。

我們想給所有的全球化營運的中國企業一個啟示,我們在做管理軟體,做應用軟體的時候大概要去考慮哪些方面。

我也在這裡再借這個機會感謝36氪對我的邀請,也預祝中國的企業在出海的征程中大獲成功,祝各位身體健康、一切順利,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