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作者:上觀新聞

這兩天,隻要你去過鶴山路,老遠都能看到這樣的奇觀:狹窄的路裡到處都是人,男人、女人和孩子,無窮無盡,可以說是人海,熱鬧非凡。在團隊的最後,是一個小店面,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奶茶阿姨。

7月6日,嚴阿姨的朋友圈釋出了一條失傳已久的消息:"阿姨奶茶店(鶴山路41号)将營業至7月15日,7月16日關閉!感謝您多年來對嚴阿姨的愛戴和支援,即使有太多不情願,顔阿姨奶茶暫時和你說再見!如果将來還有機會開新店,會及時通知大家!"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已經做得很好的小商店的流量翻了一番。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7月14日下午,記者來到鶴山路41号,走過地鐵站,聽到身後兩個男生嘀咕道:"火車還有兩個小時要走,我們現在要排隊嗎?""應該還為時過早,但某些東西會賣光嗎?""沒關系,她有我想要的東西!"問了前一個問題,确實所有人都趕到奶茶阿姨那裡。

他們都是從外地來玩的學生,早早地在小紅書上标明了阿姨奶茶,然後離開去喝一杯。即使心裡有預設,但當我們看到團隊時,我們感到驚訝的是,幾十米的團隊仍然肉眼可見加長。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下午 3:30 .m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晚上七點

阿姨的故事從來不缺,即使你沒有聽說過,排隊的時候,前後老顧客都會熱情地告訴你聽——"我讀書的時候開始喝酒,當時阿姨隻有一個攤位,她對面開了一家店,我剛結婚,然後兒子讀幼稚園, 她也搬到了現在的地方,現在兒子是二年級的"十年前,别人給我買了一杯綠豆湯,我吓了一跳,這麼大的杯子,隻有兩塊五塊,也很好喝,現在外面任何一杯奶茶都是二三十塊,阿姨也隻賣十塊"......

算一算,阿姨的奶茶現在已經過了30年。1991年,闫阿姨下崗思考出路,因為喜歡甜食,是以他們選擇擺攤謀生,上海第一杯血米奶茶誕生了。為了給顧客帶來最好的味道,她會在清晨起床做血米飯,爆米粒,是病人隆隆作響,奶茶醇厚,還有煮熟的功夫,奶茶配血米飯,甜而有嚼勁,飽滿可口。

一開始阿姨賣了這杯血米飯,然後又加了果湯,然後慢慢摸索出了血米、椰粉血米、芝麻血飯等口味,夏天還增加了果茶、果汁、刨冰等種類。這麼多年過去了,阿姨的櫃台還是平均每杯10元左右。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奶茶放大半杯血米,香氣醇厚!"全上海都找不到這麼好的飲料和便宜的奶茶!"食客們對恭維并不害羞,"好喝!足夠!成本效益非常高..."大家對奶茶阿姨有一顆心的關鍵字,但也有一個獨特的菜單——"血米好吃,加一些紅豆、酒、圓,絕對飽滿。""點一個綠豆刨冰,兩人共享,晚餐不用吃"......

37°C的高溫,阻擋不住大家的熱情,有人買了六七杯,隊伍的長度隻增多了,有人笑着說:"明天的最後一天,整個上海的美食今天就要來了!"有一次媽媽專程帶孩子打車來,5歲男孩的衣服濕了,給媽媽嬌小:"太熱了,排隊就像一條龍,我的大腦像炸彈。"不過對于他們最愛的綠豆刨冰,還是好排隊。

“明天最後一天,全上海的吃貨都來了!”37℃高溫,這裡排隊幾十米……

排隊不容易,我們别忘了問一個阿姨以後不會開的。一位老顧客特意帶相機,想給阿姨拍幾張照片,聽說阿姨說會找一個新的店址,一邊放下心來,一邊說:"阿姨要照顧好身體,開個新店我們也去!"

龔姨媽聽到這話,脖子上用毛巾擦了擦汗水,露出标志性的笑容:"放心,我先休息幾天就行了!衛生不錯!"

專欄編輯:王海燕 文字編輯:劉學軒 标題 圖檔來源:本文圖檔由劉學軒拍攝

來源: 作者: 劉學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