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企業數字化轉型3.0階段?這場重磅會議傳遞出重要信号

作者:風口财經用戶端

風口财經記者 婁花 謝文倩

數智時代如何進行高品質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如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11月25日,由青島市工業和資訊化局指導,高新區管委支援,海克斯康集團主辦的智能制造高品質發展高峰論壇在青島舉辦。來自制造業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精微賦能·智造未來”主題,共同探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現狀,為制造企業支招布局。

本次大會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山東省“十四五”制造強省建設規劃》、黨的二十大報告等檔案精神,堅持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場景、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和智能工廠建設,開展多場景、全鍊條、多層次應用示範,助力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更新實作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表現。

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看來,需要在數字空間思考和實作制造業的高品質發展,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集團郝健則認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3.0階段是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賦能。

制造業數字化轉邁向3.0時代

從資本視角出發,在政策和需求雙重利好下,智能制造步入資本化;從行業視角來看,工業轉型降本增效,是大勢所趨。

中國制造數智化發展十年,大陸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45.5萬億元,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資訊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甯振波指出,中小企業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重要力量,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成功是中國工業轉型成功的标志。

什麼是企業數字化轉型3.0階段?這場重磅會議傳遞出重要信号

近年來,企業數字化轉型備受關注,但對于企業自身來說,更多的是深入工廠,對現場管理、資料營運、生産效率等千企千面的深入應用。

對此,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總裁郝健表示,數字化轉型必不可少的四個步驟分别是,流程梳理/統一資料、資料轉換、系統互聯和數字賦能。

“第一階段是把崗位、物料之間的流程體系化,第二階段是按照梳理完成的流程,将資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目前頭部企業基本已經結束第二階段了,而大多數中小企業還停留在第二階段。”在他看來,80%的企業在第三階段的進化之中。而甯振波指出,行業最新的工業軟體與智能數字化裝備,能夠幫助中小企業打破技術圍牆,實作轉型。

針對于大部分企業“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問題,亟需建構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體系,聚焦中小企業轉型發展需求。

近年來青島市不斷推動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強化“鍊主”企業的龍頭作用,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解決工業産業鍊部分“斷點”與“堵點”問題,促進制造業高品質發展。對于廣大中小型企業,政府通過數字化賦能中心幫助企業把脈問診,梳理企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向企業宣貫教育訓練有關政策,幫助企業制訂“智改數轉”頂層規劃方案和“一企一策”個性化解決方案。

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建設和應用走向行業落地階段

對于工業網際網路體系而言,平台是核心,誰掌握平台,誰就掌握整個産業鍊、價值鍊的主導權。對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而言,這也是助力它們轉型加速、擴面、提質、增效的優質選擇。

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化與軟體産業研究所副所長袁曉慶博士指出,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建設和應用已經從基礎能力建設走向行業落地階段。“要分行業去抓業務落地的牛鼻子,這個牛鼻子就是數字化管理、平台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

目前,大陸工業網際網路産業規模突破了萬億大關,相關資料顯示,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超過150家。從模式來看,一般分為5種:一是由資訊技術企業發起的,像華為、阿裡、騰訊等;二是自動控制與軟體企業,比如用友;三是裝備制造型企業,像海克斯康、三一重工等;四是生産制造企業,比如海爾卡奧斯;五是新創業企業。

什麼是企業數字化轉型3.0階段?這場重磅會議傳遞出重要信号

作為紮根青島的世界500強企業,海克斯康具備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的先天優勢。憑借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專業技術組合,海克斯康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涵蓋産品全生命周期的工業軟體系統以及廣泛分布的傳感器技術為基礎,憑借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提供面向産業供應鍊、行業線乃至産業叢集的互聯互通與應用,解決行業客戶痛點,激活社會剩餘産能、協同多領域戰略生态夥伴,解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共性需求,降低企業數字化成本,拉低企業進入門檻,加速助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會議期間,海克斯康釋出智能制造宣言,啟動“鍊萬企”上線儀式。作為 “鍊主”企業,海克斯康不資料恢複優化資源配置,進行“以大帶小”的“鍊式”發展,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資料、服務等多方面的支援,助力中小企業順暢高效卡位傳入連結。

打造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共享經濟大生态,海克斯康基于“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制造”,在江西贛江、上海松江、江蘇無錫、山東東營、黑龍江等地的打造賦能中心,一方面立足區域以最短的響應時間為客戶提供最優服務,特别是為區域内的特色行業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借助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以輕松實作平台上企業之間的連接配接與協同,促進資訊化工業生産機制的運作,實作小批量、多品種、定制化等智能制造的需求。

高品質發展需要在數字空間思考

數智時代的高品質發展概念發生了不小的變化,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集團郝健表示,海克斯康基于在品質與數字化領域豐富的實踐經驗,提出數字化轉型時代的高品質發展觀——将品質融化在制造全過程,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實作品質管理方法論、基礎技術、設計方法、檢測控制以及生産方式的大變革,從CAD原型設計、CAE設計仿真開始到制造技術流程、品質管理等全流程,以資料資産為準則,實作不同工序流程的對話、協同,将品質真正的融化在制造全過程中,把品質的靜态結合變成在每時每刻都能載品質控制的改進過程。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也談到“需要在數字空間思考和實作制造業的高品質發展”,積極地肯定了海克斯康數字資訊技術解決方案在高品質發展過程中的全面賦能角色。同時,李院士結合全球前沿技術與企業案例分享,新時代的高品質發展觀不應僅僅是産品品質、制造技術過程品質的,它應該涵蓋更廣義的企業高品質,包含使用者體驗、綠色低碳、共生生态等次元的内容,這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是高度一緻的。

什麼是企業數字化轉型3.0階段?這場重磅會議傳遞出重要信号

今年8月,國務院以“國發18号文”印發了《關于支援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 推動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的重大曆史使命。

近年來,智能制造已成為各國産業競争和科技創新競争的白熱化領域,而為了滿足高品質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的内在要求,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重要途徑。會議期間,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為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術(青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克斯康”)頒發了基于PAS 2060:2014标準的碳中和認證證書。

海克斯康能源行業院院長封善齋介紹到,近年來,海克斯康踐行綠色,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更新、創新化發展的同時,大力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着力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等領域,推出了大量低碳綠色的高效智能制造技術。作為全球資訊技術解決方案的革新者,企業緻力于深入建構新基建智慧城市生态體系,為此在去年加入了DMG MORI中國綠色聯盟,并在同年獲得TÜV萊茵ISO 14001 & ISO 45001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基礎上,于今年再獲其碳中和認證證書,希望借此與企業的客戶、合作夥伴一起,高效提升品質、效率和生産力,助力‘雙碳’目标盡快實作。

精微賦能 · 智造未來,從單一的裝置供應商到數字化企業的踐行者,海克斯康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不斷創新實踐,未來海克斯康還将不斷強化和拓展旗下智能制造生态系統的新技術、新方案,打好數字化賦能的技術基座。另一方面,繼續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連接配接人、系統、裝置、供應鍊、企業與客戶,憑借大資料和智能技術的應用,推進制造關鍵流程的智能化,助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更新,為企業降本、增效、提質、綠色與安全做出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