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工業物聯網不是取代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作者:控制工程中文版
工業物聯網不是取代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工業物聯網不是取代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

本文圖檔來源:MAVERICK Technologies

作者:John Clemons

工業物聯網(IIoT)最合适用于擴充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同時讓其能夠按設計運作。

在過去幾年中,物聯網(IoT)發展迅速,連接配接了數十億裝置和數百萬人,收集和共享了大量資料。它使用網際網路将日常的實體對象連接配接在一起。當然,這些實體對象必須嵌入傳感器、處理能力、軟體和其它技術,使它們能夠通過網際網路互相連接配接和通信。

當物聯網用于工業和生産制造業應用時,它被稱為工業物聯網(IIoT)。像物聯網一樣,IIoT 連接配接裝置和人,收集和共享大量資料。它還使智能和自主機器能夠互相通信,并與更進階别的系統通信,如制造執行系統(MES)或企業資源規劃(ERP)。

IIoT 幾乎已成為智能制造和工業 4.0 的同義詞。雖然智能制造包含的内容遠不止IIoT,但 IIoT 已經成為幾乎所有智能制造應用的基礎技術。

與一些觀點相反,IIoT 根本不是要取代傳統的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過程控制和自動化将始終需要對制造過程進行實時、閉環、規範的控制——而這些并不是 IIoT 的設計初衷。

IIoT 最适合用于擴充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的功能。它提供了這些系統不經常提供的額外功能,同時仍讓它們按設計完成工作。該理念是讓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與 IIoT 各司其職,做它們自己最擅長的事情。IIoT 從如下5 個方面提升了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的功能。

1

生産監控,具有實時情境資訊

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總是包括實時生産監控,但它通常是本地的,集中在特定的裝置、特定裝置的運作和特定生産線上。有了 IIoT,就可以從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收集和共享大量資料,進而可以實時獲得更廣泛的生産營運狀況視圖。

例如,可以将生産計劃與實際生産進行比較。可以根據生産的批次跟蹤訂單。可以監控機器和生産線的速度,并将其與産品時間表聯系起來。可以跟蹤浪費和返工,并将其與訂單和批次聯系起來。可以實時收集品質結果并與批次比對。

也可以根據批次和訂單檢視産品庫存。可以根據時間表、訂單和批次監控品質、成本和傳遞的制造關鍵性能名額(KPI)。所有這些都可以在不妨礙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的情況下完成。

2

資産性能跟蹤,更全面的制造狀況視圖

過程控制和自動化還包括實時資産性能跟蹤,但它同樣通常是本地的,并專注于特定資産、工作中心、裝置運作和生産線上。現在,随着 IIoT 使用來自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MES 和 ERP 的資料,有可能将資産性能提升到更高的水準。

資産、工作中心、裝置營運和生産線的績效,可以使用許多關鍵績效名額來衡量。一些最常見的 KPI 包括可用性、性能、品質、整體裝置效率(OEE)、平均修複時間(MTTR)和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它們還可以與整個制造營運中的訂單、操作和批次相關聯。這些 KPI還可以映射到維護和清潔活動,甚至個人和機組人員。

這使我們能夠針對對性能影響更大的因素,對資産性能進行更廣泛的分析。它還可以更深入地探究資産表現不足的根本原因。它依賴于來自自動化和控制系統的資料,并将其與其它來源的資料相結合,以提供有關資産及其性能的更可靠的視角。

3

裝置維護,更深入的分析

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通常不直接涉及裝置維護。然而,它們通常收集大量的裝置資料,企業資産管理(EAM)系統或計算機化維護管理系統(CMMS)在基于狀态的維護方案中使用這些資料。IIoT 不直接涉及裝置維護,而是依靠上述管理系統來完成它們的工作。

IIoT 的擴充功能可更好地将這些系統連接配接在一起,并提供對資産維護更大的可見性。可以使用 IIoT 實作基于狀态的維護(CBM)報警。維護活動可以與生産計劃挂鈎,并與特定訂單、操作、批次和品質結果挂鈎。通過分析維修前後的多個批次,可以對單個批次的影響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也可以根據更多的參數和 KPI 名額來對故障成本進行分析。還可以更詳細地分析預防性維護、推遲甚至取消維護,對關鍵 KPI(如成本、按時傳遞和客戶滿意度)的實際影響。

自動化系統中的分析部分通常是關于壓力、溫度、流量和速度等關鍵制造參數的各種圖表。有了 IIoT,分析就不再僅僅是一些關鍵資料的幾個圖表或圖形,而是包括描述性、診斷性、預測性和規定性資料,并使用來自非常廣泛來源的資料。

這就允許這些分析根據客戶、庫存、訂單、時間表、維護、成本、勞動力和其它據來映射制造資料。它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營運績效整體視圖,允許對實際上市時間、成本變化、材料變化、品質趨勢、客戶滿意度趨勢、供應商品質和供應鍊績效等進行分析。

4

物品辨別 :RFID、條形碼內建

條形碼和射頻識别(RFID)是生産制造營運中最常見的兩種識别技術。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經常使用條形碼和 RFID 閱讀器作為其自動化活動的一部分,但這些活動的範圍往往有限。

IIoT 擴充了條形碼和 RFID 的使用,并将其與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內建在一起。這允許條形碼和 RFID 應用于生産制造營運的多個環節,例如管理原材料和包裝材料庫存、整個工廠的在制品庫存和産成品庫存。

它還允許條形碼和 RFID 技術在整個生産制造營運中獲得更普遍的應用,支援過程中每個步驟所用材料的可追溯性。通過 IIoT 條形碼和 RFID 技術能夠收集和共享産品、材料、在制品、位置和移動資料,同時支援對這些材料進行實時管理。

5

持續改進 :産品和過程資料聚合

所有生産制造營運都有一個持續改進的流程。精益制造和六西格瑪是兩種常見的改進過程。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通過向其提供有關生産制造活動的資料,來支援這些持續改進過程。

IIoT 通過将産品資料和過程資料(包括來自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MES 和 ERP 系統的資料,以及可能來自許多其它系統的資料)聚合到正确的人手中,将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這正是作為持續改進過程的一部分所需要的,以識别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實施所需的改進,然後确認這些改進的有效性。

IIoT 是對生産制造過程的補充

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将繼續存在,它們不會消失,并且需要它們來提供制造過程的實時閉環監管控制。IIoT是對這些過程的補充,而不是取代它們的手段。

IIoT 擴充了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為其提供了額外功能,以新的方式使用其資料,并與許多其它來源的資料相結合。它提供了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之外的一些功能,同時仍然允許這些系統做它們最擅長的事情。

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以及 IIoT 的協同工作,其效果要優于各部分獨自工作的總和。IIoT 是一個倍增器,與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一起,提供了超出任何一方各自所能提供的能力。

關鍵概念:

■ 雖然智能制造包含的内容遠不止IIoT,但IIoT已經成為幾乎所有智能制造應用的基礎技術。

■ IIoT擴充了過程控制和自動化系統,為其提供了額外功能,使之以新的方式使用其資料。

思考一下:

在哪些方面,IIoT 對你的設施影響最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