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管理需求優先級?8大依據以及4款工具

本文将圍繞以下問題展開:1、什麼是需求優先級排序,目的是什麼?2、優先級排序的8大依據;3、需求優先級排序面臨的挑戰;4、一些優秀的需求優先級排序工具。

一、什麼是需求優先級排序,目的是什麼?

排列優先級是對需求進行排序以确定它們對于相關方的相對重要性。當一項需求經過優先級排序,它會被賦予或高、或低的優先級。優先級可以指需求的相對價值,或是它将會被實施的順序。優先級排序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優先級會随情境的變化而改變。

需要識别需求間的互相依賴關系,并可将其作為優先級排序的依據。優先級排序是確定價值得以最大化的關鍵性活動。

優先級排序的目的:排列需求優先級的目的是根據相對重要性對需求進行排序。

二、優先級排序的依據

排列需求優先級的依據由所涉及的相關方商定,并在商業分析規劃與監督知識領域中定義。影響優先級排序的常見因素包括:

1、收益

針對變革的宗旨和目标進行衡量的實施需求能夠為相關方所帶來的好處。所提供的收益可以指一項具體功能、期望品質,或是戰略宗旨或業務目标。如果存在多個相關方,每個群體考察收益的方式可能不同。可能需要運用沖突化解和談判來達成針對總體收益的共識。

2、懲罰

不實施特定需求所造成的後果。這包括為滿足施加于組織的監管或政策要求而排列需求優先級,這可能比其他相關方利益更優先。懲罰也可以指不實施一項改進客戶體驗的需求所帶來的負面後果。

3、成本

實施需求所需的工作量與資源。有關成本的資訊通常來自實施團隊或賣方。客戶在了解成本後可能改變一項需求的優先級。成本常常與其他标準結合使用,例如成本收益分析。

4、風險

需求無法帶來潛在價值,或根本無法實作的可能。這可以包括得多因素,諸如實施一項需求的難度,或是相關方不能接受一個解決方案部件的可能。如果存在解決方案技術上不可行的風險,最難實施的需求可能會被列為最高優先級,進而将了解到拟議解決方案無法傳遞前所花費的資源最小化。可以開發概念驗證以确定高風險選擇是可行的。

5、依賴關系

需求之間的關聯關系,其中一項需求隻有在另一項需求被實作後才有可能實作。在某些情況下,将相關需求同時進行實施可能可以達成更高效率。依賴關系也可能超越目前行動,包括(但不限于)其他團隊的決定、資金投入承諾與資源可用情況。依賴關系在跟蹤需求任務中進行識别。

6、時間敏感性

需求的“最佳實作期限”,在此之後實施需求将喪失重要價值。這包括上市時間方案,其中某項功能如果可以先于競争對手傳遞,所取得的收益将會極大增加。它也可以指僅在一年中的特定時間具有價值的季節性功能。

7、穩定性

需求将會發生改變的可能性,改變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需要對它做進一步分析,或是由于相關方未就其達成共識。如果一項需求不穩定,則它的優先級可能較低,以減少無法預計的返工與工作量損失。

8、監管或政策合規

為滿足施加于組織的監管或政策要求而必須實施的需求,它們可能比其他相關方利益更加優先。

三、優先級排序面臨的挑戰

優先級排序是對相對價值的評估,每個相關方對某事物可能有不同的價值衡量。出現這種情況時,相關方之間可能産生沖突。相關方也可能不願将任何需求設為較低優先級,這可能會導緻無法作出必要的取舍。此外,相關方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在表明優先級時使其偏向他們所期望的結果。不同類别的需求對于排序标準的适用可能不盡相同,也可能出現沖突。相關方可能需要在優先級排序中作出取舍。

四、持續性的優先級排序

随着情境的演變以及更多資訊的擷取,優先級可能發生改變。初始的優先級排序在較高抽象層次進行。當需求被進一步提煉,優先級排序會在顆粒度更細的層次進行,并在需要時加入更多優先級排序依據。在變革的各個階段,優先級排序的依據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相關方可能在剛開始時依據收益排列優先級。随後實施團隊可能由于技術限制而依據必需的實施順序重新排列優先級。當實施團隊給出每項需求的成本時,相關方可以重新排列優先級。

五、好用的需求排序軟體有哪些?

根據 PMI 進行的多項需求管理調查得出:糟糕的需求管理流程常常被認為是項目失敗的首要原因。

建立标準化、規範化需求管理流程的方法有很多工具也有很多,就比如最簡單的 Excel。用什麼樣的方法或工具都是取決于你能否通過該工具解決問題,提升效率。比如很多公司在十多個人的時候 Excel 或者Office 幾乎是萬能的,但随着人數規模的逐漸擴大,PingCode、Jira 這樣的專業化工具就開始變得不可或缺。

1、最适合中小企業的需求管理工具:PingCode

它是國内首款實作産品管理與研發過程管理全面打通的工具,曾在2021年曾獲得36氪企服點評-國内研發管理工具榜單的TOP1。

在産品管理方面,PingCode 被廣泛用于工單收集、需求管理、需求評審(支援定義評審因素名額及權重)、需求優先級排序、産品路線圖繪制等。

除此以外,它還被廣泛用于項目管理(含靈活/kanban/瀑布)、測試管理、缺陷追蹤、文檔管理、效能度量等領域。并且內建了github、gitlab、jinkens、企微、飛書等主流工具,也就是說我們能在需求下面關聯代碼,關聯內建資訊,在飛書檢視通知等。

如何管理需求優先級?8大依據以及4款工具

對比其他産品它具有簡單易上手、開箱即用的特點,避免了Jira、禅道等使用上的輔助配置流程。且為25人以下團隊提供了免費版本。

PingCode 全功能體驗通道:「連結」

2、國内頂級項目管理工具:Worktile

Worktile 雖然是一個項目管理工具,但卻有非常多的中小型團隊用其滿足了需求管理的需求,比如需求收集、需求關聯缺陷、跟蹤進度等等。

因為它是一個工具集合,除了需求管理之外,中小型團隊的絕大部分需求都能在這一工具得到滿足。這既能為創業型的公司節省一大筆錢,又能滿足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如何管理需求優先級?8大依據以及4款工具

核心能力:

  • 有标準的需求模闆,可顯示詳細的需求流轉過程。
  • 明确的優先級分類、标簽分類、狀态情況等,讓整個需求規劃更有序。
  • 對應的責任人分布,事情對應到個人。
  • 詳細的需求步驟流程,一眼看清需求所在進度。
  • 友善的排期工具,有利于團隊成員把握進度。
  • 詳細的可跟蹤動态清單,對于後續的複盤起到很大作用。
  • 各類檔案的共享,文檔、導圖、檔案等。

【Worktile官網:「連結」】

3、國外需求管理工具:Jama Software

Jama Software 是一家面向複雜産品和關鍵任務軟體系統的公司的産品開發平台,能夠幫助團隊縮短周期,提高品質,減少返工并最大程度地減少證明合規性的工作。該平台的強大功能加上易于采用的界面将人員、流程和工具集中在一個地方,以提供對端到端産品、系統和軟體開發流程的可見性和可操作的洞察力。

如何管理需求優先級?8大依據以及4款工具

核心能力:

  • 在整個開發過程中準确地捕捉和溝通需求、目标、進展,以及建立之間的依賴關系
  • 人員、資料和流程的端到端實時跟蹤
  • 實時影響分析,顯示與上遊和下遊需求有關的變化的影響
  • 與ALM、PLM、QA、MBSE整合
  • 定義、組織和執行基于需求的測試計劃和測試案例
  • 重用經過驗證的需求,以便在不同産品間快速複制功能

官網: https://www.jamasoftware.com/

4、全面的需求管理工具-Visure

Visure 是一種易于使用且全面的需求管理工具。 它內建了同一環境中的其他流程,例如風險管理、測試管理、問題和缺陷跟蹤以及變更管理。比較可惜的是不支援在國内使用。

如何管理需求優先級?8大依據以及4款工具

核心能力:

  • 支援各種開發流程,靈活、V-模型、瀑布等
  • 與MS Word/Excel的內建
  • 流程審批
  • 從系統需求一直到測試的全部可追溯性
  • 風險管理,測試管理,錯誤跟蹤等
  • 可定制的ISO26262、IEC62304、IEC61508、CENELEC50128、DO178/C、FMEA、SPICE、CMMI等标準合規模闆。
  • 與多個工具內建的開放環境,如DOORS、Jama、Siemens Polarion、PTC、Perforce、JIRA、Enterprise Architect、HP ALM、Microfocus ALM、PTC、TFS、Word、Excel、Test RT、RTRT、VectorCAST、LDRA和其他工具

官網: https://visuresolutions.com/

以上就是關于需求優先級排序的方法、工具以及最佳實踐的一些内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