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作者:水利微安全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施工中,安裝工程包括金屬結構安裝與機電裝置安裝兩項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施工不安全因素較多、需重點進行安全控制的環節。

在這一環節中,操作者不僅會在十分複雜、危險的場所進行作業,也必然會在操作中接觸到各種儲存、生産和供給能量的設施、裝置及易燃易爆、危險品。

該作業可能會造成的事故和傷害包括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坍塌、起重傷害、機械傷害、火災和爆炸、職業病等。

一安裝現場場地要求

(1)現場的施工設施,應符合防洪、防火、防強風、防雷擊、防砸、防坍塌以及工業衛生等安全要求。

(2)現場的洞(孔)、坑、溝、升降口、漏鬥口等危險處應有防護設施和明顯警示标志。

(3)現場存放裝置、材料的場地應平整堅固,裝置、材料存放應整齊有序,周圍通道暢通,且寬度不小于1m。

(4)現場的排水系統布置合理,溝、管、網排水暢通,不得影響道路交通。

(5)高處臨邊作業面(如壩頂、廠房頂、橋機梁、工作平台等),應設定安全防護欄杆,并懸挂安全網。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6)腳手架拆除時,在拆除物墜落範圍的外側應設有安全圍欄與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現場設專人監護。

(7)各類洞(孔)口、溝槽應設有固定蓋闆,或設定安全防護欄杆,同時設有安全警示标志和夜間警示紅燈。

(8)閘門井、電梯井、電纜豎井等井道口(内)安裝作業,應根據作業面情況,在其下方井道内設定可靠的水準剛性平台或安全網作隔離防護層。

(9)現場應根據工作及工藝要求,設定安全保衛室,并根據工作需要發放标志牌或出入證。

(10)危險作業場所應設有事故報警裝置、緊急疏散通道,并懸挂警示标志。

二焊接切割作業安全技術

(一)電焊安全技術

(1)電焊機露天放置應有防雨設施。每台電焊機應有專用開關箱,使用斷路器控制,一次側應裝設漏電保護器,二次側應裝設空載降壓裝置。電焊機外殼應與PE線相連接配接。

(2)電焊機二次側進行接地(接零)時,應将二次線圈與工件相接的一端接地(接零),不得将二次線圈與焊鉗相接的一端接地(接零)。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3)一次側電源線長度不應超過5m,且不應拖地,與電焊機接線柱連接配接牢固,接線柱上部應有防護罩。

(4)焊接電纜應使用防水橡皮護套多股銅芯軟電纜,中間不得有接頭,電纜經過通道和易受損傷場所時必須采取保護措施,嚴禁使用腳手架、金屬欄杆、鋼筋等金屬物搭接代替導線使用。

(5)焊鉗必須采用合格産品,搖桿有良好的絕緣和隔熱性能,與電纜連接配接牢靠。嚴禁使用自制簡易焊鉗。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6)焊工必須經教育訓練合格持證操作,并按規定穿工作服、絕緣鞋、戴手套及面罩。

(7)焊接場所應通風良好,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否則應予清除或采取防護措施。

(8)焊接其他機電裝置時必須首先切斷該機電裝置的電源,并暫時拆除該機電裝置的PE線後,方可進行焊修。

(二)氣焊與氣割安全技術

氣焊與氣割裝置和器具比較簡單,便于移動,在工程建設施工中得到廣泛應用。氣焊與氣割的裝置有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或乙炔瓶),器具有焊炬、減壓器、氧氣表、回火防止器、氧氣膠管、乙炔膠管等,如下圖所示。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氣焊、氣割裝置安全裝置應符合以下規定:

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裝有減壓器,使用前應進行檢查,不得有松動、漏氣、油污等。工作結束時應先關閉瓶閥,放掉餘氣,表針回零位。

乙炔瓶必須安裝回火防止器。當使用水封式回火防止器時,必須經常檢查水位,每天更換清水,檢查洩壓裝置保持靈活完好;當使用幹式回火防止器時,應經常檢查滅火工具,并應防止堵塞氣孔,當遇回火爆破後,應檢查裝置,屬于開啟式應進行複位,屬于洩壓模式應更換膜片。

三安裝作業用具安全技術

(一)電動工具

(1)使用前,應檢查電動工具外觀應完好、無污物。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2)檢查電動工具絕緣是否良好,電源引線及插頭應無破損傷痕。

(3)檢查電動工具零部件應無松動,帶電體應清潔、幹燥。

(4)檢查電動工具轉動輪、轉動片應完好、結實、緊固,轉動體與非轉動體之間應有間隙,無卡阻現象。

(5)在管道内或通風不良部位使用打磨電動工具時,應布置專用通風裝置,并指派專人監護作業。

(6)電動工具使用中有過熱現象,應停止作業。

(7)使用角磨機、砂輪機時,應佩戴防護眼鏡,應将火星朝向無人無裝置的一邊。

(二)起吊工具

1、手拉葫蘆

(1)使用前,應對手拉葫蘆作檢查,吊鈎、鍊條、軸是否變形損壞;拴挂手拉葫蘆時應牢靠,所吊物的重量不能超過葫蘆标定安全承載能力。

(2)已吊裝重物需停留時間稍長時,應将手拉鍊拴在起重鍊上。

(3)操作時,應先慢慢起升,待受力後确認可靠,才能繼續工作;拉鍊人數應根據葫蘆起重能力大小來決定,如拉不動時,應檢查是否有損壞;嚴禁随意增加拉鍊人數。拉鍊人數與葫蘆的噸位關系見下表。

2、卷揚機

(1)工作開始前,應檢查卷揚機錨固裝置是否牢固,檢查離合器、制動器是否靈敏可靠。檢查電氣裝置絕緣是否良好,接地接零完好正确。

(2)鋼絲繩在卷筒上應排列整齊,放出時,卷筒上至少應保留三圈。

(3)工作中應注意監視運轉情況,如發現電壓下降、觸點冒火、溫度過高、響聲不正常或制動不靈、鋼絲繩發生抖動,應立即停車檢修。

(4)不得将鋼絲繩與帶電電線接觸,應防止鋼絲繩扭結。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四金結安裝安全技術

(一)閘門安裝

1、閘門與埋件預組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閘門和埋件應擺放平穩、整齊,且支承牢固,不宜疊層堆放,并有人員和起吊裝置的通道。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2)雨雪天氣條件下進行露天拼裝作業場所,應采取相應的防雨雪和防滑措施。

(3)閘門預組裝時,各部連接配接螺栓至少應裝配二分之一以上,并緊固。

(4)裝配連接配接時,嚴禁将手伸入連接配接面或探摸螺孔。

(5)間門在進行連接配接時從業人員應站在安全的位置,手不得扶在節間或連接配接闆吻合面上。

(6)預組裝焊接時,應合理分布焊工作業位置。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7)閘門預組裝後的拆除作業宜按組裝順序倒序作業。

(8)預組裝工作全部結束後,應及時清除地面錨樁、基礎預埋件或臨時支撐、纜風繩等雜物。

2、閘門的運輸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運輸大件應根據裝置的重量、外形尺寸、道路條件等因素,選用适當的運輸和裝卸車手段,選擇滿足大件運輸的道路進行運輸。清除有影響的障礙物,并對不良路段進行處理。

(2)閘門在運輸車輛上應擺放平穩可靠,并對參與大件運輸的車輛、捆綁工器具以及支墊物進行檢查。

(3)運輸時應根據大件的特點,控制車速,并應有防止沖撞與振蕩、受潮、損壞以及防止變形的措施。

3、閘門的吊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閘門上的吊耳、懸挂爬梯應經過專門的設計驗算,由技術部門審批,品質安全部門檢查驗收,經檢查确認合格後方可使用(吊耳材質和連接配接焊縫須檢驗)。

(2)起吊大件或不規則的重物應拴牽引繩。

(3)閘門起吊離地面0.1m時,應停機檢查繩扣、吊具和吊車刹車的可靠性,觀察周圍有無障礙物。上下起落2~3次确認無問題後,才可繼續起吊。己吊起的閘門作水準移動時,應使其高出最高障礙物0.5m。

(4)閘門起吊前,應将閘門區格内、邊梁筋闆等處的雜物清掃幹淨。

(5)閘門翻身,宜采取擡吊方式,在沒有采取可靠措施時,嚴禁單車翻身。

(6)應采取可靠防傾翻措施。

(7)嚴禁在已吊起的構件裝置上從事施工作業。未采取穩定措施前,嚴禁在己豎立的閘門上徒手攀登。

(8)所吊構件沒有落放平穩和采取加強措施前,不得随意摘除吊鈎。

(9)多台千斤頂同時工作時,其軸心載荷作用線方向應一緻。

4、閘門埋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埋件安裝前,應對門槽内模闆及腳手架跳闆上鋼筋頭、鑿毛的水泥塊等雜物進行徹底清理。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2)下層埋件沒加強好之前,不得将上層埋件摞放其上。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3)埋件二期混凝土澆築完畢,拆除的模闆應及時吊出,并将腳手架上所有雜物清理幹淨。

(二)鋼管安裝鋼管安裝安全技術:

(1)鋼管運輸、安裝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應經審批。

(2)鋼管現場存放時應墊穩,采取防止傾倒、滾動及變形的措施,同時應作好辨別和存放記錄。

(3)安裝使用的載人吊籠、臨時平台,台車應按相關規定專門設計、制造、安裝、檢驗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4)鋼管吊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起吊前應先清理起吊地點及運作通道上的障礙物,并在工作區域設定警示标志,通知無關人員避讓,從業人員應選擇恰當的位置及随物護送的路線。

2)吊運時如發現捆綁松動或吊裝工具發生異常響聲,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

3)翻轉時應先放好舊輪胎或木闆等墊物,從業人員應站在重物傾斜方向的對面。翻轉時應采取措施防止沖擊。

4)大型鋼管擡吊時,應有專人指揮,專人監控,且信号明确清晰。

5)利用卷揚機吊裝井内鋼管時,除執行起重安全技術規範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井口上下應有清楚的聯系信号和通訊裝置。

②卷揚機房和井内應裝設示警燈、電鈴。

③聽從指揮人員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時,應暫停作業,待弄清情況後方可繼續操作。操作司機不應在精神疲乏下工作。

④卷揚機運作時,嚴禁跨越或用手觸摸鋼絲繩。

⑤豎井從業人員應将所有工具放置工具袋内或安全位置。

6)調整與組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工作中使用的千斤頂及壓力架等,應拴牢或采用其他防墜落、翻倒等措施。

②鋼管吊裝對縫時,嚴禁将頭、手、腳伸入或放在管口上。

③鋼管上臨時焊接的腳踏闆、擋闆、壓碼、支撐架、扶手、欄杆、吊耳等,焊後應認真檢查,确認牢固後方可使用。

(5)鋼管現場焊縫防腐塗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類油漆和其他易燃、有毒材料,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内,庫房應根據存放物品的特性配備消防器材。庫房内不應住人,施工現場不應存儲大量油漆。

2)調制、制作有毒性的或揮發性強的材料,應根據材料性質佩戴相應的防護用品。室内應保持通風或經常換氣,嚴禁吸煙、飲食。

3)在坡度大的鋼管上塗裝,應設定活動闆梯、防護欄杆和安全網,安全帶應挂在牢固的地方。

4)在封閉的鋼管内防腐時,應佩戴防毒面具。

(三)啟閉機安裝

1、基本要求:

(1)高處用于調整緊固作業的千斤頂、大錘、扳手等工具應可靠拴挂,調整用具及加強材料應放于穩固的地方。

(2)啟閉機上運作部位的安全距離,固定物體與運動物體之間的安全距離均應大于0.5m。

(3)現場組裝平台或支撐件應牢固可靠。

(4)啟閉機轉動部分的防護罩應安全可靠。

(5)電氣裝置的金屬非載流部分應有良好的保護接地,并應保證電氣裝置的絕緣良好。

(6)在啟閉機柱和梁等結構内作業時,應使用安全電壓工作行燈照明。

2、液壓式啟閉機安裝:

(1)油缸采用雙機擡吊翻立或采用平衡梁擡吊就位時,應根據兩台起重機在擡吊工況下的許用起重能力,計算布置擡吊點,合理配置設定荷載;油缸若采用單機翻立時,其下支點宜采用餃支形式。

(2)成批液壓油管應采用裝箱方式起吊∶

1)高空配管時,管件應用安全繩拴挂,拴挂位置應安全可靠。

2)管件進行酸洗鈍化時,應穿戴防護用品,配制酸、堿溶液的原料應明确标志妥善保管,酸洗廢液不得随意排放,應統一回收處理。

3)管路進行循環沖洗時,沖洗裝置操作人員不得擅離職守。

4)對于壓力繼電器、溢流閥、調速閥、儀表、電氣自動化元件等安全保護裝置應按設計要求檢測。

5)嚴禁在啟閉機運作過程中調整壓力繼電器、溢流閥、調速閥、儀表、電氣自動化元件等安全保護裝置。

6)所有常開常閉手動閥及電源開關應挂警示标志,嚴禁非操作人員啟閉。

7)管路或系統試壓時,不得近距離檢視或用手觸摸檢查高壓油管滲漏情況。當打開排氣閥時,人應站在側面。

8)當系統發生滲漏或局部噴洩現象,應立即停機處理,嚴禁用手或物品去堵塞。

9)對于有滲漏的管件,應先停機洩壓後,将其拆下并将管記憶體油排放幹淨,在機、泵房以外的安全地方進行焊補作業。

10)聯門調試運作中應有專人監視安全保護裝置、儀器、儀表,啟閉閘門的壓力變化應在設計範圍内。

3、卷揚式啟閉機安裝:

(1)啟閉機基礎應牢固可靠,其基礎承壓接觸面,标高、水準應符合設計要求。

(2)機房、配電室、電氣盤櫃等裝置周圍應按消防安全規定配置消防器材。

(3)嚴禁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機房、電氣室、操作室内。

(4)在卷筒與滑輪組之間進行鋼絲繩穿繞時應設專人指揮,信号清晰,指揮明确,參加施工的人員應服從指揮,統一行動。

(5)行程開關、過載限制器、儀表、電氣自動化元件等設施應正常可靠;電子秤的靈敏度及制動器的調整應符合設計要求。

(6)空負荷調試及聯門啟閉時,應有專人監視各安全保護裝置、儀表、卷筒排繩等工作,啟閉力應在設計允許範圍内。

五機電裝置安裝安全技術

(一)水輪機安裝

(1)作業前應檢查所用工具完好可靠,不應使用不堅實的工具。

(2)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品時,應戴口罩,嚴禁在現場吸煙和用火,現場應配備滅火器。

(3)入轉輪體内,軸孔内及軸承油箱内用汽油或香蕉水清掃時,應有通風措施和多人輪流工作,連續工作時間不宜過長,并應有專人監護。

(4)沾有油脂的棉紗、抹布等應放在帶蓋的鐵桶内,并及時處理。

(5)吊裝裝置時,其上嚴禁站人,其下不應有人作業或停留。

(6)裝置就位穩固後,方可在其上進行作業。

(7)部件在吊裝過程中嚴禁清掃安裝面,清掃應在裝置停穩後方可進行。

(8)分瓣部件組合、裝置吊裝就位時,嚴禁将頭和手腳等身體部位伸入組合(接合)

(9)搬運和穿螺栓時應戴手套。

(10)用大錘緊固螺栓時,不應戴手套,大錘甩落方向不允許站人。多人配合作業時,分工應明确,指揮應統一。

(11)用液壓拉伸工具緊固組合螺栓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嚴禁頭手(腳)伸到拉伸器上(下)方。油壓未降到零不應拆運拉伸器。

(12)用試壓泵作耐壓試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試壓前,應檢查試壓泵和管路完好,接頭和法蘭連接配接牢固。

2)耐壓試壓時,應使用經校驗合格的壓力表。升壓應分級緩慢進行,停泵穩壓後,方可進行裝置各部密封情況檢查。試壓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閥門法蘭、接頭的對面,非操作人員不應在上述位置停留。如需修理時,應降壓到零,排油(水)後進行。

3)試壓完畢,應将壓力降到零,待油(水)排盡後,方可拆卸試壓裝置和管路。

(13)進入鋼管、蝸殼、轉輪室和尾水管等危險部位時,應有兩人以上,并有足夠照明并備帶手電筒。

(14)機組充水前,應确認流道内人員與裝置、工具全部撤離後,才準封閉進人門(孔)。

(15)機組試運作期間,檢修作業應按運作規定辦理工作票。

(二)發電機安裝

(1)組裝或帶有毛刺、棱角、笨重的零部件時應戴手套,清掃作業應戴口罩。

(2)部件吊裝就位後,應放置平穩。

(3)在基坑施工,工具和雜物不應掉入水輪機室。

(4)發電機部件組合、主軸法蘭對裝,頭與手腳嚴禁伸入組合面之間。

(5 )使用橋機挂裝冷卻器,冷卻器下部應用支撐墊好,并用千斤頂頂靠在定子上,經檢查确認牢固後方可松鈎。

(6)采用去鏽機清掃轉子鐵片時,動作應協調。在與去鏽機作業面相距10m以内,不應堆放易燃液體、氣體。

(7)磁辄鐵芯加溫達到規定脹量後,應斷開電源後方可進行熱打鍵工作。

(8)錘擊磁辄鍵與磁極鍵時,錘擊點應準确,不應戴手套打大錘,大錘甩落方向禁止站人。

(9)處理磁極線圈時,應戴工作帽、毛巾和套袖。

(10)磁極挂裝到T形槽底部後,應用千斤頂将磁極鐵芯下端撐牢并用方木毛氈保護線圈後,方可打入磁極鍵,打磁極鍵時嚴禁下面站人。

(11)轉子試吊過程中,轉子下面嚴禁站人,試吊完成後,再起升到一定高度,方可進行閘闆清掃。

(12)在機組内部及轉子上部作業,應用安全行燈并帶手電筒。上、下轉子時應穿絕緣膠鞋。

(13)尚未固定好的制動閘和管道,嚴禁攀登或在其上行走。

(14)用汽油或香蕉水清掃軸承油槽時,應穿戴連體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并戴口罩,應由多人輪流清掃,連續工作時間不應過長。

(15)盤車時當轉動部位停穩後,測量人員方可進入崗位測量。全部測量人員離開轉動部位後,才能盤下一點。

(三)電氣裝置安裝

(1)電氣安裝工應經過專門技術教育訓練,經考試合格,方可進行電氣安裝工作。

(2)在屋外變電所和高壓室内搬動梯子等較長物件時,應倒放搬運,并應與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

(3)雷雨來臨時,應停止室外作業。

(4)電器裝置失火,應先切斷電源,然後滅火。對帶電裝置,應使用千式滅火器,對注油裝置應使用泡沬滅火器或幹燥砂子等滅火。

(5)檢修裝置時,應按規定辦理工作票,執行完工作票程式後,方可進行檢修作業。作業人員正常活動範圍與帶電裝置應保持安全距離,工作地點應停電。

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技術專題——安裝工程作業安全技術

(6 )低壓帶電作業,應有專人監護,作業人員應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台上),戴絕緣手套。

(7)在運作的低壓配電裝置上作業,應采取防止接地或短路措施。

(8)在同杆架設的高壓線路上作業,應先檢查與高壓線的距離,并采取防止誤觸高壓措施。應厘清火、地線,選好作業位置。斷開線路時,先斷火線,後斷零線,接線時順序應相反。

(9)裝置或線路停電檢修,應有明顯的斷開點,懸挂“有人作業,禁止合閘”的标示牌,并應可靠接地。

(10)在部分停電的配電盤上作業,應對運作裝置設定明顯警示标志,并與帶電部位隔離。

(11)在運作的盤櫃上進行鑽孔等振動較大的作業,應經準許後方可進行。

(12)在運作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作業,應采取下列措施:嚴禁将電流互感器二次側開路,短路應可靠。不應将回路的永久接地斷開。作業時應有人監護,并站在絕緣墊上進行。

(13)在運作的電壓互感器二次回路上作業,應采取下列措施:防止短路。接臨時負載,應經過刀閘和熔斷器。作業時,應使用絕緣工具,戴絕緣手套。

(14)電纜頭制作,應采取防毒、防燙措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