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足不出戶奔小康,南北李村有兩張“網”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知識改變命運,網絡改變生活",一走進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裡莊鎮裡村南北,就能看到這句醒目的口号。南北蠡村位于黃河岸邊,人口較少。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村民們最初出售皮革制品,制造馬車(統稱為馬車),後來編織繩網。這裡的繩網已有300多年的曆史,幾乎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都用繩子做網。如今,随着網際網路的應用,繩網行業進一步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讓更多的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足不出戶奔小康,南北李村有兩張“網”

90歲的龔向梅正在編織彩虹網。(中國經濟網記者吳曉軒/照片)

财富網絡

"我上個月賺了1000元,這個月不到900元。想來就來,不想來家裡休息。90歲的龔相梅笑着說。在與記者的對話中,她的雙手還在靈活地編織彩虹網。博納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芳珍介紹,他的工廠像龔湘梅一樣,有20多位老人,有70多人在自己的家庭網絡,他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最老的已經是94歲了。

李芳珍早年在國外工作,2011年看到了繩網産業的前景,回到了村裡發展。"過去,村裡的年輕人很少,熟悉的小夥伴很少;近年來,很多人都回來了。他說。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南北漕村繩網企業有20多家,從事電子商務的住戶有30多家,村民平均月收入6000多元。

南北蜀村是立莊鎮繩網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了吸引廣大從村從業人員走出規模發展,立莊鎮還制定了優惠政策,解決土地問題,建設繩網公園,引進國外技術,使鎮繩網産業從小型個體戶逐漸發展成為大型産業叢集, 産業鍊不斷延伸、增厚、強勢。據不完全統計,該鎮通過繩網産業帶動該鎮及周邊縣鎮在家共實作就業7.3萬人。

足不出戶奔小康,南北李村有兩張“網”

惠民縣曲章社群電子商務服務點,位于華北和華南地區黎村(中國經濟網記者吳曉軒/照片)

一張網,走向世界

"起初我們隻是把繩網賣到五金市場,資金流動周期長,市場前景不廣闊。後來,我們把繩網放到網上銷售,定制生産,現在一年網上銷售可以達到500多萬。"李方珍說。

據了解,2015年,李莊鎮成立了電子商務辦公室,提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産業。南北蜀村率先應對,鼓勵村民參加電子商務教育訓練,帶退推進,加快村内電子商務産業的快速發展。線上定制生産的同時,也推動了立莊鎮繩網産品變得多樣化,防護網、裝飾網、攀岩等産品逐漸湧現,現已形成8個系列300多個品種,暢銷70多個國家。

麗莊鎮電器商務辦公室主任于斌介紹,目前,麗莊鎮擁有淘寶村20多個,繩網電子商務數量達到3000多個,鎮繩網行業上網營業額超過20億元。從賣皮具到賣繩網,從手工制作到機械生産,從線下到線上,繩網與網際網路融合,"網"走出幸福生活。(中國經濟網記者 吳曉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