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距離接觸頂尖農業科技 在這裡遇見未來農業的樣子

作者:Beiqing.com

十一月末的北京已入冬,西山下的農田進入農閑階段。初秋時,師生們種下的小麥,已經冒出頭,綠油油的幼苗澆完冬水,為越冬做足了準備。園子裡,農學院師生正在移栽麥苗,從實驗室到農田,這批帶着粉色标簽的小麥,将為抗病性研究貢獻出關鍵的試驗資料。這裡是位于北京市海澱區上莊鎮西辛力屯村的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也是市民可以零距離接觸頂尖農業科技的地方。

農業不同于其他,在世代農耕文化的傳承中,多少自帶了些“科普”的屬性,一代又一代農業技術,在廣袤土地上生根發芽。2004年,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成立,至今十八年來,向周邊乃至全國的農民傳播農業科學技術,也向更廣泛的市民群體科普農業知識,每年約有兩萬多人次大中國小生到這裡,開展農耕文化實踐實習體驗活動。

得益于多年的公益性科普,不久前,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被評為全國第一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了解到,依托中國農業大學的農業科研等資源優勢,在這裡,市民不僅可以了解農耕的前世今生,甚至可以看到未來農業的樣子。

零距離接觸頂尖農業科技 在這裡遇見未來農業的樣子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師生在上莊實驗站移栽小麥幼苗。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建設農業強國的實驗站力量

在二十大報告中,三農工作高頻出現,報告提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國式現代化”。與此密切相關,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呈現出未來農業更多的可能性。

作為距離學校最近的京内綜合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服務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農業科技創新,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直屬教學輔助機構,上莊實驗站也是建設“種業之都”和北京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的一個重要創新源頭,尤其是國家主要糧食作物優質良種的育種研究,實驗站緻力于提高糧食高産穩産良種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服務育種,是實驗站承擔的重要工作之一,站裡設有專門的育種地塊,師生每年在此進行新品種的繁育工作。實驗站農田分布在西辛力屯村白水窪路兩側,與村裡的大田塊不同,占地1240畝的實驗站,農田被劃為不同的小地塊,精細化種植着多種試驗品種,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白菜、橄榄菜以及中藥材等,試驗田星羅棋布。

記者在試驗地一塊小小的田畦裡看到,農作物上邊插着不同的标簽,如果不是該專業的人,沒有這些标記,幾乎看不出來其中差異。農作物培育新品種,不同于其他領域,繁育周期長,一個新品種的培育往往要經過較長時間,在實驗站開展的育種科研工作,正引領國家農業科技發展。

營地裡舉辦豐收節

在第一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公示中提到,農耕文化實踐營地将推進中國農民豐收節化風成俗深入人心。此前,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首次提出并舉辦了“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聚焦農業科普,助推科技轉化”,為傳統的農民豐收季增添了科技含量。

2019年10月,“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在上莊實驗站舉辦。現場,來自全國農林高校及企事業機關的衆多科研成果專利及農業新産品、新技術集中亮相,将科技融入豐收季,展現了農林高校科研領域的先進成果。

農林高校是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智囊團,大陸農林高校科學技術成果基數大。上莊實驗站在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上提出,隻有能轉化為成熟的産品,實作大規模應用的技術,才是名副其實的科技成果。“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正是為了試圖喚醒“沉睡”的科研成果,依托大陸農林高校科學技術成果,共同搭建全國農林高校科技成果宣傳推廣與轉化交易平台,緻力于讓更多科技成果“用起來”。

“當時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全國20多所農林高校,搭建起了這樣一個平台,以科技為引領,展現農業先進成果,同時根據農民的需求,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副站長李彥明表示,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上,有葡萄、無花果、猕猴桃等新品種試吃,還有先進的無人機、傳感器、物聯網等在現場展示與交流。

李彥明告訴記者,目前,因疫情原因“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暫時停辦,後續如果條件允許,實驗站希望将“全國現代農業科技豐收節”延續下來,持續在促進全國農林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上深耕細作。

專家教授在田間做科普

今年一開春,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旱稻田間試驗、玉米變量施肥研究等90餘個國家級科研項目先後落地上莊實驗站,這個數量在近年來呈現增加的趨勢。李彥明向記者介紹,這些實驗項目都是在農業科學技術前沿領域的探索。

幹旱是制約農業生産的主要不良因素之一,作為大陸的主糧作物,水稻種植灌溉用水占農業總用水量的70%以上,極不利于大陸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以,發掘旱稻的優異抗旱基因,對于稻作抗旱分子育種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七月份,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李自超教授團隊發現旱稻抗旱新基因DROT1,國際知名綜合學術期刊《自然-通訊》線上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在這重大研究成果背後,是專家教授多年累積的田間實驗。從2004年開始,李自超教授在上莊實驗站種水稻和旱稻,并開展相關研究工作。目前,李自超教授團隊發現的DROT1基因,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被農業部認定為具有重大育種價值基因。

“實驗站每年支撐項目達到100餘個,100餘名科研人員在站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包括院士等農業領域頂尖科學家。”李彥明介紹,像這樣的重大科研項目和頂級大師,為實驗站開展農業科普和勞動教育提供了雄厚師資。

李彥明說,師生們在傳播農業技術的時候,本身就是在做科普。耕讀教育讓市民知曉農耕是立國之根基,師生們對農田的付出與感情,是可以看得見的,當孩子們看到教授甚至是院士在農田裡辛勤耕作時,會是以受到教育和啟發,甚至有的孩子還會是以喜歡上農業。

零門檻接觸頂尖農業科技

11月19日,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鄒東雲收到了來自實驗站師生送來的無花果新品種,這是中國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果樹系教授馬會勤團隊師生,收獲的最後一批無花果。鄒東雲說,實驗站既要協助師生服務好實驗項目,還要保護好這些科研材料。

零距離接觸頂尖農業科技 在這裡遇見未來農業的樣子

馬會勤團隊培育的新品種無花果。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攝

一早,馬會勤帶着實驗室團隊學生來到了上莊實驗站,進行果樹越冬的最後準備,澆冬水、打石硫合劑、蒙大棚保溫被,在關棚前,同學們采摘了所剩不多的無花果和葡萄,并刨掉了淘汰的無花果樹。

随着冬天的腳步臨近,葡萄和無花果采收結束,這也是師生們今年最後一次來實驗站,随後這些果樹也将進入“休眠期”。師生們将更多在實驗室,開展分子生物學實驗,進行果實品種的評定等工作。

從五六月果樹發芽開花時起,實驗室師生的農忙,會持續整個夏秋季節,直到樹上的果子采摘完。在馬會勤的團隊裡,有二十多名研究所學生,參與實驗室的基因功能研究基礎科學,無花果和葡萄新品種培育,以及新品種配套的栽培方法創立和改良的科研工作。

在站博士後宋苗語,已經在農大6年時間,碩士期間研究草莓,博士期間研究葡萄和無花果,幹起農活來比團隊裡的男生毫不遜色。宋苗語說,“一個優質的品種,從早期的雜交篩選,到最後的推廣上市,至少要經過三五年的時間。”

在實驗站裡,馬會勤團隊培育的葡萄和無花果,是市面上見不到的新品種,這些育種研究處于領先水準。在葡萄大棚裡,還種植着50多個葡萄品種,不同品種标記着不同的編号,其中編号為“5”的葡萄品種,是團隊師生經過多年試驗,培育評估出來的紅果肉葡萄品種。宋苗語說,“這是我們的特色品種,花青素含量高,香氣也更濃,目前正在進行新品種審定,有了新品種權将在市場上進行推廣。”

目前,無花果在市場的發展中,對新品種的需求趨于耐儲耐運型,團隊也對此研究出新品種。在四川省内江市的無花果之鄉威遠縣,馬會勤和學生定期到當地指導農戶種植無花果的技術。随着團隊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葡萄和無花果種植技術知識在更多更遠的地方傳遞使用。

對話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副站長李彥明

作為全國首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之一,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依托農大的優勢,開展科普活動有哪些特色?市民想參與科普活動有哪些管道?為此,新京報記者整理了部分關于實驗站作為農耕文化實踐營地的内容,以下為采訪中國農業大學上莊實驗站副站長李彥明的對話:

新京報:實驗站開展科普活動,有哪些特色?

李彥明:實驗站做起科普活動來,科技成分更多一點。學校師生在實驗站開展的農業前沿科研試驗,在這裡是可以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有育種試驗、有品種對比的試驗,這是很難在其他地方看到的。

新京報:市民想到實驗站參與科普活動,是否有門檻?

李彥明:可以說,實驗站的科普活動是零門檻的。上莊實驗站是綜合類實驗站,包括農作物、農機、加工等産業鍊環節,這一條線是打通的,相當于整個學校的資源,都可以無縫支援到實驗站的科普活動。市民在實驗站,可以看到不同的農作物,也可以看到農作物加工成食物,實作全産業鍊的知識科普。

新京報:想參與實驗站科普活動的市民,可以通過哪些管道報名?有哪些防疫要求?

李彥明:市民帶着家人孩子來實驗站參與科普活動,可以提前通過“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服務平台”公衆号等管道,提前預約。實驗站會根據市民的具體需求,安排不同的師資開展活動。在防疫方面,按照北京市防疫的總體要求,進入實驗站進行相關的掃碼登記手續。

新京報:市民參與科普活動,有沒有收費的項目?

李彥明:實驗站的場地是免費的,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果市民在這裡就餐,實驗站隻收餐費成本價,另外,如果有一些實驗材料的使用,需要站裡提供的教具,實驗站收取相應材料的成本費用。

新京報:參與科普活動的師資配備是怎樣的?

李彥明:每年在實驗站長期開展教學科研工作的涉及全校所有學院2萬多人次,其中有院士、國家級人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以及農業農村部首席科學家和崗位專家。可以說,實驗站裡做科普的老師都是國家頂級農業專家,還有學校的博士生、碩士生。在實驗站開展的活動,也會看接受科普活動群體的需求,比對相應的師資力量,針對不同的群體,制定不同的科普活動方案。

新京報:開展這些科普活動的時間?和承接的規模?

李彥明:實驗站主要以露天作物為主,科普活動開展的頻率和周期,基本上随着農作物的時節,主要從三月的春耕到十月的秋收期間,在農事密集時節時,不定期組織開展相關的科普活動。上莊實驗站是綜合類實驗站,包括認知、種植、農機、水利、肥料以及食品加工等,可同時滿足300人次食宿需求。

新京報:實驗站每年開展哪些科普活動?

李彥明:實驗站每年面向北京市大中國小開展勞動教育、社會實踐、科普參觀以及夏令營等活動,同時也會承擔部分農業科技人才教育訓練和調研活動。實驗站的科普活動,主要分四個層面,認知層面,主要科普不同的農作物知識;在種植層面,主要講解農作物的種植;在植保與收獲層面,涉及農業生産過程中的施肥灌溉等環節;在享受和體驗層面,有農作物加工制作成相應的美食體驗活動。

新京報:下一步,實驗站還有哪些發展計劃?

李彥明:此次入選首批農耕文化實踐營地,實驗站員工更加感到肩負的使命,将進一步完善基地内配套設施裝置,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推進課程體系建設,面向少先隊員量身打造系列精品特色課程,為少先隊員學習三農知識、體驗農耕文化打造标杆平台,為少先隊員全面發展和服務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新京報記者 耿子葉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