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作者:光明網

自5月27日以來,來自雲南省森林消防隊的"大象保護者"一直在靜靜地守衛北方的野生亞洲象群,至今(14日)已經過去了80天。80全天候,24小時監控,每5分鐘報告一次野生大象的下落。我們的錄影機鏡頭記錄了大象飼養員的一天。

清晨,大象保護者開始了新一輪的監測

象群在清晨還在睡覺,隊員們到前線一直有序地将監控裝置裝載到船上,為了保證沒有裝置丢失,他們來回計數多次,使在全天候的監控過程中沒有任何錯誤。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雲南森林消防隊亞洲象搜監測組組長楊象宇:

每5分鐘向指揮大象大隊報到位置,以上要求即可完成,下面由飛行B組組長張傑同志帶領班組開始作業。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截至8月12日,雲南省森林消防隊已派出32名監測人員,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監測大象種群。截至目前,該無人機已飛行近3000架次,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

中午,大象群吃睡玩樂,守護着人們默默守護的大象

大象的日常活動比較有規律,一般是早上在森林裡休息,下午高溫,或者找水洗澡降溫,或者在潮濕的沙浴裡玩耍,或者冷涼休息,其餘時間在大象的帶領下,小組開啟了"行走模式"。由于埋伏,玉溪、紅河等地往往溫度超過30攝氏度,據監測組成員介紹,如果無人機長時間在高溫下飛行,會導緻性能衰減,甚至造成電池損壞。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雲南省森林消防隊野生亞洲象搜查監測工作組B組成員關浩:

在炎熱的天氣裡,我們都啟動第二架無人機交替飛行,冷卻另一架無人機并始終保持良好的性能。

除了高溫和炎熱陽光的挑戰。面對不同的地形、氣候、植被等複雜環境,監測組成員和監測裝置的考驗也非常困難。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雲南森林消防隊野生亞洲象搜捕監測組D組組長于磊:

在山上尋找空地,監視對面山上的野生大象,因為下雨,無人機起飛會損壞,前段時間,無人機也是由于操作時間太長,損壞很多。

雖然監測隊面臨許多考驗,但下午時間好,光線好,視野開闊,大象群活動也比較有規律。活躍的大象群經常給監測隊員一張有趣的照片,讓他們玩得和玩得開心,給隊員緊張的"追圖"任務增添了不少笑聲。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7月17日淩晨4點.m,螢幕捕捉到了這樣一個愉快的下午生活。大象群集體在甘蔗地吃甘蔗解渴,兩頭小象正在一邊打架,雙方都為了占據上風,腿、鼻子、背和使用,都拿出了照顧家的能力。

晚象組主動大象保護器連續過渡監測

到大約5.m,在山上有足夠的睡眠的大象群通常開始在周圍覓食。聰明的象群傾向于選擇走下山,好像他們已經知道有水,莊稼,以及幸運時,普通人家裡的玉米面供他們犧牲。6月27日晚,大象群從廬山縣富良棚鄉松林村西北方向下山,監測組無人機發現了新情況,14頭亞洲象群被分成兩個表盤,一組六頭向西北走,另一組八頭緩慢移動, 留在原地。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雲南森林消防隊野生亞洲象搜捕監測工作組成員于啟勇:

大象群似乎在考驗我們,這次我們做了一個快速的判斷,需要上下接力,以免失去大象。

如果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對象群的分布進行監測是對監測小組的考驗。好吧,在雨夜,大象飼養員隻能依靠徒步旅行來尋找大象群。是以,螢幕與象群相遇變得很常見。面對這個龐然大物,監測小組應始終保持警惕,以確定絕對安全。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雲南森林消防隊野生亞洲象搜捕監測特遣隊無人機飛行組B組組長張世傑: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南山村開始下雨時,無人機無法起飛,我們開車去。我們離象群最近的一個可能不到10米,然後我們的團隊成員将及時撤離并向指揮部報告象群的位置。

“護象人”的一天:“象行我先動,象停我不休”

團隊成員,其中許多人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過他們的家人了,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以監控大象群。夜班後,團隊成員經常利用他們短暫的安靜時間,通過電話與家人分享他們一天的經曆。

雲南森林消防隊野生亞洲象搜捕監測工作組無人機飛行B組組長張斯蒂芬:

我們都希望看到大象回到他們的家園。其實,我們緊張的心和情緒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成就感,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

一夜之間,在任務結束的清晨,螢幕迎來了新的一天。"就像我先動,像是無休止地阻止我"是監控團隊100多天的日常工作。在"大象保護者"的保護和前方指揮部的科學協助下,向北移動的亞洲象于8月8日晚穿越元江幹流繼續向南返航,象群總體情況穩定,人類大象安全。

(宋建春,中央電視台記者,蔣樹林,李輝,朱毅傑,劉東,雲南,朱輝,博連龍軍)

來源:中央電視台新聞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