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中國內建電路産業呈現蓬勃發展态勢

作者:中國電子報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中國內建電路産業呈現蓬勃發展态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中國內建電路産業呈現蓬勃發展态勢

11月17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世界內建電路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作為大會高峰論壇之一,2022(第五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同日舉行。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電子資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在演講時表示,數字經濟發展和新興應用驅動半導體産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內建電路産業呈現蓬勃發展、穩中向好态勢,伴随大陸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和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大陸在全球內建電路市場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5G的不斷滲透,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新興應用的不斷發展,為半導體産業的持續高速發展帶來機會。疫情加速全社會數字化轉型,遠端辦公、遠端醫療等應用需求加快普及,半導體在疫情防控、應對氣候變化和恢複生産生活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其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地位更加凸顯。張立表示:“數字經濟發展和新興應用驅動半導體産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預計到2030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萬億美元。”

新應用、新需求促進半導體技術融合多元發展。張立表示,新材料、新結構推動晶片制造技術持續疊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二維材料等豐富了內建電路産品線,推動超越摩爾定律加速發展;資料中心和高性能計算等應用場景提升了對高可靠性、低功耗、高算力的內建電路産品的需求,推動開源指令集、異構計算、存算一體等技術加快發展;封裝技術革新持續提升晶片産品性能,包括芯粒、異構內建等技術受到關注,加速半導體設計、制造與封測的融合。

半導體産業生态與應用場景愈加豐富。張立認為,随着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車等電子資訊領域新應用的不斷拓展,半導體産業生态進一步豐富,下遊應用新場景不斷湧現。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疊代,産業應用範圍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領域不斷拓展。5G進入規模化應用關鍵期,持續深化在雲服務、賽事直播、車聯網等領域的融合應用創新,加速與工業、交通、教育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進一步提高,加快與自動駕駛、智能路網、電力電子等領域融合發展。元宇宙等相關概念催生VR/AR相關應用加快落地,推動相關晶片産品持續演進。此外,網際網路企業、整機企業和系統內建商自研晶片的産業模式興起,推動形成開放共生的半導體産業生态新格局。

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持續活躍。近年來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持續旺盛、晶圓産能供不應求,半導體制造廠積極擴大産能投資。張立表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企業資本支出達到1539億美元,同比增長36%,創下18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高額資本支出推動半導體裝置支出大幅增長,2021年全球半導體裝置總銷售額為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44%。2022年,企業投資增速相對有所放緩,但仍保持較高規模資本支出。張立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資本支出将同比增長21%,達到1855億美元的新高。

半導體工廠和産品向綠色化低碳化轉型。低碳化、綠色化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半導體産業也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加快轉型步伐。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改善工藝制程以滿足低碳化要求、餘熱回收利用、強化節能環保等成為重要發展方向。英特爾、意法半導體、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均已提出“碳中和”發展目标,蘋果等應用廠商以“碳中和”要求倒逼半導體供應鍊整體轉型更新。大陸也已提出“2030年實作碳達峰、2060年實作碳中和”戰略行動目标。“半導體産業也将融入發展大勢,加快綠色化生産模式變革。”張立表示。

大陸在全球內建電路市場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來中國內建電路産業規模穩步提升。據張立介紹,2021年,大陸內建電路設計、制造、封測三業産值首次突破一萬億元。2016-2021年大陸內建電路産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9.2%,尤其是設計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22.4%,約為同期全球內建電路産業增長率的2倍。從産業結構看,設計業、制造業産值占比分别提升到43.2%、30.4%,封測業占比為26.4%,産業鍊結構進一步優化。“伴随大陸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和企業規模持續擴大,大陸在全球內建電路市場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張立表示。

目前全球半導體市場在經曆了兩年的供不應求、缺貨漲價後,以消費電子為主的市場需求開始轉弱,而中國平穩的政治和經濟局勢為全球市場提供了關鍵的穩定性。2021年,大陸手機、PC、電視、汽車等內建電路市場需求達到1925億美元,增長27%。張立表示,中國擁有較為完整的上下遊産業鍊配套、運作良好的産業叢集基礎以及龐大的市場需求,能夠在目前嚴峻的全球貿易環境中提供持續、穩定、有韌性的供應能力和消費需求,仍是全球投資的重要目的地。目前全球半導體産業進入下行周期,将中國納入全球內建電路産業鍊對全球內建電路企業都是巨大的紅利,也有助于帶動全球經濟走出後疫情時代的低迷。

中國仍是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熱土。張立指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且快速增長的內建電路市場,未來随着5G、車聯網、雲計算等新興産業的蓬勃發展,市場潛力巨大。2000年以來,全球領先半導體企業紛紛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增強在華業務。英飛淩、海力士等國際龍頭企業持續加大在華産線布局,德國默克在華建立半導體生産基地。依托大陸巨大的電子消費品市場,衆多海外內建電路企業正積極同大陸整機企業合作開發産品,在完善大陸整機企業供應鍊的同時,也為自身取得了豐厚的收益。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全國統一大市場進一步優化産業發展環境。張立表示,中國正在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挖掘和拓展大陸半導體需求市場,持續強化半導體産業鍊上下遊生态配套發展,為所有在華發展的全球半導體企業創造更豐厚的市場沃土、提供更完備的産業配套。同時,持續營造公平競争、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加快推進财稅、金融、知識産權、人才等方面保障政策的落地實施,不斷提升水電供給、物流運輸、土地優惠等基礎設施服務水準,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對内外資、大中小各類企業一視同仁。近日,大陸釋出15條政策措施支援外資,進一步擴大外資流入,穩定外商投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品質,更好發揮利用外資在促進大陸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更深融入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積極作用。

推進雙循環更好融入全球化開放合作體系。張立表示,目前,半導體産業鍊供應鍊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仍然沒有改變,各國企業互相分工協作仍是産業發展的主旋律。中國正在推動建構國内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内循環,服務國際循環,堅定不移維護産業鍊供應鍊的公共産品屬性,以實際行動深化産業鍊供應鍊國際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我們鼓勵中國半導體企業走出去,也歡迎全球優秀的半導體産品、裝置、人才、資本、企業來華深耕發展,促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的發展格局。”張立說。

2022(第五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在合肥舉辦

作者丨盧夢琪

編輯丨徐恒

美編丨馬利亞

監制丨連曉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