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至19日,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七屆四次代表大會、2022年學術年會暨“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于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拓爾思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内媒體數智化服務上司廠商受邀出席。副總裁林松濤在學術交流演講環節圍繞“資料營運實作媒體融合的長效價值”主題進行發言,并參與《中國傳媒科技》雜志“傳媒融創彙”沙龍,與在場嘉賓就媒體融合、虛拟人、資料要素等議題展開探讨互動。
本次大會由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合會主辦,貴州日報報刊社、貴州廣播電視台、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協辦。大會以“新時代·新智媒·新融合”為主題,圍繞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主題為主線,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傳媒技術領域的創新成果。來自全國各地報刊、通訊社、廣電、網絡媒體的高層上司、技術主管以及相關科技企業代表齊聚貴陽,分享媒體技術創新成果,共探媒體技術未來。
一、挖掘媒體融合的長效價值
在主題發言中,林松濤首先總結了新時代融媒技術變革的建設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梳理了近年來媒體融合的發展曆程,緊接着向大家分享了拓爾思從資料營運實踐中挖掘媒體融合的長效價值的經驗。
1、地市融媒大宣傳體系搭建
針對地市融媒宣傳痛點,拓爾思将系統平台通過資料內建,以駕駛艙的方式展現。拓爾思搭建的地市融媒大宣傳體系由指揮排程台、社情收集台、内容生産台、管道傳播台及回報評價台五大平台組成,實作了一網統管,建立起整個市域的公共資料平台,具備業務協同和資料網關,利用NLP-AI智能平台、視訊分析元件為地市級媒體融合提供穩固支撐。
2、資料營運:新聞+政務/服務/商務
資料營運的發展趨勢可以“ABC”進行概括,即AI賦能、大資料驅動和雲服務落地。人工智能的發展和資料密不可分。拓爾思擁有總量多達1200億+條的資料資産(日均億條資料增量),包含政務、媒體、金融、企業等不同行業或領域在内的23大類知識庫,以及囊括350+深度學習算法模型的模型工廠,可以利用資料賦能媒體創新場景應用。
在新聞+“三務”(政務、服務、商務)場景,拓爾思打造數字政務大腦,為政府機關提供資料計算分析、知識內建運用、邏輯推理判斷等能力服務;推出數星産業大腦,為企業生産經營提供數字化賦能,為産業生态建設提供數字化服務,為經濟治理提供數字化手段;承建中國教育報刊社智庫,實作基于教育資訊的行業網格化分析。
3、資料營運:新聞+web 3.0
順應2022年熱門的技術趨勢——web 3.0,拓爾思基于原有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優勢,以虛拟人作為與元宇宙關聯的突破口。拓爾思專注于打造服務型虛拟人,使虛拟人從更好看變得更有用,具備知識儲備、語義了解、推理分析、自主決策和互動表達的智能驅動能力。公司已推出虛拟人SaaS平台,可提供虛拟人制作的一站式服務,支援使用者定制虛拟主播、互動問答虛拟人、數字員工,實作了從選人到成片的流程閉環。
二、發揮資料在媒體中的支撐作用
在“傳媒融創彙”沙龍環節,談及八年來媒體融合的主要特征,林松濤認為,首先,我們從關注融媒體的内容生産轉向關注完整的生産閉環甚至一個生态,這是從融媒體到智媒體的一種發展方向,其中需要大量的智能化。其次,拓爾思在推廣大資料在媒體行業應用的過程中,見證了資料應用更充分,真正在媒體當中發揮了支撐的作用。數智化、智能化對媒體發展的作用日趨明顯。
林松濤從資料管理和增值的角度分享了拓爾思在此方面的一些探索。要想把資料應用做實做好的重要一點,需要落在解決使用者的痛點,從業務需要、場景、真正需求出發,去探尋資料能夠提供何種支撐。媒體采編平台将朝着資料營運方向轉換,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媒體需抓住持有的資料資産,明确自身定位,提供更多泛行業服務,才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關于元宇宙在傳媒行業的創新路徑及應用場景,林松濤表示,元宇宙目前仍處于基建發展階段,尚未進入大規模實用場景的落地。拓爾思以虛拟人作為最早在元宇宙落地的載體,依托NLP技術積澱,打造虛拟人大腦。拓爾思把元宇宙的技術應用到生活的實用場景當中,使虛拟人變得更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