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作者:科學大觀園雜志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作者 | 陳之涵來源 | 科技宣傳文化資源庫

從前幾年風靡廣場的鳳凰傳奇,到近年來霸屏抖音的各種“神曲”,動感而富有節奏的歌曲似乎有種神秘魔力,總能讓人忍不住打起拍子,跟着搖擺。反思一下,是不是旋律一起,你就開始瘋狂抖腿點頭?

根據達爾文理論,跟着節拍律動其實是人類的“祖傳”技能,又被稱作節拍同步性(beat synchronicity)。它與生俱來,是唱跳的基礎,且此前一直被認為是人類獨有。

雖然非人哺乳動物們有的也能對聲音作出反應,有的能規律啼鳴,還有的經過訓練也能跟上音樂節拍,但這些都與人類節奏感不同。後者依賴于聽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互相作用,在二者調諧下,人們不僅能高效識别節拍,還能預測節拍,而後精準“踩點”舞動。而科學家此前也從未在動物中發現類似的舞蹈天賦。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但現在,一項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的研究發現,大鼠就具備同款技能,而且對比人類,它們的天賦完全不輸。

天生的節奏大師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以10隻大鼠和20名人類志願者作為重點觀察對象,開展實驗。

實驗中,研究者為人類和大鼠同時播放同一曲目,并通過無線微型加速度傳感器,捕捉二者最細微的頭部運動。音樂時長均為1分鐘,分别來自莫紮特、Lady gaga、麥克爾傑克遜、皇後樂隊和魔力紅樂隊。正常倍速播放完畢後,研究者再多次調整音樂節奏(0.75倍速/1倍速/2倍速/4倍速),重複以上操作。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為了排除“四肢着地”的姿勢對打拍的限制,大鼠被安排在一個透明盒子中。盒子頂部雖有飲水裝置,但處于大鼠趴着無法企及的高度。這意味着,為了喝水,大鼠必須一直站着。

研究者驚訝地發現,不論播放哪首曲目,大鼠都能毫不費力地跟上節奏,頭部規律擺動——對節拍的把握程度與人類不相上下。

“這種反應并不能用‘驚恐’完全解釋,但它們之前也沒接觸過音樂,或是經曆任何訓練,沒有理由無故‘搖頭晃腦’。”東京大學資訊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副教授Hirokazu Takahashi說。

唯一的解釋是,大鼠也能節拍同步。“它們的節奏感是天生的。”

最愛Disco

與人一樣,大鼠也對每分鐘120~140拍的快節奏音樂(Disco約為120bpm)“情有獨鐘”。在此節奏範圍内,二者的頭部擺動頻率都最為猛烈,節拍同步性也最強。而随着音樂的加速,其動作頻率漸漸走低。

另外,資料還表明,大鼠對節奏的預測能力與人持平,而反應性甚至比人更強。換言之,要論“聞歌起舞”的速度,人類也要自歎不如。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人類和大鼠在樂感方面的雷同,讓研究團隊得以确證一種假設:節奏感的好壞,并不取決于實體速度(身體的行動速度),而取決于大腦中的“時間常數”(大腦的反應速度)。

該常數在所有物種間十分相似。這也意味着,節拍同步在動物界可能比想象中更加普遍——有些動物頭部過小,其動作難以通過肉眼捕捉。

值得一提的是,論文末尾指出,老鼠點頭打拍時的頭部加速度,基本相當于一個“戴着耳機看書”的學生。

對人而言,戴耳機、放音樂是為了擯除外界噪音,更專注地看書,但ta或許很難意識到,自己已經“動次打次”了無數回。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參考文獻

https://phys.org/news/2022-11-rats-bopping-video-innate-synchronization.html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bo7019#sec-3

往期精彩回顧

|國家衛健委:高血壓診斷标準未變,專家研究成果不作為國家疾病診斷标準!

|你的自控力或許還不如一隻松鴉!

|别隻靠狗了,這年頭,貓也能幫警察破案了!

|為什麼照鏡子使人快樂?

科技發展的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奉獻

閱讀“科技工作者”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點分享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點收藏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跳Disco,你可能不如老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