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技術部署

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的部署和應用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圍繞資料采集、資料傳輸、資料挖掘應用和資料安全,加快建設和應用新一代資訊網絡基礎設施,積極部署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技術條件和硬體網絡基礎。

傳統裝置設施的數字化改造。目前,大陸企業裝置設施數字化、網絡化基礎還比較薄弱,尤其是中小企業裝置改造和資料采集的難度較大。截至 2018 年,大陸企業的生産裝置數字化率為45.9%,而數字化裝置聯網率僅為 39.4%。企業要積極利用技術改造、智能制造、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速提升裝置設施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水準,加快終端裝置設施的數字化和聯網,消除底層資料終端連接配接不足的瓶頸。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技術部署

企業數字化

企業上雲。雲服務具有資源池化、彈性供給、按需付費等特征,能大幅降低企業購買數字化裝備的成本,提高企業的數字化應用效率。在軟硬體方面,雲平台通過IT軟硬體資源租用取代直接購買或自建,可以大幅降低軟硬體成本。此外,企業通過核心業務系統上雲,打通資訊孤島,促進制造資源、資料等內建共享,能夠大幅提升企業的綜合效益。企業要按照工業和資訊化部《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的要求,根據自身業務的發展需求,在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安全防護、資料庫服務、大資料分析、中間件平台服務、物聯網平台、軟體開發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協同辦公、經營管理、研發設計、生産控制、客戶服務等方面積極探索雲服務。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技術部署

企業雲服務

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資訊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産物,是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核心支撐,向上對接工業優化應用,向下連接配接海量裝置承載海量工業經驗與知識模型,是工業全要素連結的樞紐,是工業資源配置的核心,驅動制造體系的智能化更新。工業網際網路平台以及基于平台建構的社會化分工體系通過建構開放價值生态,引發整個制造業颠覆式創新,探索出一條制造業轉型更新的重要路徑。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将優化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大資料資源管理能力作為拓展“智能+”、賦能企業轉型更新的重要舉措。

從最基礎的資料采集和監測起步,逐漸擴充至研發設計、生産制造、營運維護、物流倉儲、上下遊供應鍊等各個層面,适時開展基于資料價值分析的智能化更新,進而打破傳統制造業中已構築的技術和利益壁壘,基于開放價值生态探索更加靈活、更富創造力、價值回報更高的創新發展道路。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技術部署

工業網際網路平台

建構數字孿生體。數字孿生體在新工業革命中扮演着關鍵的角色,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使能技術。目前,數字孿生技術的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方面,基于模型的工程定義(Model Based Definition, MBD)、模組化等數字化表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使采用數字化方式在産品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精确地描述實體産品成為可能;另一方面,大規模計算、高性能計算、分布式計算等計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湧現,使産品動态資料的實時采集、可靠與快速傳輸、存儲、分析、決策、預測等成為可能。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進行技術部署

數字孿生體

數字孿生以産品為主線,并在産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形成不同的表現形态。産品設計階段的數字孿生,可以開展數字模型設計、驗證和仿真,提高設計的準确性,驗證産品在真實環境中的性能。

制造階段的數字孿生,可以通過數字化手段建構起來的虛拟生産線将産品本身的數字孿生同生産裝置、生産過程等其他形态的數字孿生高度內建起來,實作生産過程仿真,進而優化實體産線生産過程。

服務階段的數字孿生,可以實作遠端監控和預測性維修。通過海量采集的資料,建構起針對不同應用場景、不同生産過程的經驗模型,幫助客戶優化參數配置,以改善客戶的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

數字孿生不僅可以是一個産品、一個産線,它還可以是一個工廠、一家企業,甚至是一個城市。例如,荷蘭軟體公司 Mavim把企業内部的每個實體資産、技術、架構、基礎設施、客戶互動、業務能力、戰略、角色、産品、服務、物流與管道都連接配接起來,實作資料互聯互通和動态可視,建構數字孿生企業(Digital Twin Enterprise,DTE)。法國的達索系統正在用它的3D Experience City為新加坡的城市建立一個完整的“數字孿生新加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