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技术部署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部署和应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围绕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挖掘应用和数据安全,加快建设和应用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积极部署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条件和硬件网络基础。

传统设备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当前,大陆企业设备设施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中小企业设备改造和数据采集的难度较大。截至 2018 年,大陆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5.9%,而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仅为 39.4%。企业要积极利用技术改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速提升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加快终端设备设施的数字化和联网,消除底层数据终端连接不足的瓶颈。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技术部署

企业数字化

企业上云。云服务具有资源池化、弹性供给、按需付费等特征,能大幅降低企业购买数字化装备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数字化应用效率。在软硬件方面,云平台通过IT软硬件资源租用取代直接购买或自建,可以大幅降低软硬件成本。此外,企业通过核心业务系统上云,打通信息孤岛,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企业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的要求,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需求,在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安全防护、数据库服务、大数据分析、中间件平台服务、物联网平台、软件开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协同办公、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云服务。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技术部署

企业云服务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向上对接工业优化应用,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承载海量工业经验与知识模型,是工业全要素链接的枢纽,是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驱动制造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基于平台构建的社会化分工体系通过构建开放价值生态,引发整个制造业颠覆式创新,探索出一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将优化提升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资源管理能力作为拓展“智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从最基础的数据采集和监测起步,逐步扩展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维护、物流仓储、上下游供应链等各个层面,适时开展基于数据价值分析的智能化升级,从而打破传统制造业中已构筑的技术和利益壁垒,基于开放价值生态探索更加灵活、更富创造力、价值回报更高的创新发展道路。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技术部署

工业互联网平台

构建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在新工业革命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技术。当前,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方面,基于模型的工程定义(Model Based Definition, MBD)、建模等数字化表达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采用数字化方式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精确地描述物理产品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大规模计算、高性能计算、分布式计算等计算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涌现,使产品动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可靠与快速传输、存储、分析、决策、预测等成为可能。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进行技术部署

数字孪生体

数字孪生以产品为主线,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表现形态。产品设计阶段的数字孪生,可以开展数字模型设计、验证和仿真,提高设计的准确性,验证产品在真实环境中的性能。

制造阶段的数字孪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构建起来的虚拟生产线将产品本身的数字孪生同生产设备、生产过程等其他形态的数字孪生高度集成起来,实现生产过程仿真,从而优化实体产线生产过程。

服务阶段的数字孪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预测性维修。通过海量采集的数据,构建起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生产过程的经验模型,帮助客户优化参数配置,以改善客户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数字孪生不仅可以是一个产品、一个产线,它还可以是一个工厂、一家企业,甚至是一个城市。例如,荷兰软件公司 Mavim把企业内部的每个物理资产、技术、架构、基础设施、客户互动、业务能力、战略、角色、产品、服务、物流与渠道都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和动态可视,构建数字孪生企业(Digital Twin Enterprise,DTE)。法国的达索系统正在用它的3D Experience City为新加坡的城市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孪生新加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