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500萬年前的白垩紀時期,恐龍滅絕了
今天,我們隻能依靠化石
了解這個神奇的物種
而我們崇州天宗博物館
不僅有各種恐龍化石的集合
并且目前有世界貨架完成
最大的"恐龍化石"
我們去看看吧
觀看視訊
視訊加載...

站得高,打着骨頭,
全身39.8米長,15米高的馬門西龍化石
橫跨展廳的大部分區域,
它甚至需要擡頭才能看到它的全貌。
這個Marmen Creek龍化石是
崇州天松博物館剛剛成功安裝,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化石。
我們面前的"恐龍"并不都是真正的恐龍化石。崇州天軒博物館館長王小兵說:"這個'恐龍'有大約30%的恐龍化石,其餘的都是模型材料,即樹脂等。按照國際标準,化石含量達到20%,可進行組裝、修複。"
"這并不是說這種'恐龍化石'是世界上最大的,而是它是有史以來安裝過的最大的'恐龍化石'。較大的恐龍化石也被發現,但由于化石數量少,無法裝入完整的"恐龍化石"。王小兵解釋道。
從化石的發現到架子的完成,
中間已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恐龍化石是2003年在新疆某地發現的,2008年我們正式開始挖掘化石,直到2011年,發現的所有化石才被帶回博物館。王小兵告訴記者,由于初始條件沒有安裝的條件,再加上剛剛挖掘出的化石也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能開始上架,是以安裝工作直到2016年才真正開始。"貨架過程也很耗時,我們需要修複每一塊化石,這是一項非常詳細的工作,完全是手工完成的。
除了剛剛安裝的這個"恐龍",
崇州天舒博物館内,
收藏中還有各種恐龍化石展出,
和其他物種的化石。
崇州天壽博物館成立于2016年,是成都唯一一家以古生物學化石為主的非國有自然博物館。博物館總占地面積24000m2,建築面積16000m2,展覽面積10649m2,整體展廳采用倉庫式展示形式,分為第一展館的生命進化展和第二館的大型古生物化石展。展品主要包括古化石、岩礦标本,以及活體動植物标本,珍貴收藏跨越數十億年,順序豐富,可得性好,其中許多在中國可稱為分離産品。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南通博物館期間,鼓勵中國民營企業家向南通博物館創始人張偉學習,在創業的同時,積極開展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鎮。同樣作為私人博物館,天一博物館也展現了自己的責任。
王曉兵,崇州天舒博物館館長
天一博物館是一個自然博物館,它更多的是促進自然科學,号召我們的公民保護自然,尊重自然。
保護文物"在當代工作,在秋天受益",崇州天軒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不僅具有多樣性、稀有性,而且具有生物進化與生态學、地質學等重要科研和科普教育價值。崇州天玄博物館是由崇州科學基地、成都科學基地、四川科學基地和中國古生物學會準許的國家級科學教育基地。每個假期,都有不少家長帶着孩子來參觀,同時,學校等機構來訪的團體也是無窮無盡的。
自龔旅遊者蕭紀燕起
與我們的自貢恐龍博物館相比,看到架子上的恐龍簡直出乎意料。我覺得這真的是一次很好的旅行,如果我有時間帶我們的家人一起去,我會去看一看。
旅遊張碩
孩子們對恐龍很感興趣,平時在書上看,這次來看後感覺挺大的,沒想到"世界最大"的恐龍化石在崇州。
目前,天壽博物館将博物館與化石保護研究中心相結合,同時恢複研究并為遊客提供參觀。未來,考慮在崇州建設以地質科學文化、古生物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或樂園,形成以食、生活、散步、科普為一體的工業園區,在發揮自身科普教育功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促進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溫,圖:于曉軒、鄧濤
視訊:闫浩
編輯:于霞、曹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