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 遠 别 對 生 活 冷 感 |
深秋是最好的季節。
在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之前,秋天提供的是恰到好處的那種舒服。冬天屬于盛大的節日,但是節日本身永遠都沒有籌備節日來得快樂溫馨。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永遠都在贊美秋天, 秋天的風寬容、柔軟,是棉毛絨的質地——涼,但是靈透。
秋天也是屬于獨處的季節。盛夏的夜晚熱烈濃稠,如果呆在家裡會顯得冷清。
而秋葉是玻璃紙般的桂花羽翼,哪怕是一個人被籠罩在昏黃的霧氣之中,也不會孤單。
迫切期待的一些幸福時刻:柔軟的沙發墊、滾燙的湯水、去年聖誕愛聽的唱片……
啊,都市人,如果沒有這樣發自内心舒展而開的快活片段,該怎麼挨過一個又一個晦暗的日子呀!
秋夜都特别長。漫漫的休憩時光,總會想要吞下一些甜美酥軟的食物,讓糖和油發酵開幸福的滋味。
秋風會把負罪感一起吹散,居家的時光就是要懶到位才能攢夠他日應對生活的能量。
聰明的女孩,才不會懼怕食物呢。該吃的時候,就心安理得地享受。畢竟,秋日的美食快樂,一年僅此一次。
“
001 花卉做成甜牙
每年一降溫,立刻就會開始甜牙起來。
▲《布達佩斯大飯店》截圖
幾日前回味《布達佩斯大飯店》, 又看到那道著名的迷你蛋糕:薄荷綠與粉色的糖霜,閃閃發亮,是介于童話和糕點之間的奇妙質地。
韋斯·安德森的畫面總是很美味,非常誘發食欲,更何況《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一部如此甜口的電影。
想象咬下這口蛋糕。想象那厚重的白巧克力和奶油在口腔化開,一定會讓大腦産生溫暖而渾濁的眩暈。升糖的感受有時候好美妙,幾乎像是場迷醉的旅行。
▲《布達佩斯大飯店》片段
但比起這樣漂亮的甜點,其實一個人住的時候,更傾向于把儀式感放下,吃或者喝一些更老實的糖分。
很喜歡的一道江浙糕點叫做水塔糕,是大米發酵做的。明明看起來是那麼簡單的白色塊糕,但吃起來卻好像是蓬松而軟糯的雲朵。搭配本地的龍井熱茶,青澀的苦和稠密的甜是最佳的伴侶。
同樣是甜,也有不同的層次。比如,水塔糕的甜,是酒釀的厚重絲絨打底,外加一味似有似無的空靈桂花香。
江浙熱愛把秋天儲存下來,桂花糖無處不在。
蓮子羹、藕粉、糕餅,一到秋冬,都會攏上濃稠的甜香。咬下去的時候,比味蕾先行一步的是鄉愁的鼻子。桂花是很馥郁的,但是又不像玫瑰濃重,它的氣息是絲滑的,順着心往胃的深處澆灌秋意。
愛看林清玄的《清雅食譜》, 裡面寫桂花: “桂花醬可以加在任何飲料或茶水裡,加的時候以竹簽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所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放時,空氣都流滿花香”。
秋天是那麼冷的季節,卻因為桂花而暈出肆意的大片暖色。
是以,怎麼能不甜牙?人類的簡單快樂,就是食物之味沁透入魂魄的瞬間。多吃甜,才能在冬天來臨之前,徹底松軟下來。
“
002 碳水是快樂福音
對于碳水的喜愛真的是寫到人類基因裡的,秋冬天尤其。
想象在《Eat, Pray, Love》裡,如果朱莉娅·羅伯茨沒有狼吞虎咽下意大利面,這部電影的“自由指數”絕對會大打折扣。
尤其是在這個看到碳水就如臨大敵的時代,看到一個美麗的女人大吞肉醬面,更是有一種“叛逆”的滿足感。
▲《Eat, Pray, Love》截圖
弗朗西斯·梅斯在《托斯卡納豔陽下》寫意大利面:“我們倆最愛吃用意式烤肉醬拌的意大利面。意式烤肉醬很好做,把未經熏制的豬肉切成細塊,烤至褐色,再加入奶油和芝麻菜絲一起攪拌即可。這一帶芝麻菜俯首可拾,我家車道和石牆邊都有。我們還會撒些帕爾瑪幹酪碎末在面上,然後端起面碗狼吞虎咽。”
真的——沒有什麼比和喜歡的人一起做飯吃飯更親密,健康的關系永遠都會帶來好胃口。
而如果這種愛可以用食物來比喻的話,那麼碳水化合物絕對是首選: 那種古老而甜蜜的喜悅,好像總是來自熱乎乎的米、面、包。
當然,碳水瘾來的時候,其實更愛看的還是合胃口的東方米面。《孤獨美食家》新一季就是碳水人的夢幻之鄉。炖牛舌蛋包飯、生拌魚肉蓋飯、印尼炒飯……啊,真的贊美飯,被烘烤、爆炒、油淋後的金黃飯粒,一口吞咽,治愈整個深秋。
▲《孤獨美食家》截圖
獨居的夜晚,有時候已經足夠疲憊,隻想一碗碳水下肚,而昏昏睡去。肚皮飽了就會感到幸福,因為胃和心都同樣安穩。
想到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裡寫道:“它還是跟我迄今吃過的任何烏冬面都不一樣:新鮮,有嚼頭,老湯也香氣撲鼻。
由于太好吃了,又來了一碗。這麼着,肚皮久違地飽了,充滿幸福感。吃罷坐在站前廣場長椅上,仰望晴朗朗的天空。我想我是自由了。我在這裡自由得像空中的行雲。”
其實,當我們贊美碳水的時候,我們可能是在贊美那份緩緩在胃裡融化的飽足滋味,以及它帶來的力量,足以支撐我們在這個世界進行更多的冒險。
“
003 美味的湯喝起來像愛
一直是個很喜歡喝湯的人。
看《深夜食堂》,下班的人們用味噌湯來舒緩疲憊的心。海帶、魚幹、味噌、蔥花,烹煮出來一鍋濃厚而鮮美的湯頭。有的人會不喜歡那股猛烈的腥甜之味,但所謂comfort food,就從來不是以精緻味道取勝的。
comfort food是入夜後舌尖最熟悉依戀的那股味道,因為熟悉,是以從味蕾直接能抵達記憶的幽深之處。
熱愛各種各樣的湯食——一個人懶得做飯的時候,把所有的東西放進去一鍋炖開,就是非常美妙的湯料理。照顧自己的心和胃,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之愛。
印象很深,《深夜食堂》裡還有一集說奶油炖菜,食客小花覺得奶油炖菜就是家的味道。馬鈴薯、花椰菜、胡蘿蔔,食物在奶油的包裹裡變得軟而糯,所有幸福的回憶都能化開在這白醬裡。
一下子就想到小時候,媽媽帶去西餐廳,每次也總會有一道奶油濃湯。湯是用圓乎乎的杯子裝着的,上面蓬起酥脆金黃的面包皮。
用叉子戳開,噴香的面包就立刻跌融進奶油中,蛤蜊、火腿和蘑菇的香味讓一切都變得格外夢幻。
降溫天的回憶,也是以被這股味道寫入,每次心碎的時候,也都會重溫這稠密而松軟的鄉愁滋味。
長大後,在深秋時候飲湯,也成為了習慣。
比起西式的湯,更喜歡中式家常的炖湯。
入秋後自己在家炖煮玉米、排骨、山藥,加一點鹽就足夠鮮美。有時間的話,澆淋在飯上,也好治愈。
▲《青木瓜之味》截圖
愛秋天,愛秋天的食物,愛獨處的時間。
輕而薄脆的涼意,是桂花和栗子交織出的美麗碎片。把時間奉獻給食物,本身就是非常療愈的一個過程。
購買、清洗、烹煮、享用,現代人少有時間是這樣與世隔絕,全然專注于手頭的瑣事。而食物就是有這樣的力量。
- END -
來源|F小姐MissF微信公衆号【作者:F小姐、内容編輯:yuzu】
聲明|文中圖檔、文字及視訊号轉自原文章,如有版權争議,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