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并不總是黑的。當它進餐時,我們就能發現它。

最近,一個由意大利科學家牽頭的科研小組使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對星系中心超大品質黑洞吞噬物質的來源進行了專題研究。結果發現有些黑洞的食物來源有點“來路不明”。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一組看起來有點像水母的星系。這些“水母星系”位于一些鄰近的星系團中,它們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有許多長長的“觸手”。這些“觸手”其實是大片的星際物質。和其它星系的不同之處是這些物質和星系的盤面是分離的,它們被“甩”在星系盤的一側,向外擴充到數萬光年遠處。把這些物質和星系合起來看,就如同太空中遊動着一隻隻美麗的水母。
讓這些星系看起來像水母的根本原因,是一種名為“沖壓剝離”的過程。星系間的引力會導緻星系在星系團内作高速運動。高速運動的星系會在星系團内部遭遇到熾熱且緻密的氣團。這些氣團會如大風一般,把星系中原本擁有的氣體物質推離星系盤面,形成一條條尾迹。這一過程還會觸發星暴(由于物質被擠壓,新的恒星在短期内大批誕生)。
在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7個“水母星系”中,有6個擁有活躍的超大品質黑洞。它們正在吞噬着周遭的氣體物質。如此高的比例讓天文學家大感意外。因為對于一般星系而言,這個比例隻有十分之一。
該研究主導者,來自意大利帕多瓦天文台的bianca poggianti說,“沖壓剝離過程和活躍黑洞之間的這種強有力的聯系,是之前從未被預言過,也從未被報告過的。”似乎星系中心黑洞通過這種機制,反而獲得了更多可供吞噬的物質。
一直以來,天文學家都有一個疑問,為何隻有少數星系中心的超大品質黑洞是活躍的。即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有超大品質黑洞,為什麼隻有少數獲得了可供吞噬的物質并表現得十分明亮?
此次研究的結果則表明,黑洞擷取食物可能有一種我們之前不知道的方法。參與研究的天文學家yara jaffé表示,“可能存在着一種将氣體輸送至黑洞周圍的新機制。這樣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超大品質黑洞和它們宿主星系之間的關系。”
一篇相關的論文最近發表在了《自然》雜志上,而目前的觀測還隻是研究的一部分。天文學家計劃對更多的對象進行分析。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在太空中發現的候選“水母星系”數量在40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