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在售的電動車型越來越多。(圖檔來源:雷諾官網)
在中國業務屢受重挫的雷諾曾經還能以全球銷量安慰自己,但是在疫情影響下,2019年雷諾集團銷量還是375萬台,2020年便降至了295萬台,去年再度下滑至270萬台。曾經的歐洲地區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ZOE也在2021年被被特斯拉Model 3以近一倍的銷量擠到了次席。
窮則思變,據外媒報道,雷諾計劃尋求将其電動汽車業務“Ampere”獨立分拆後于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估值目标為100億歐元。Stifel分析師Pierre-Yves Quemener表示,這一舉措将有可能帶來更好的資本配置,股東也将從中獲得更多回報。
Ampere是否配得上100億歐元?
疫情的第一年,雷諾在歐洲共計賣出了115888輛電動車,同比增幅達到了101.4%。其中,長年在歐洲電動車銷量排行榜上霸榜的ZOE銷量同比增長了114%,以100657輛的銷量占據了雷諾電動車銷量中的絕對多數。也是在這一年,雷諾還推出了暢銷車型Clio、Captur和Megane estate的E-TECH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本。
那時的雷諾志得意滿,雷諾集團銷售進階副總裁丹尼斯·勒沃特(Denis le Vot)表示:“2020年上半年,疫情對我們的銷售活動産生了影響。在2021年的開始,我們擁有比2019年更高的訂單量,較低的庫存量,更高的全系車型價格定位。”
但是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産能快速爬坡,Model 3大量出口到了歐洲,與全球其他市場一樣成為了當地的銷量冠軍。前幾年始終在排行榜上壓了Model 3一頭的ZOE,終于不得不位居次席。
事實上,這款在歐洲高配車型零售價格高達2.55萬歐元的ZOE約合人民币20萬元。當動力、配置、科技在Model 3面前全面落敗時,使用者用錢包投票的結果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我們将地域次元擴充至全球,車型的動力類型擴充至純電與混動,就會發現雷諾的ZOE已經下滑至第九位。除了被歐洲車企們視為頭号大敵的特斯拉之外,來自中國的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理想、長安的旗下車型已經對ZOE形成了圍剿。
如果我們再将地域次元擴充至全球,另一個次元選擇為車企與集團,雷諾的危機便看得更加清楚。僅憑兩款車型,特斯拉便毫無意外地占據了首位,瘦死駱駝比馬大的大衆集團占據了次席,比亞迪憑借混動車型的大賣第一次進入前三名,傳統豪門GM、Stellantis、現代、寶馬也都排在了雷諾日産三菱聯盟的前面。在雷諾身後追趕的幾個對手也不足以讓雷諾放心,不但戴姆勒、豐田、福特、塔塔等老牌豪門的名字出現在其中,吉利、長城、廣汽、奇瑞、東風、長安、小鵬、蔚來、合衆、北汽、江淮、零跑、威馬與一汽這些中國品牌幾乎占據了大半張TOP 20的榜單。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雷諾憑什麼認為自己的電動車業務配得上100億歐元的估值?
雷諾在2020年公布的eWays計劃開始發力電動汽車市場。2021年1月釋出的renaulution戰略規劃則宣布至2025年推出7款純電動車,且旗下所有車型都将推出純電或者混動版。2021年6月,雷諾集團釋出“eWays ElectroPop”計劃,宣布到2025年推出10款全新純電動車(含7款雷諾品牌電動車),并且純電動和電氣化車型的銷量占比将達到65%以上,而到2030年,雷諾集團電動化産品的銷量占比将達到90%。
将于2025年上市的雷諾 5被視為ZOE的替代者。(圖檔來源:雷諾官網)
雷諾集團首席執行官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在2021年6月表示,雷諾集團在2030年推出10款電動車型,産量超過100萬輛。但是雷諾當年在電動車型上的銷量表現距離9年後的100萬輛有着極大的差距,這很難讓資本市場對于Ampere 100億歐元的估值産生信心。
最令資本市場不解的是,雷諾(PINK:RNLSY)目前市值也不過90億歐元左右,哪裡來的信心相信自己旗下業務分拆後的估值便會達到100億歐元?
和日産的扯皮還遠沒有結束
雷諾集團複雜的股權結構導緻Ampere分拆上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99年,雷諾購入日産36.8%股份,雷諾-日産聯盟正式建立。當時的日本正處于“丢失的二十年”,經濟停滞不前,日産汽車在财務上甚至瀕臨破産,雷諾的出現使日産得以捱過了那段艱難時刻。但是在20年後,這個聯盟中日産的銷量遠超雷諾,在話語權上自然也就重了許多。至于被日産收購而出現在聯盟中的三菱,暫且不去管他。
今天的聯盟中,雷諾在日産所占的股份已經達到了43%,這讓一直試圖回購股權的日産始終心有不甘。Ampere分拆上市便被日産視為一個重塑聯盟關系的絕佳時機,據稱日産希望以5億美元至7.5億美元的投資收購Ampere 15%左右的股份,但是前提是雷諾要将在日産的股份逐漸降至15%,畢竟日産在雷諾所占的15%股份是絕對意義上的無表決權股份。
在股權之外,讓日産始終下不了決心投資Ampere的還有與知識産權相關的問題。
多年來,日産在股東電池等尖端技術領域投入大量人力與财力,收獲了很多技術成果。但是如果Ampere從雷諾日産聯盟中分拆出去的話,這些專利的歸屬還沒有一個明确的說法,這讓日産無法安心。于是,日産向雷諾提出必須確定轉讓給Ampere的所有技術都要保留在這一電動車業務部門内,不得流出,以免讓日産的技術投入為他人做了嫁衣。
除了電動汽車相關技術之外,日産還對自己的内燃機與混合動力技術表示擔憂。
此前,在曾任大衆集團高管的現任雷諾中國CEO蘇偉銘的撮合下,雷諾與吉利之間的合作進展極為順利。2021年8月,雙方結成了創新型夥伴關系,雷諾将借助吉利的混動平台技術與CMA架構在中國生産混動車型。2022年1月,吉利官宣成為雷諾三星汽車的戰略合作夥伴,将在南韓市場推出混動車型,并将投放至海外其他市場。今年五年,吉利與累不哦簽訂協定,拟認購雷諾南韓汽車增資擴股的逾三成股份。
就在吉利與雷諾打得火熱時,雷諾被傳出将對自己的傳統内燃機業務進行拆分,吉利與沙特石油公司沙特阿美都是傳聞中的金主。
雷諾與日産共同研發的1升至1.3升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2升渦輪增壓發動機與2.5升自然進氣發動機一直有着良好的市場表現,即便在今天看來依舊有其領先之處。如果吉利獲得了這些技術,将有可能縮小其燃油車及混動車型與世界先進水準之間的差距,這是日産無法接受的一種可能性。
11月8日,吉利與雷諾官宣簽署了一項非限制性架構協定,雙方将成立一家名為“Horse”的全新公司,在全球範圍内一起研發、制造與供應混合動力總成與燃油動力總成。日産曾經擔心的“可能”變成了現實。
此前有消息稱,日産希望雷諾在與吉利的合作中保障自己擁有的關鍵内燃機與混動技術得到保護。目前,吉利與雷諾的合作協定還無從看到,日産提出的訴求是否被雷諾滿足尚未可知。
如此一來,無論是電動汽車技術還是傳統内燃機技術是否可以保證不會花落别家,變成其他車企與自己競争的助力,成為了日産能否決定投資Ampere的關鍵。從目前的狀态來看,雷諾與日産之間就知識産權的談判仍然沒有結果。如果沒有日産的注資,Ampere想要在短時間内完成業務獨立并快速進行IPO,都是雷諾難以獨立完成的任務。
如果把希望寄托在獨立IPO之後的一百億歐元估值上,雷諾恐怕隻是做了一場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