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作者:一個财務人

自2015年國務院釋出《中國制造2025》主體檔案以來,“智能制造”無疑是這幾年制造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2022年3月,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基于2萬多家制造企業生産運作資料,研究釋出了《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2021)》,對國内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和全面展現。資料顯示,目前,大陸69%的制造企業處于一級及以下水準,達到二級、三級的制造企業分别占比為15%以及7%,四級及以上制造企業占比達9%。2021年全國制造業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較2020年有所提升,一級及以下的低成熟度企業占比減少6個百分點,三級以上的高成熟度企業數量增加了5個百分點。從中可以看出,制造企業的轉型更新浪潮正湧,但為什麼大多數的工廠仍然沒有叩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大型企業唱戲,中小企業圍觀”

現在普遍存在這樣的誤區,隻要說到智能制造,不少人就會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自動流水線、無人工廠中的房間、智能機器人聯想到一起。制造業的利潤率本來就不高,企業需要評估這些裝置、軟體與人工投入的成本是否在可控範圍,回收期是否過長,投入産出比是否劃算,是以誤區帶來的後果就是大多數的中小企業老闆對智能制造望而生畏,更多的圍觀,而不是去嘗試。是以,我們需要探索出一條适合中小企業的實用、高效的智能制造之路。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一、中小企業離智能制造到底有多遠?

智能制造 = 自動化+資訊化+智能化。

自動化主要展現在裝置上。改造生産線、引進智能裝置是投入最多但穩定性最差的一環。智能制造專家李培根院士曾提出:“智能制造不應盲目追求,要根據自身需求,先從資訊化、現場管理、資料搜集等基礎做起。”是以,對于大多數還處于工業化2.0向自動化3.0轉變階段的中小企業來說,不能片面地認為工廠中裝置自動化程度越高,就越接近智能工廠,更應該先從資訊化環節入手做好基礎。

再看資訊化,雖然制造業資訊化已開展多年,但多數企業僅應用了财務核算、供應鍊等相對标準化的管理子產品,對最為複雜的生産制造子產品應用不深。在資訊化過程中,一方面企業管理問題凸顯,如:基礎資料不完整,不統一;資料更新不及時;業務流程不固定,随意性大等。另一方面,企業人員素質較為初級、對ERP認知甚少,技能水準低,一旦系統略顯複雜,就很難深入,最終不了了之。是以選擇一款簡單易用的ERP軟體對于中小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做好資訊化才有資格去談智能制造。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上了ERP系統就萬事大吉了嗎?其實不然。筆者在不少工廠調研時也遇到過一些老闆有疑惑:各部門都在正常使用ERP,但依然會存在資料不準确,業務和資料脫節的情況,最終還得靠人工去現場點數,難道ERP根本不起作用?

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時間差。各個協同部門因為錄入資料不及時,就會造成資料假象,最終對計劃或決策做出錯誤的判斷。例如接到新訂單後,計劃員發現倉庫中還有材料庫存,就沒有下達采購訂單,其實材料早已被損耗,隻是還沒來得及錄單,結果導緻訂單上生産線時停工待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是以,并不是ERP沒有用,而是再強大的ERP也需要有生産過程中的真實資料,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麼如何才能将生産過程中的真實資料源源不斷的回報到ERP平台中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MES系統了。MES系統的核心在于工廠中的房間現場,主要集中在現場資源和生産執行的管理,采集生産過程資料它責無旁貸。除此之外,生産過程中還需要一些先進的方法來幫助工廠中的房間提高生産效率,比如作業指導書遠端下發、生産裝置管理資訊化等等,這些方法綜合起來,就是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

中航工業資訊技術首席顧問甯振波曾提出:智能制造是用軟體來定義控制資料的自動流動,解決複雜産品的不确定性問題。是以,智能制造的核心思想也就是讓生産過程的資料流動起來。由此我們說:資訊化是基礎,而能讓智能制造在中小企業落地的,是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

二、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中小企業邁向智能制造的第一步!

除了能有效解決問題,從投入層面上來看,建立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也是中小企業邁向智能制造最合适的第一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資金投入遠低于預估,企業承受的壓力以及風險也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對人員水準的要求也沒有那麼急迫,不會讓企業組織結構傷筋動骨。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建設現狀

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一般包含工藝檔案遠端下發、生産資料自動采集、生産過程可視化、裝置管理資訊化等幾個要素。

1、在生産線上,操作工可以通過顯示屏查詢産品工藝檔案,確定産品品質,不僅避免了因裝配品質造成的返工、交期延誤等風險,還減少了材料損耗,提高了生産效率;

2、生産資料通過智能裝置、移動終端實時采集到ERP資訊系統中,讓資料流動起來,各崗位資料共享,減少了人工查詢的時間浪費,也為管理層決策提供了真實準确的資料;

3、生産裝置一般都是工廠中價值最高、數量最多的固定資産,通過資訊化管理來指導裝置的維修保養,能将裝置使用率最大化,明顯提升裝置生産效率,同時降低維護成本。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工信部報告資料顯示: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為企業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1、 生産效率提高10-30%

2、 計劃品質提高25-70%

3、 經濟效益提高10-25%

4、 生産靈活性提高15-60%

5、 生産周期降低15-40%

6、 産品準時交貨率提高15-40%

.......

通過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建設,管理者能做到“看得見,說得清,做得對”,實作了生産過程的靈活、高效,對企業生産效率、産品品質、生産成本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同時,也能讓ERP系統發揮出最大的價值,為企業智能化轉型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管家婆工貿推出掌上工廠、電子看闆等工廠中的房間現場應用,與工貿ERP系統無縫內建,幫助中小企業建構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打造适合中小制造企業的資訊化生态體系。掌上工廠可安裝到工控機或平闆電腦中,工廠中的房間人員可随時查詢、采集生産資料;同時預留與數字化裝置的接口,通過二次開發可自動對裝置資料進行采集。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掌上工廠還支援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檔案遠端下發以及對生産過程的追溯,包括産品各工序資訊追溯,材料耗用追溯以及品質追溯等;還可掃描裝置二維碼,查詢裝置保養資訊及相關參數狀态,實作生産裝置管理資訊化。而電子看闆則通過大螢幕實時展示出生産進度、生産效率等,将生産過程可視化。

生産企業管理轉型:用數字化工廠中的房間敲開智能制造的大門

智能制造毫無疑問是制造業未來的方向,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生産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過程。企業管理者需要積極行動起來,對企業進行數字化、資訊化改造。在資源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由易入難,踏實前行,智能制造離我們并不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