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祥區渡頭橋中學——“疫期”戰勝心理困擾,家校共育健康成長

(渡頭橋中學通訊員 鄭雲)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線上學習已有十幾天。一些潛在的心理問題也悄然滋生起來。為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幫助學生調整心理狀态。面對可能産生的心理困惑,渡頭橋中學精心制作了一份心理調适指南。

大祥區渡頭橋中學——“疫期”戰勝心理困擾,家校共育健康成長

一、學生可能産生的心理困擾。

1、居家期間,學生容易過度使用電子産品,導緻大腦被短期娛樂刺激,關掉電子産品後,産生空虛感、落寞感。

應對措施:做好一天的學習、活動計劃。嚴格執行。規定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不盲目沉迷。閱讀、繪畫、音樂、手工、體育活動、家務勞動,等均可列入計劃之内。使自己每天都過得充實、快樂,享受收獲與成長的喜悅。

2、居家期間,感到心理煩悶,對家人的唠叨尤其抗拒,容易暴躁。情緒不穩定。

應對措施:采用呼吸放松法調整情緒。①緩緩地吸氣(心裡跟着數一、二、三)從你的鼻子進入,輕輕地充滿你的肺部,再一直到你的腹部;②輕柔地對自己說“我身展現在比較平靜”,再從嘴巴慢慢吐氣(心裡跟着數一、二、三),輕松地從腹部上到肺部吐出裡面的空氣。在心情平靜後與家人心平氣和的地交流。多回想一些趣事,與家人分享。多說一些正能量的話,互相鼓勵。學會用自己的“幽默化解法”逗自己與家人開心。

3、線上學習感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理想,感到焦慮。

應對措施:通過線上與老師互動的方式,促進師生交流,提高參與度。與同學一起讨論學習問題,成立學習互助小組,進行小組比賽,交流。每天給自己設立小目标,嚴格執行,每天完成,可讓家長監督。

大祥區渡頭橋中學——“疫期”戰勝心理困擾,家校共育健康成長

二、家長可能産生的心理困擾。

1、孩子一直看手機,作為家長,既擔心孩子視力,又擔心孩子學習。逐漸感到内心煩躁。情緒不穩定。

應對措施:盡量保持内心平和,克制不良情緒的發展。和另一半多溝通交流,在困擾時有人分擔壓力,可緩解焦慮。多進行深呼吸,讓自己冷靜。找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盡快開心起來。看看孩子小時候的照片,感受一些美好的回憶。享受親子之樂的治愈。發展興趣愛好,帶着孩子一起運動。運動可以調整不良情緒,享受大汗淋漓之後内心的平靜。

2、跟孩子之間溝通困難,有些毛病屢教不改,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内心逐漸難以平靜,甚至感到深深無力。

應對措施:國中生大部分處在叛逆階段。是以,家長與孩子進行溝通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已漸漸長大。說話老是用指令的語氣,孩子容易産生抗拒心理。是以容易引發沖突。家長當注意與孩子溝通時,語氣盡量平和,以一種平等的語氣給予建議,而非專制。耐心分析利弊,引導孩子明白改正缺點的重要性。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傾聽。親子關系将會更加良性的發展。

3、孩子學習狀态不好。感覺很懶散,怕孩子學習跟不上,孩子卻還是隻貪圖玩樂,内心非常焦慮。

應對措施:與孩子共同溝通商讨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具體規定使用電子産品的時間,檢驗學習的效果。建立獎懲機制。孩子表現好要給予獎勵,表現不好要施加懲罰。在建立機制之後,家長嚴格去執行。以管理機制為标準,而不是被情緒左右。将情緒化管理轉變為制度化管理,這樣能幫助家長減少焦慮情緒。多讓孩子看一些勵志書籍、電影。讓孩子樹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進而主動學習,也是減少家長焦慮的有效方法。

大祥區渡頭橋中學——“疫期”戰勝心理困擾,家校共育健康成長

如果遇到實在無法解決的心理問題,也可以求助于專業心理健康師。或盡快就醫。如:

1嚴重睡眠障礙,持續的睡眠品質差;

2.長時間感覺驚恐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3.對所有人失去信心,感到生活無望;

4.感覺無助、感覺空虛、情緒持續低落,有一種想逃離這個世界的想法;

5.感覺自己變得遲鈍及麻木,自我否定,長時間覺得自己極其失敗;

6.不想與任何人交流,長時間隻想自我封閉。

疫情期間,讓我們一起戴上“心靈口罩”共同陪伴,快樂成長,相信“寒冬”總會過去,希望就在眼前。期待大家以最優的姿态,共克時艱,戰勝病毒,再聚美麗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