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5G通訊領域的領頭羊,華為也是國人的驕傲。雖然華為沒有上市,還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卻絲毫不遜色,尤其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遠超其他網際網路大廠。去年華為的科研投入高達1400億元,而在今年過去的9個月裡,華為的科研投入也已經超過了1100億元。
正是憑借過去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和不斷努力,華為終于在5G時代取得了領先,完成了對諾基亞、愛立信等歐洲通訊巨頭的超越。但老美又怎麼會讓一家中企在“自己的地盤”上稱王呢?在2018年底開始,老美就陸續對華為進行了一系列制裁,比如将華為拉入“實體清單”,往華為5G裝置潑髒水、修改晶片禁令等。
為了阻止華為5G在海外的發展,老美給華為5G通訊裝置扣上了“開後門”的帽子。并且禁止美營運商繼續采購華為裝置,同時還想歐洲國家施壓,希望可以統一立場,阻止華為的5G發展。
關于美指出的“開後門”問題,華為十分坦蕩,在歐洲建立了資料中心和服務中心,完全公開,歡迎各國各企業進行監管。并且華為還公開表态,可以和各國簽訂協定,将“無後門”寫入條款中,華為能夠為此負責。而德老牌安全機構也對華為進行了全方位的調查,結果是“絕對安全”。
其實,在華為被潑髒水的時候,任正非就十分坦然,他直言,華為的裝置不愁賣。不願意和華為合作的企業,華為也不歡迎。但拒絕華為并不是明智的選擇,時間會給出答案,要發展5G,就繞不開華為!
近日,據外媒爆料,美地方機構無視“禁令”,從2018年到2021年之間,都沒有停止采購華為的通訊裝置,甚至還在不斷加碼。而僅僅2021年,美地方機構和華為在内的中企達成的采購訂單就超過了60筆,主要包含的是監控攝像頭、網絡裝置等。很顯然,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任正非的話,華為的裝置不愁賣!
有一說一,華為的裝置優勢明顯,和諾基亞、愛立信相比:
1、成本效益高
諾基亞和愛立信作為老牌歐洲通訊供應商,其報價一直都比華為高。是以對于一些小營運商或者地方機構而言,華為的成本效益更高。尤其在5G時代,華為的5G技術領先,手握3000+的核心專利技術,毋庸置疑,華為通訊裝置肯定是首選。
2、安全可靠
老美向華為裝置潑髒水的行為,反而證明了華為的清白。華為坦蕩的做法,也讓歐洲各國心服口服。能夠接受解剖級的檢測,就這一點,諾基亞和愛立信就做不到,到底誰黑誰白,相信大部分企業心裡都是有數的。
3、效率高
歐洲廠商的工作效率和中國廠商的工作效率相比,聰明人都知道如何選吧?采購諾基亞和愛立信的裝置,安裝和售後服務可能會存在問題。但華為的工作效率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售後有保障。
總的來說,重壓之下必有勇夫。老美自私的制裁行為,給美營運商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已經認清現實的老美,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但這反而證明了華為的實力,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