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小生命你見過嗎?

作者:光明網

龍虱,以前很常見,現在很少見

22日,寶山市檢察院、市生态環境局、市林草局、寶山青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在清華海國家濕地公園聯合開展了"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活動。

據青花海國家濕地公園從業人員介紹,與雲南其他同類型濕地公園相比,青花海國家濕地公園的物種多樣性是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根據最新的監測資料,有992種高等植物,102種浮遊植物,59種動物,41種底栖動物,18種魚類,216種昆蟲,12種兩栖動物,14種爬行動物,24種動物,236種鳥類,"生物多樣性"疊加。

青海生物多樣性所代表的第一個物種是龍虱,由于水污染和人為的濫捕,龍虱在城市中越來越少見。第二種是綠頭鴨,它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比大熊貓的數量少了一千多隻。三是寶山新光唇魚。在寶山,很多人應該聽說過或見過卧龍崗寺裡能撿到瓜子的魚。它的大名叫寶山新輕唇魚,是怒江流域獨一無二的珍稀魚類,是我國1583種淡水魚(原名寶山四壽)名錄中名為"寶山"的兩個物種之一,隻在極窄的地區。四是粉綠色的狐尾藻類,屬于青花海外來入侵物種,其生長迅速,适應性強,往往生長面積大,容易造成水體缺氧,影響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長,嚴重會造成水生生态系統結構的惡化,破壞生态平衡, 需要定期搶救。

"下一步,我們将在清華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三個方面做好工作。首先,我們将繼續保護現有物種,并專注于鳥類保護的管理。二是做好扶首螺杆、粉綠狐尾藻、巴西海龜、美洲牛蛙等外來入侵物種的清除工作,防止這些物種因天敵的缺乏導緻種群快速增長,威脅青海生物多樣性安全。三、開展珍稀物種的保護和養殖,使寶山新輕唇魚、寶山裂腹魚、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蔬菜等珍稀物種逐漸回歸青海。"本報記者,崔敏

記者王金芳黃無瑤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