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一個合格的資料分析師,一定掌握了大量的思維模型。

這些思維模型有時能幫助他們少走點彎路,有時能夠快速建立對特定場景、業務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思維模型的重要性。

成熟的思維模型系統性地沉澱了每種業務的明細與視角,掌握這些模型的來龍去脈,更有助于你将工作中的零碎經驗系統性地串接起來。

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幫你避免失敗,比業務更懂業務,比管理更有格局也不是件難事。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1、貝葉斯模型

貝葉斯模型在資料分析中一般用來解決先驗機率、分類實時預測和推薦系統等問題,能夠讓我們基于過往的經驗和目前的現象做出決策。

解決問題:

1. 當我們一無所知時,如何進行推斷?

2. 當我們有了更多資訊,該如何利用它們?

3. 如何得到後驗機率?

4. 為什麼貝葉斯決策理論是“最優的”?

限制:

貝葉斯模型的假設性較強,但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2、PEST模型

PEST模型通過把握外部環境的變化,來改變業務和産品。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就無法制定适當的業務戰略。

基本步驟:

1、情報收集--分類為PEST四要素(政治、經濟、社會、技術)

2、事實分類與解釋

3、将事實劃分為機會與威脅,短期與長期

4、納入經營戰略。

限制:

由于宏觀環境變化規模越大,變化越頻繁,因而該模型隻适合中長期的經營戰略規劃,而不适合短期計劃。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3、漏鬥模型

算是資料分析中的高頻模型,從起點到終點,科學地評估某項業務的各流程轉化情況,以量化的形式,幫助業務找到業務的異常環節,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基本步驟:

1、檢視漏鬥轉化率,将結果按照管道、使用者分組進行檢視,找出轉化率明顯偏低的環節

2、分析資料變化的趨勢,按照不同時間的變化趨勢下,找出轉化波動率最大/最小的時間點

3、不同次元對比,篩選不同的管道、使用者分組,将轉化率和變化趨勢進行對比。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4、RFM模型

此模型一般被用來量化使用者價值,通過R(消費時間間隔)、F(消費頻率)、M(消費金額)這3個次元,将使用者劃分為8種類型,并分别對其采用不同的營銷政策。

解決問題:

1、根據使用者價值,對使用者進行分類

2、根據使用者分類進行精細化營運,最大化使用者價值。

限制:

對于使用者的價值打分沒有一個明确的設定,一般都是根據業務邏輯來确定門檻值。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5、波士頓模型

波士頓矩陣模型能夠讓我們對公司産品有更多元度的了解:是否盈利?市占率多高?通過分析企業相關經營業務之間現金流量的平衡問題,找出企業現金資源的産生機關和最佳使用機關,進而解決企業的生産與收益問題。

基本步驟:

1、縱向确定市場增長狀況

2、橫向計算相對市場佔有率

3、确定位置、建立矩陣

4、評估業務組合

限制:

波士頓模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是以産品選擇為主,是對産品的初步研判,使得我們在大腦中可以快速分析,但實際具體選擇時,還是要用到更為複雜的模型對其進行布局才行。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以上模型均取自下面這張資料分析知識圖譜,其中不僅包含我們常見的資料分析模型,更有資料分析18個理論分支,136個詳細知識要點和60多個實際分析場景案例,回複“圖譜”即可擷取高清電子版!

5種頂級資料分析模型,教你如何3分鐘建立對業務的整體認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