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味-年豬

​都說一年不如一年的年味,可能再過個三五十年的,真的就沒了,趁還有殘存,我想多感受一些,留給回憶。

現在的年,從臘月開始,陸陸續續外出務工的人都開始成群結隊的走上回鄉之路,孩子們的爸媽回來,會帶很多新奇的玩意兒,漂亮的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零食,用來“賄賂”可能因為留守而不太親近父母的孩子們,孩子們吃到了平時因為買不到或者零花錢不夠而吃不到的零食,穿着鄉裡市集買不到的漂亮款式的衣服,拿着新奇的玩具獲得小夥伴豔羨的目光,很開心,很滿足,雖然還是有隔閡,但是勉強的親近那些帶給我們開心禮物的父母長輩,看在禮物的份兒上吧。

也有懂事了的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沒有禮物,内心也是歡天喜地的雀躍着,等待父母到家的那些日子,是不是也能被爸媽抱在懷裡,噓寒問暖。

呼朋喚友的除了吃飯,打麻将,鄉裡實在找不到更多娛樂方式,最多從四川麻将,德州麻将,廣州麻将來變換口味,花式撲克花式麻将,有的時候甚至手機qq鬥地主也是好的。

我想我小時候的年。

進入冬季,農活就少了,尤其到了臘月,就開始準備年貨了。

宰年豬,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會養豬,不像現在,一頭小豬養2-3個月就能到200斤可以出欄賣掉,以前鄉裡的豬純玉米蕃薯白菜蘿蔔這些,沒有飼料,要養10個月左右,從春季播種陸續開始買回家來,一直到寒冬臘月的,也才兩百來斤,有養的多的就賣掉,留下1頭或者是2頭做“年豬”,除了過年時節,重要的可以熏臘肉,來年吃上小半年。

從冬月低開始縷縷續續的就有人家裡開始宰年豬了,這也算是個大日子,擇日,請工,宴客,都是要有的。從黃曆本上選一個适合宰豬的黃道吉日,還要去請專門殺豬的屠夫,這可不是人人都能幹的活兒,專門宰豬的屠夫在村裡就幾家,有整套專業的工具,主導整個流程。日子敲定,還要叫幾個“幫工”,幫忙按住,刮毛等輔助工作的。一般都是左鄰右舍或者自家親戚,舅舅叔伯之類的。一般需要3-5個成年男子。

在殺豬的當日清早,家裡的竈台上最大的鍋要燒滿水,滾滾的開水(那時候都沒考慮小孩子在附近是不是安全這個說法),早上做好早飯,大家一起吃完飯,水也差不多滾了,可以開動“宰年豬”了。

一般這個時節,豬圈裡也就隻剩年豬了,一般來說,其他的豬都在這之前會賣掉。在鄉村,每家每戶都有宰年豬專用的大木桶,長長的橢圓形,長度比一頭大豬的長度要長,寬度比一頭豬橫躺着略寬,在開工之前,大木桶安置好,上面放一個專用的木架。

從豬圈裡放出年豬,哄着趕向木桶,三五個人簇擁着台上大木桶上的木架,橫躺位,屠夫會用尖尖的宰豬刀之一,從豬脖子裡放血,這血也是用小盆接好,可以做菜吃的。等豬血放到差不多,豬也沒氣兒了,取掉架子,翻推進大木桶,滾滾的開水就用水桶提上來了。倒進大木桶,拎着豬腳翻動,等着刮毛。

奇怪小時候就覺得這是一件喜慶的事兒,因為有肉吃,還可以燒豬毛年(估計就是豬的胰腺)吃,豬肝,豬腰什麼的都是美味,從來都沒覺得殘忍什麼的,反倒是長大了些感覺挺殘忍的。但我依然沒有素食主義。

等豬毛刮好了,又需要把豬從大木桶裡擡出來,搭好梯子,用專用工具倒挂在梯子上,準備開膛破肚。

從豬大腸,豬肚,都需要翻洗,是以不能第一時間吃,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是第一時間拿到豬毛年,切成小塊,撒上鹽,就用燒年粑粑(糍粑)的小架子去用小火燒烤着吃,味道是很好的。因為這部分實在太小,都吃不上幾口,有時候也用瘦肉燒來過硬。

刮的豬毛如果毛制有好的,有的“文人”還會用來洗洗去做毛筆。

我那時候基本上都隻顧着吃了,沒去研究怎麼分辨哪些毛是好的。

内部都淘出來之後,就從頸部後到尾沿着背部切開兩大半,放到桌子或者門闆上(一般家裡都是當日用椅子上搭臨時卸下來的門闆,現在的房子門闆都不能直接卸了,不知道現在是用什麼來放整塊的豬),該切一些拜年必備的形狀了。比如後腿,沿着屁股部分一個大圓圈帶上豬腿,這是用來給外公外婆拜年用的,我們叫“肘子”,其他的拜年都切長塊的像倒F形的肉,3-6斤,我們叫“信”(就這個音,實在不知道是來源何處做和釋義),這是用來給外公外婆以外的其他人拜年用的,比如舅舅,舅外公,姑外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