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yte Study | 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市值在兩年内暴跌81%

編譯 / 劉夢婷

對于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來說,目前不是一個好時機。在過去的兩年裡,那些成功上市的初創公司總共損失了81%的市值,從發售時的近510億美元跌至本月的90億美元。

Crunchbas研究了初創公司估值和投資,其在市場報告中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在2020年和2021年經曆了一輪融資熱潮,「但投資者對該領域的狂熱并沒有持續下去。」

Byte Study | 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市值在兩年内暴跌81%

有幾家公司憑借來自知名投資者的巨額資金儲備快速發展,但投資者無法将新公司從市場沖擊中拯救出來。

相比之下,标準普爾500指數自2020年10月以來上漲了6%以上,而Facebook和Snap這兩隻科技股最近大幅下跌,分别下跌了50%和62%。

Crunchbase将Embark Technology作為一個例子,這家初創公司銷售自動駕駛半挂卡車軟體。老虎環球基金(Tiger Global)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是該公司早期的投資者,當時該公司私下籌集了1.17億美元。該公司在IPO中額外獲得了6.14億美元,上市時的估值達到52億美元。

報告指出,Embark公司在上市僅一年後,其估值已經低于上個季度末的現金儲備,股價較發行價下跌了97%。

至于利潤不佳是否是估值突然下跌和投資者退出的一個因素,報告指出,這種可能性可以立即排除。「沒有人因為利潤下降而抛售這些公司的股票。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利潤,」報告作者喬安娜·格拉斯納說。

最大的輸家是雷射雷達

Crunchbase榜單上的公司沒有一家經營得很好,其中業績最好的公司市值縮水了50%,但一些虧損最多的公司有一個共同點。其中三家參與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光探測和測距(LiDAR)技術。

整體上損失最多的Quanergy已經抛售了99%的股票價值,其IPO估值從11億美元跌至僅1600萬美元。Crunchbase指出,Quanergy通過反向拆股來鞏固部分價值,「結果是估值進一步下跌。」

Byte Study | 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市值在兩年内暴跌81%

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領域衰落的原因尚不清楚,Crunchbase也沒有作出回應。一個可能的原因是,雷射雷達在目前的疊代中,根本不适合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埃隆·馬斯克多年來一直這樣認為。

2019年,馬斯克稱雷射雷達是「愚蠢、昂貴和沒有必要的」,并預測在不久的将來,自動駕駛公司将抛棄它。由于成本高、功能有限,日産也對自動駕駛汽車上的雷射雷達持保留意見,至少在目前的版本中是這樣。

前特斯拉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安德烈·卡帕西在2021年表示,雷射雷達需要預先繪制路線,需要在雷射雷達地圖上插入車道和紅綠燈資訊,來建立精确的世界圖像,是以LiDAR具有複雜性。

卡爾帕西在2021年表示,「收集、建立和維護這些高清雷射雷達地圖是不可擴充的。讓這些基礎設施保持更新将是極其困難的。」

據報道,早在2021年,特斯拉還與雷射雷達公司Luminar簽訂了合同(Luminar也在Crunchbase榜單上,損失了65%),但據說新款特斯拉汽車依賴公司自己的計算機視覺系統。

雷射雷達硬體也一直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瓶頸,在提到的另一家公司Velodyne Lidar生産的雷射雷達硬體中,一些裝置的成本高達8.5萬美元。

Byte Study | 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市值在兩年内暴跌81%

據Crunchbase報道,Velodyne自上市以來,估值已經下跌了95%。2017年,當時還未上市的Velodyne的發言人告訴The Register,他不友善透露該公司雷射雷達裝置的價格。Velodyne的一位客戶表示,裝置價格是8.5萬美元,但他說一旦開始大批量出貨,價格将會下降。

五年過去了,馬斯克的預言似乎成真了。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2/10/18/selfdriving_tech_value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