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 導讀 /
根據Mobileye向美國證監會SEC送出的最新檔案顯示,其計劃以每股18至20美元的價格出售4100萬股股票,籌資8.2億美元。但估值已經大幅下滑至160億美元。但就在今年3月份,Mobileye的估值約為500億美元,哪怕是9月份英特爾大幅下調Mobileye的估值,依然還有300億美元。在半年的時間内,作為全球範圍内知名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的估值持續下調還是引發了很大的市場關注。
Mobileye出貨量依然維持在高位
從資料來看,Mobileye現在表現依然不錯,是市場的主流産品。招股書顯示,目前全球最大的15家汽車制造商中,有13家都是Mobileye的客戶。截至2022年10月1日,Mobileye的EyeQ晶片出貨量已超1.25億顆,落地約800款車型。在今年的前9個月時間,Mobileye的SoC(系統級晶片)出貨量約為2400萬顆,同比增長約12%,資料不可謂不靓眼。
Mobileye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更多還是因為其進入自動駕駛技術行業較早,享受到了整個行業的紅利。目前,駕駛輔助/自動駕駛硬體配置,已經成為各個品牌車企之間比拼的重要舞台。在當下一款沒有駕駛輔助功能的車型,注定無法進入到主流市場中。而汽車,又是一個長周期的産品。一方面,單個車型從研發到量産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另外一方面,一旦車型量産,主機廠一般很少會更換諸如自動駕駛/駕駛輔助的晶片。因為相關的更換意味着整個試驗認證流程又要推倒重來,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很高。是以,一旦標明了一款晶片,在這款車型的整個生命周期内很少進行更換。
競争對手不斷變強,
Mobileye首先需要自省
從大環境來看,不得不承認,現在并不是一個比較好的IPO時間。美聯儲的持續加息,正在收割全球的流通性,導緻市場上的資金流越來越緊張。據Crunchbase的一項分析,近年來上市的14家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股價平均降幅超80%。但大環境不佳的同時,Mobileye以及英特爾需要對自己的産品進行檢討。
單純從産品性能來看,Mobileye正在慢慢顯示出了頹勢。目前Mobileye在售的EYEQ5晶片,計算力僅有15TOPS。其下一代的5nm大算力自動駕駛晶片EyeQ Ultra,也面臨算力不夠,且量産時間晚兩大問題。EyeQ Ultra峰值算力僅有176TOPS,但預計2023年年底才能向主機廠供貨,到2025年才能夠走完主機廠的流程全面實作量産。
作為Mobileye的最主要的競争對手,英偉達在2022年已經實作Orin計算力晶片供貨,其單顆算力達到了250TOPS,已經被不少主機廠選中作為下一代的自動駕駛計算平台。在NVIDIA GTC 2022秋季釋出會上,英偉達更是官宣了将在2024年推出單顆算力高達2000TOPS的全新一代晶片Thor,相比于之間計劃推出的峰值算力達到1000TOPS的Altan出現大幅提升。
至于高通,雖然強項在于座艙晶片,但同樣也将在自動駕駛領域發力。2023年,高通将開始供貨滿足L4/L5自動駕駛的晶片,算力達到700+TOPS。高通的自動駕駛平台預計将通過兩顆AP和兩個專用加速器共四顆晶片組成,實力同樣不可小觑。
國内自動駕駛晶片設計企業地平線,也已經在理想L9上開始商業化部署的征程5自動駕駛和智能互動于一體的全場景整車智能中央計算晶片,其單顆晶片AI算力最高可達128TOPS。地平線機遇基于征程 5 系列晶片,打造了最多可以支援8顆征程5晶片組合形成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最高算力能夠達到1024TOPS。
而Mobileye的問題其實不僅僅是晶片疊代更新慢,導緻算力上明顯的落後。其在國内沒有大力投入以緻缺乏本土開發能力,隻能給車企提供打包的黑盒産品,使用者無法進行二次開發等因素同樣也限制了Mobileye在國内争取到更多的訂單。之前大衆就在國内豪擲24億歐元和地平線開展一系列合作,就是希望能夠建立更深入的本土化晶片開發和設計能力。如果Mobileye沒有辦法在産品端和本土開發進行發力,很有可能被競争對手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并逐漸被市場邊緣化。
自動駕駛業務前景不改
作為汽車行業未來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自動駕駛必然是車企以及其他資本投資的重點領域,這個趨勢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目前,Mobileye估值的大幅下滑以及其他已經上市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股價慘跌,其實更多還是因為美聯儲快速加息,市場資金面吃緊相關。前期由于美聯儲的無限量化寬松,導緻了整個歐美國家都處在一個高通脹時代。美聯儲唯有祭出加息這個武器,來彈壓高通脹。但是加息,必然會讓市場資金面吃緊。無論是證券市場,還是實體經濟,都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在估值大幅下滑,股票屢屢重挫的前提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要從證券市場去不斷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這就意味着自動駕駛企業需要回歸企業本身,不斷提升自己産品的毛利率來逐漸建立自我造血能力。無論是在體量更大的乘用車上搶占更多駕駛輔助功能的晶片訂單,還是在體量相對小,但是在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上走得更快的商用車領域争奪更多高端産品的份額,都還有不少的功課可以做。誰的産品性能更好,不愁沒有足夠的市場容量來承接。同樣以今年IPO的保時捷為例,即便市場大環境再差,其依然錄得了750億歐元的估值。是以說,市場雖然缺資金,但更缺乏的還是好的公司和産品。
Mobileye估值的大幅下滑,不僅有整個行業甚至全球經濟遭遇寒冬的影響,但更加值得英特爾或者Mobileye自己檢討的是産品力和向主機廠提供的服務。目前,英偉達的股價也大幅下滑,但是這個和Mobileye的估值大幅下滑是完全不一樣的。經濟危機終究會過去,一旦市場轉暖,英偉達、地平線将憑借更好的産品和服務,來擷取更大的市場佔有率。而如果沒有辦法在短期内推出強有力的産品,那即便市場資金面情況開始好轉,Mobileye也很難再恢複過往的表現。這點,需要警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