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很多企業迅速将工作負載轉移到雲端,以推動持續的生産力,并確定業務連續性。但雲計算總是最佳選擇嗎? 并不是這樣。
全球目前采用的物聯網裝置多達100億台,它們實時生成大量資訊,如果它們必須将資料來回發送到雲端,則導緻性能下降,傳輸和計算延遲,降低靈活性,并增加成本。
這促使企業IT團隊利用邊緣計算技術,邊緣計算是一種分布式數字架構,将計算、存儲和網絡服務遷移到使用者附近,以提高應用程式的性能和品質。
是什麼構成了邊緣?
邊緣由兩方面構成。首先是遠邊緣,企業IT團隊在這裡進行邊緣計算,其範圍從實體零售商店到自動駕駛汽車等等。這些不同的區域設定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在最終使用者的位置(資料最初收集的地方)執行計算。
那麼邊緣計算的真正好處是什麼呢?通過本地化資料,它不需要傳輸,這加快了資料處理速度,降低了延遲,并節省了網絡帶寬。邊緣計算正迅速成為企業IT團隊的必備品。
事實上,到2022年,40%以上的公司推出的雲部署将內建邊緣計算,預計到2024年,全球遠邊緣市場的收入将接近2500億美元。
那麼,近邊緣和多接入邊緣計算怎麼樣?
其次是近邊緣,它提供多接入邊緣計算(MEC),到2028年,近邊緣市場有望産生230億美元的收入。
多接入邊緣計算使企業能夠在服務提供商的網絡邊緣利用實時雲服務(發生在基站、電信資料中心或存在點),并且仍然非常接近最終使用者。這将提高資料性能、提供更快的處理速度和增強的存儲能力。
遠邊緣和近邊緣計算提供相同的服務
除了定義不同之外,遠邊緣和近邊緣都提供相同的服務:安全、可靠和高性能的網絡連接配接。這隻能通過安全接入服務邊緣(SASE)實作,該邊緣通過全球存在點(PoP)網絡向近端和遠端站點提供SD-WAN和安全即服務。
以下将進一步介紹邊緣計算、安全接入服務邊緣(SASE)和多接入邊緣計算如何在跨行業改變終端使用者的資料收集、處理、分析和存儲。
利用邊緣計算的力量
到2025年,随着跨行業互聯互通需求的擴大,30%的資料将以實時方式建立和收集。為了實作實時響應,這些資料必須在遠邊緣處理,這将資源(包括存儲、計算和網絡) 盡可能靠近最終使用者。這有助于客戶網絡顯著減少延遲,加速資料處理,并節省帶寬。
誰将從邊緣計算中獲益?
從制造業、農業、醫療保健到網絡優化、工作場所安全和零售業,邊緣計算在各行業領域應用的可能性幾乎是無限的。
除了為帶寬限制和網絡擁塞等架構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之外,邊緣計算還提供了自主權,在可靠的連接配接可能難以實作的情況下,還提供了資料主權和安全性,能夠使敏感資料在發送到雲端之前通過加密或其他方法在本地進行處理和保護。
增強現實的計算
對于零售商店的老闆來說,通過提供互動式數字内容,就能夠以各種方式增強客戶的體驗。例如,邊緣計算可以幫助運作增強現實驅動的購物應用程式,例如需要實時回報的智能鏡子。
如果乘坐的是自動駕駛汽車呢?隻有通過邊緣計算,自動駕駛汽車才能從多個來源攝取、處理和分析資料,從汽車傳感器到衛星資料等等。這些資訊必須實時聚合和處理,使汽車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在瞬間做出駕駛決策,并保證乘客的人身安全。
SASE為保護資料提供了更便宜、更靈活的解決方案
預計到2022年,移動增強現實應用的每月活躍使用者數将達到19億,再加上遠端工作的持續普及和全球日益複雜的安全威脅,很多企業正在尋找解決方案,以安全地将使用者連接配接到商業和娛樂資源和應用程式,無論使用者使用什麼裝置或從哪裡連接配接。
盡管SD-WAN是有效的,但它被設計用來連接配接分支機構和特定的遠端工作者——由于分支機構以外的遠端裝置和服務的數量不斷增加,這種設計效率很低。安全接入服務邊緣(SASE)将SD-WAN的網絡性能優勢與一種更有效的方法相結合,可以在任何地方傳遞按需安全服務,類似于其他雲計算服務。
由于網絡從不同的位置發送和通路實時資料,SASE確定按需連接配接,并自動保護資料和最終使用者裝置的過程。通過建構作為各種雲計算服務基石的全球PoP網絡,每個PoP都可以應用完整的企業安全功能套件,無論使用者、裝置或應用程式在何時何地連接配接。
SASE技術正迅速成為尋求提高網絡安全性的企業的核心資産
SASE技術在本質上減少了IT團隊所需的供應商數量,進而降低了成本,并降低了技術複雜性。此外,由于SASE能夠通過多個PoP進行路由,是以它為經常使用實時延遲敏感協作工具的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性能。
SASE分布式架構是遠端工作的最佳選擇,使IT技術能夠輕松地為最終使用者執行安全功能。
與任何新技術一樣,企業仍在研究有效的SASE解決方案是什麼樣子。創新者必須繼續努力創新,以提供靈活的解決方案,而不為了簡單而犧牲可擴充性。
MEC:加快資料速度并減少延遲
到2025年,每年産生的資料将達到驚人的175澤位元組,其中60%由企業生成。
多接入邊緣計算(MEC)将幫助企業為大資料的巨大轉變做好準備。MEC可以實時處理大量資訊,執行資料分析、處理和存儲。這些任務不是在遙遠的雲平台中運作,而是在網絡附近的基站、電信資料中心或近邊緣的PoPs(通過無線電通路網絡)中執行,SD-WAN提供了增強的連接配接性和安全性。
MEC支援超低延遲
這将如何改變遊戲?MEC為客戶提供超低延遲、閃電般快速的資料傳輸和增強的體驗品質(QoE)。此外,它從根本上減少了轉移到核心網絡或後端伺服器的流量,進而将這些資産釋放出來,滿足其他業務關鍵需求。
與邊緣計算一樣,MEC支援跨行業的無限用例。例如,制造商将使用MEC來支援靈活智能工廠。使用MEC,即使是最微小的故障或缺陷也可以通過視訊立即檢測和分析,使工程師能夠確定小問題不會像滾雪球一樣演變成大問題。
執法部門也看到了MEC的好處。例如英國的警察部門在警車上配備了行車記錄儀,并随身佩戴攝像頭,他們一直在努力将所有的圖像資料轉移到一個可以分析和存儲的中心位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在警車的後備箱裡安裝了UCB式裝置,視訊處理單元(VPU), SD-WANEdge裝置,Wi-Fi卡和雙LTE連接配接。
是以,當警察走出警車時,他們的攝像頭通過Wi-Fi發送到他們汽車後備箱裡的儲存設備上。在視訊處理單元(VPU)處理完資料後,它通過雙LTE(使用SD-WAN技術提高連接配接品質)上傳到近邊緣的基站,用于視訊後處理、分析和存儲。
結論
為了提高應用程式的性能,世界各地的企業都在轉向邊緣。在遠邊緣,資料是實時收集的,非常接近使用者,從根本上減少了延遲。
在近邊緣,MEC承擔了繁重的工作,實時處理大量資料,并以極快的速度執行資料處理和分析,提高了終端使用者的體驗品質(QoE)。
通過減少對雲計算平台的依賴,可以加快資料傳輸,提高靈活性,降低成本,并支援下一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