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四川省漁業局在成都組織了石門河大橋和東河大橋對國家水産苗種資源儲備影響評價專家小組(以下簡稱《專題報告》)。專家代表聽取了業主機關和設計機關的情況報告,審閱了相關資料,經過認真讨論和詢問,專家組認為,項目項目"專題報告"的評價目的明确,編制基本規範,資料資訊更加豐富,影響分析更加合理,保護措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評價結論基本可信,通過評價。同時,專家組建議:一是要加強建設期風險防範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確定施工廢棄廢渣、鑽井泥不得下河;
蒼西-巴中高速公路位于四川省廣元市和巴中市,是四川高速公路網絡規劃(2011年調整計劃)中新增的綿陽-萬源的一部分,是一條重要的東西南向交通路線。該線石門河大橋橫跨滄溪縣以北河河國家水産種子資源保護區核心區,未在保護區内架設橋梁、碼頭等涉水構築物,不占用保護區區域;項目範圍收集浮遊植物4 18節 29屬58種,浮遊動物3節5節11種,底栖動物3門13節14種,水産管束植物2組共5種,魚類54種,屬于4項10節,屬45屬,收集27種。屬于省級保護魚類有岩平原鯉魚,長江上遊唯有魚類有山地、紅尾撲熱息痛、四川蛞蝓、蒙古蛞蝓、半條、裸腹唇、華源鯉、中國裂腹魚、四川華華蛞蝓等魚類,建設不能破壞其繁殖地;廢水、固體廢物、施工噪音和橋梁表面排水運作、風險事故等的産生,都可能對水産苗種資源儲量的水質和魚類資源産生不利影響。在專題報告中,提出了施工期優化、廢棄廢物處置、生産廢水處理、水生生物監測、線上監測、漁民轉業、風險事故防範等保護措施,以減少水産苗種資源儲備對水質和魚類資源的損害。
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廣元市交通局、廣元市農業局、廣元市漁業管理局站、滄溪縣漁業管理局、四川省交通廳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等機關的代表和項目評審專家參加了評審活動。
(四川省廣元市水産局郭忠貴站)